甲型h1n1的前生今世 酒令的前生今世与创新



     酒令四要

  酒令是古人饮宴时根据规则以罚代劝的一种侑觞佐酒形式;行酒令是我国特有的酒文化娱乐活动。构成酒令的要素有四点:

  一是游戏规则,称“酒律”。按酒律的不同,酒令主要有四大类,即通令、骰令、筹令、雅令,各有不同的游戏规则:通令通过划拳、猜枚、压指、传花等方式劝饮;骰令通过掷子、看猜点数来赌酒;筹令通过掣签循辞以定赏罚;雅令通过吟诗联句来决胜负。四大类又可细分许多种类的酒令,也有融四大类酒令于一体的复合性酒令。

  二是游戏裁判,称“令官”。令官是宴席上专设的监酒之职,掌管酒令筹具,负责宴饮秩序,并根据酒律的执行情况对行令失误、言语失序、弄虚作假、拒酒逃席等各种违反酒场规则的人进行训罚,以罚代劝。实际上,令官就是酒席上行令的主持裁判。令官名称众多,有酒监、觞政、酒令、酒史、酒纠、席纠、觥录事、摄觥使、瓯宰、律录事、司过之吏等名目。后来精“官”简政,只设令官独掌行令。规模大、人数多的,实施“三权分立”原则:酒监监酒,为监察官;酒裁裁令,为裁判官;酒纠执罚,为执行官,是为酒桌上的“民主”。《醉乡日月》:“夫律录事者,须有饮材,材有三,谓善令、知音、大户也”,就是说,担任令官,必须精通酒律、音律,酒量宽大,赏罚无私,具有协调组织能力。

  三是以罚代劝。酒令决出胜负后是罚酒或奖酒,通过奖罚达到劝酒的目的,从而打破筵席上的沉寂局面,活跃气氛,把酒宴推向高潮。席上虽尊如万乘之君,贱如一介之氓,只要违反规则,都要受罚。所以有“酒令大如君令、酒律严如法律”之说。传统罚酒、奖酒的方式也很多,不一而足。2001年笔者在南方日报出版社出版的《中华酒传》中,有一篇《酒刑律书》,就是一部“酒国法律”,介绍酒令罚酒奖酒的:总则部分包括《酒国律的宗旨、基本原则和适用范围》、《令官、人员和职权范围》、《违律的种类、未遂和中止》、《刑罚与准赎》、《刑罚的具体运用》;分则部分包括《职制律》、《饮酒律》、《行令律》、《诉讼律》、《其它律》,附则三条,共七十五条。这些是在前人智慧的基础上,用现在的法律条文形式表现的用于饮酒场合的“法律文本”,也是笔者在自己的饮酒圈子里付诸实施的酒宪条款,取得了非常好的传播效果与娱乐效果。虽然游戏为文,是一部象征意义的酒国法律,但它的宗旨在于进一步以通俗娱乐的形式让读者感受中华酒文化的博大精深。

  四是游戏工具,称“令具”,也叫“欢具”。主要有筹箸(包括令筒、令筹等)、骰盘(又叫骰盆、骰盘,包括骰子、骰盒、盘子),旗、纛(相当于今天的指挥棒,统称枪旗),以及其它如令鼓、酒胡子、小木棒、瓜子、花朵等。此外,还有袁宏道《觞政?欢具》提到的“木秋枰、冶童、女侍史、鹧鸪、沈茶具、吴笺、宋砚、佳量”。可见令具很多,一般根据不同的酒令选择使用。

  酒令四系

  中华酒令种类繁多,令式丰富,有人把它划成字词令、诗语令、花鸟鱼虫令、骰令、拳令、通令、筹令七类(何权衡等《古今酒令大观》);有人分成射覆猜拳、口头文字、骰子、牌、筹子、杂六类(麻国钧等《中国酒令大观》)。笔者根据清人俞敦培《酒令丛钞》的划分方法,把纷繁复杂的中华酒令分成通令、骰令、筹令、雅令四大类进行分析。

