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医药行业关键词 2007年中国医药市场营销十大关键词



  2007年的中国医药市场,在动荡的同时,出现所谓回暖和恢复性增长,在医药尚未分家,发改委新的定价政策尚未出台、反洗钱法未严格实施、全民医保方案尚未出台之前,中国医药市场还是在原有的医药运营体系下纵横驰骋,不容乐观,在旧体制即将衰亡、新体制即将来临的2008年,有太多太多值得业内去认真思考,笔者将2007年的林林总总影响医药营销的事件汇集成十大关键词,为业内抛砖引玉,以供大家参考讨论。     

  一、并购

  关键词含义

  一个行业产业集中度的提高是市场经济自由竞争的必然结果,产业集中度提高最快的方法就是并购。当一个产业进入一定规模的时候,仅仅依靠正常的贸易营销运作,一步一个脚印去开拓市场,有时候显得额外缓慢,资本的市场拥有着无穷的力量。只要资本足够、市场潜力强、管理平台良好,资本将获得无限的回报。2007年发生了多起外资并购民族企业,民族企业内部的整合事件。  

  关键词背景

  流通企业标志性的事件有:

  九州通集团有限公司引入6000万美金和日本伊藤忠商事株式会社合资,湖北同济堂药房有限公司与美国一家风险投资公司合作。还有早在1月27日的广州医药有限公司和欧洲医药物流企业联合美华有限公司正式签署协议,组建合资公司。还有上海医药与日本铃谦株式会社的合资进行药品分销业务

  生产企业标志性的事件有:

  继联想控股旗下弘毅投资以2.1亿元并购江苏先声药业31%的股权,并在2006年4月协助先声在纽交所成功上市,2007年联想控股再出重拳,与石家庄市国资委签署了合同,以8.7亿元拿下石药集团100%的国有产权。并且联想承诺将在未来5年内拟计划投资50亿元人民币,把石药集团打造成在世界上具有一定影响力的大型制药企业,使其新增销售收入150亿元,利税25亿元,以实现联想全面发展生物医药产业的重大战略目标。 

  尽管2006年拜耳医药保健(BHC)宣布收购东盛科技的“白加黑”感冒片、“小白”糖浆、“信力”止咳糖浆等抗感冒、止咳类西药非处方药业务及相关资产,收购金额为人民币10.72亿元,但由于商务部一直未批复,2007年,这个并购终于获准通过。  

  关键词解读

  2006年以来,受治理商业贿赂、整顿和规范药品市场秩序以及药品降价政策等影响,中国医药市场的发展陷入一个低谷,近一半的企业拼搏在利润线的边缘。正是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中小型医药企业,甚至是大型企业受制于微薄的利润,企业无法获得应有发展,在无以为继的情况下,很多企业不得不挂牌代摘。

  也许这给很多企业指明了一条道路,如果无法走下去,将企业交给适合的人也许是一种正确的选择。  

  二、工商博弈  

  关键词含义

  作为医药价值链的重要成员,制药企业和渠道经销商之间发生的利益重新分配以及控制和被控制的相互较量,即工商博弈,尽管近年来,工商之间的博弈频率越来越快,但都还是一些小型战斗,但以今年南京医药和西安杨森,海王和著名OTC品牌药的冲突为标志,2007年这种工商博弈进入了一个白热化的阶段。  

  关键词背景

  医药市场为国家GDP贡献的不算太多,但就是这个小小的池塘中鱼群过于密集,导致食物链往往断裂。

  南京医药股份有限公司是目前华东地区重要的医药采购供应中心,在全国医药商业企业销售100强中位居第四,2006年主营业务收入超过68亿元。