  通令

  通令,就是游戏酒令。主要通过猜枚、划拳、压指、传花等方式决出胜负,以罚代劝。通令源于汉代藏钩,此后,藏钩之戏从两个方面发展了下来:一为博戏,一为酒令。藏钩运用到酒令上,又分为二途:一是猜射对方手中所握的东西,后来演变成射覆、猜枚令;一是发展到对方伸出手指时,自己也迅速出指,于是演变为划拳。猜枚、划拳构成二大通令。此外还有传递令(如击鼓传花)、投壶令、九射格、打更放炮令等许多种类。今天,我国最为流行的就是简单的几种划拳令。

  骰令

 甲型h1n1的前生今世 酒令的前生今世与创新
  骰,古称“琼”,俗称“色子”,正方体形,用木石、象牙、塑料等硬质材料制成。用骰子作为行令用具,通过骰子采点、象征符号及其相应规定来决胜负、定赏罚的酒令叫“骰子令”,又称 “投琼令”。骰令是古代博戏樗蒲移之佐酒的令种。最早的骰子,正方体上画有不同的图案,谓之“彩”。古樗蒲法:骰子五枚,上黑下白,黑者刻二为犊,白者刻二为雉,五子齐掷,如果五子顶面呈现黑色,谓之卢采,如果二雉三黑,谓之雉采,最为贵采。由于卢采是最贵、最胜、最好的采,所以人们在掷骰时往往要伴随大喊大叫,希望一喝而得卢采,谓之呼卢,俗称“喝采”。后来通用流行的骰子,正方体六面上分别刻有一至六个点数,比原来的黑白二采复杂多了,玩法也丰富多了。这种骰令今天在酒吧里也常见,但玩法简单多了。还有一种正方体骰子,既不是黑白二采,也不刻六个点数,而是在六面刻上六个词,根据不同名词所表达的意义不同,规定不同的饮酒方法。小型骰令如酒逢知己令,大型骰令如清代杨世沅创制的《绘芳园酒令》,玩法更是变化神奇,令人叹为观止。但今天生活节奏快,文化、娱乐也同商业一样,基于短、平、快、简单化考虑,因此对这类复杂的骰令就不那么感兴趣了。

  筹令

  筹令就是筒中抽筹,根据筹上所刻令辞进行劝酒的一种令式。酒牌,是牌类酒令,其方法与筹令大同小异,游戏时,将牌扣置桌上,众人逐次揭牌,按牌中所写令辞、饮法行令或饮酒,所以后人把牌令也归于筹令之中。从众多酒令看来,有口皆碑的经典历史、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都运用到酒令上来,反映文学修养。这类酒令以筹令居多。《红楼梦》第六十三回中的花名签令,就是典型的筹令。开头是这样写的:

  晴雯拿了一个竹雕的签筒来,里面装着象牙花名签子,摇了一摇,放在当中。又取过骰子来,盛在筒内。宝钗便笑道:“我先抓,不知抓出个什么来!”说着将筒摇了摇,伸手掣出一签,大家一看,只见签上里描着一枝牡丹,题着“艳冠群芳”四字。下面又有镌的小字,一句唐诗,道是:“任是无情也动人”,又注着:“在席共贺一杯。此为群芳之冠,随意命人,不拘诗词雅谑,或新曲一支为贺”。众人都笑道:“巧得很!你也原配牡丹花”,说着大家共贺了一杯。

  这里的签筒、象牙花名签子就是“筹具”,筹令的工具,每支签上描着一支花,有牡丹、杏花、老梅、海棠、荼蘼、并蒂花、芙蓉花、桃花等,故名“花名签令”。每支签上,都刻有与花相关的题名(如“艳冠群芳”指牡丹),“任是无情也动人”是晚唐诗人罗隐《牡丹花》中的句子,称“铭句”。签上还有一段关于饮酒方法的说明,是根据题名、诗句推衍出来的罚酒奖酒规则,称“酒约”。“铭句”、“酒约”合称“令辞”。当然如果你了解《红楼梦》,就会发现作者煞费苦心,原来薛宝钗抽到的牡丹签,正面写着“艳冠群芳”,暗示着薛美貌无双;背面“任是无情也动人”,暗合宝钗既灵魂冷漠,又处处得人好感。所以众人都笑道:“巧得很!你也原配牡丹花”。但是,如果联系这句的出处,似乎作者还有深意。罗隐《牡丹花》原诗:“似共东风别有因,绛罗高卷不胜春。若教解语应倾国,任是无情也动人。芍药与君为近侍,芙蓉何处避芳尘?可怜韩令功成后,辜负秾华过此身!”诗中第六句“芙蓉何处避芳尘”,似乎与黛玉(林黛玉抽到的是芙蓉)敌不过宝钗的情势巧合。几支花名签,都非常有深意,有趣味。

  雅令

  雅令,主要是通过吟诗联句来决胜负,是盛行于文人士大夫席间的一种口头、文字令。“雅”就雅在这种酒令是以文字行令,以才气行令,以学问行令,智力最高,品位最高,难度最大。雅令按形式可分口头令、文字令,按内容分诗词令、经史子集令和花鸟虫鱼令等,凡天地万物,无不入令。同样以《红楼梦》为例,第二十八回记载的“女儿令”就属于雅令。规则是贾宝玉说的:“如今要说‘悲’、‘愁’、‘喜’、‘乐’四个字,却要说出‘女儿’来,还要说明这四个字的原故。说完了,喝门杯,酒面要唱一个新鲜曲子,酒底要席上生风一样东西:或古诗、旧对、《四书》《五经》成语”。每个人依次行令,不行的或不能的,都要罚酒。在《红楼梦》写到的37场宴会中,饮酒行令达16次之多。这些酒令不仅渲染了宴会的气氛,也为死气沉沉的大观园带来了一串串的笑声。仔细读来,许多酒令与故事情节、人物性格与命运都密切相关,一般读者泛泛翻过,无法触摸到小说的魅力。

  酒令的继承与创新

  酒令名称也多,先秦叫“觞政”,汉代始称酒令,后世又有令章、觞政、觞令等名。酒令经历了从单一到完善、从简单到复杂的过程。酒令起源于西周酒监、酒史的设立,春秋时期晋侯与齐侯的投壶之礼与诵诗应对,战国时魏文侯与诸大夫之间“饮不釂者,浮以大白”,发育于汉魏南北朝,成熟于隋唐宋元,集大成于明清。到了1949年建政之后,酒令像传统一样,当作封建时代的消闲文化、享乐文化、奢侈文化、腐朽文化受到批判,与贫下中农、工人阶级的革命文化格格不入,文革中更是当作“四旧”消灭,以至于现代几代人不知酒令为何物。改革开放之后,弘扬传统文化成为时代主流,酒令文化也开始受到民间重视。它的文化命运与传统文化一样,走的多是大众路线,盛行划拳、掷骰等少数几种,而传统酒令的精英文化层面仍没有受到重视,在现实生活中不但没有继承,而且没有创新与发展,应引起我们的反思。

  笔者在上世纪80年代开始酒文化研究,多次涉猎酒令,并且注重把酒文化艺术化到日常生活中,在生活中不断创新酒令,粗有所得,抛砖引玉,与酒学爱好者分享。二十多年来,笔者一直在思考:究竟什么是酒文化?如何把酒文化知识运用于酒场,从而丰富文化生活,提高酒文化生活质量?

  笔者在力所能及的地方和场合,将酒令这一生动的酒文化娱乐活动端到桌面上来,获得了意外的效果。

  西厢令

  1998年,在滕王阁下一家酒家,笔者主持了一套改编的《西厢记》酒令节目。这套酒令根据家喻户晓的《西厢记》台词、人物与情节,联系参宴者身份、职业、事迹以及家庭背景、文化层次,参考了清代《西厢记》酒令制作而成,令与宴者,特别是首次领教酒令的人深感吃惊。席上有一位官长在惊喜、满足之余,问:“什么叫酒令?”笔者简单答到:“酒令,就是‘文化劝酒’”。“文明劝酒”之所以这样说,一是因为当前宴席场合虽出现许多劝酒招数,但都没有酒令劝酒这样寓知于乐、寓教于乐、寓美于乐,这样富有文化含量。二是平等的原则,不管什么官长也好,百姓也好,都有权享受酒令的乐趣,都有义务服从酒令的游戏规则。

  水浒令

  还有一次,笔者主持了一套传统的《水浒传》酒令,这是根据《水浒传》人物、故事推衍出来的一个筹令。一位汉子掣了一签,上面写着:“景阳岗武松打虎”,下面有酒约,前半云:“三碗不过岗,先自饮三杯”,这位汉子毫不犹豫地连干了三杯白酒;再接下看后半酒约,云:“与寅年生者或名字中有‘虎’者猜拳,胜为止”。结果一查,座中有一位小姐生肖属虎,两人照规划拳。一人耳语打趣道:“这回武松打母老虎”,一句话,逗得满堂大笑。划拳的结果,汉子连续输了三拳,最后才赢了一拳。无法,只得又喝了三杯白酒。汉子抹抹嘴,爽朗地笑着说:“我是一个大老粗,《水浒传》的故事我清楚。只知道它可以搬上银屏、电视屏幕,没有料想也可以搬上酒桌,人人可以作为内中角色参与。我活了四十多年,酒场上也混过将近三十年,从来没有一个人做到这一点:让我在没人陪酒的情况下连续白干了六杯白酒,而且还是心甘情愿地喝,喝得痛快,喝得结实,今天,酒博士做到了!”宴会结束后,人人都奇怪地感到,酒量竟获得了神奇般的增长。

  牡丹令

  有一次,正逢汤显祖戏曲研讨会,组委会邀请笔者举办一场酒令。笔者便花了一宵,反复通读汤剧《牡丹亭》,以剧中人物、台词、故事情节为经纬,编制了《牡丹亭》牌令,分上、中、下三部。结果与会者大吃一惊,没有想到自己研究几十年的剧本竟然可以化为酒令,以酒桌上的艺术形式呈现在眼前。

  2005年11月11日,亚洲艺术节在佛山举行,台湾著名作家白先勇及其昆曲《牡丹亭》团队也应邀参加,笔者对白先勇说:“白老师,你有青春版《牡丹亭》,我有酒令版《牡丹亭》”。他当时吃惊不小,饶有兴趣地听了介绍,并坚持要了一套说明文字;紧接着台湾著名戏曲专家、“中华酒党党魁”曾永义也要了一套酒令版《牡丹亭》筹具,从此酒令版《牡丹亭》在戏曲研究同行中间流传开来。

  时事令

  酒令不但可以承载传统文化,而且可以推陈出新,与时俱进,不断追踪并反映当代文化。2003年12月,一群广州学者朋友来会,并特地叮嘱笔者赶制一套新的酒令。笔者请他们命题目,他们感到非常奇怪,没听说制作酒令也跟作文一样,只好随意说:“昨天抓了萨达姆,就以此为题吧”。笔者就以国际反恐战争为背景,将相关的人物、故事为线索,编制成《擒萨令》。

  备有令筒一套,骰子六枚,内置十张牌,分别是美帝布什、英相布莱尔、法国、俄国、酒家、告密者、乌代、化学夫人、地窖、萨达姆,每张牌根据人物或地点,配有相应的唐诗一句,并根据唐诗推衍出饮酒方法。

  行令方法:合席每人依次掣筹,倒扣桌上,密不示人,掣得“美帝小布什”者,在席上寻“萨达姆”,被寻者亮牌,然后循筹上所刻令辞,确定行令饮酒方法。如“美帝小布什”寻得“英相布莱尔”,二人对饮一杯后,就由掣得“英相布莱尔”者奉命擒萨;若寻到“化学夫人”,诗曰:“凭君莫话封侯事,一将功成万骨枯”,用曹松《己亥岁》诗,反映伊拉克某女科学家制造化学武器大量杀人以邀功受宠的事,推衍出来的酒约是“掣者一杯敬女客”。若寻得“酒家”,诗曰:“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用杜牧诗,酒约是:“无因而入,罚寻萨者一杯,行卖酒令”,可谓令中有令。寻得“地窖”,诗曰:“远害全身诚得计,一生幽暗又如何”,用白居易《洞中蝙蝠》诗,惟妙惟肖地描述萨达姆躲进地窖的情景与心态,但还是没有寻到萨达姆,所以酒约是:“本该有萨而却无,罚掣者一杯”。若寻到“萨达姆”,则亮出诗牌曰:“终是圣明天子事,景阳宫井又何人”,用郑畋《马嵬坡》中的陈后主躲进宫井被捕的典故,反映萨达姆的下场情节,酒约是:“一擒即得饮三杯;二擒即得饮二杯;其余被擒饮一杯;合席饮庆功酒一杯。行快乐令,不‘快乐者’罚酒”。据此饮酒,一轮酒令才告结束。当时行令情形,宾主尽兴,满席生风,宛如昨日。

  由于笔者编制酒令已有二十余年,统计下来,自创酒令也有三百多套,形成了节令酒令、花月酒令、婚宴酒令、寿筵酒令、时事酒令、通俗歌曲酒令、戏曲酒令、诗词酒令、酒品牌酒令等许多专题系列,笔者愿意与酒文化同仁一道,继续在酒令创作上积极探索,勇往直前,更好地弘扬传统文化。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9101032201/46844.html

更多阅读

朱生豪和宋清如的几首诗词 朱生豪与宋清如

从前读董桥先生的“朱生豪夫人宋清如”一文,短短千余字,读后只感到人生无常,世事苍茫;英才早逝,后人感伤。近日找到了一篇董文所依据的访谈原文,以及朱生豪与宋清如的一些诗词,读来更是感叹唏嘘。没想到朱宋两人的古诗词作得这么婉约和凄清

传承与创新的作文素材 传承与创新

     ——中华玉雕走进CBD国际论坛暨中华玉文化传承与创新发展论坛、中华玉石雕刻大师及当代中青年才俊作品鉴赏会在京举行  近日,“中华玉雕—传承与创新—走进CBD国际论坛暨中华玉文化传承与创新发展论坛、中华玉石雕刻大师

甲型h1n1的前生今世 酒令的前生今世与创新

     酒令四要  酒令是古人饮宴时根据规则以罚代劝的一种侑觞佐酒形式;行酒令是我国特有的酒文化娱乐活动。构成酒令的要素有四点:  一是游戏规则,称“酒律”。按酒律的不同,酒令主要有四大类,即通令、骰令、筹令、雅令,各有不同

传统文化创新的例子 在传统与创新之间(1)

 《文化纵横》记者  边巍   “白如玉,薄如纸,明如镜,声如磬”,这是人们对景德镇瓷器的形容。一千多年以来,景德镇的窑火从未熄灭,不论是在历代战火中还是在工业化的今天。  简单地重温历史,就像一条古老的航船溯流而上:郑和的船只满

李书福:吉利的发展主要的法宝就是人才与创新

 2007年4月27日,由《经济观察报》和北京大学管理案例研究中心共同主办的“2006年度中国最受尊敬企业”颁奖典礼在北京大学百年讲堂举行。经过四个多月的紧张评选,共有25家企业获奖。新浪财经独家直播本次活动,以下为浙江吉利控股集团

声明:《甲型h1n1的前生今世 酒令的前生今世与创新》为网友覑荱曲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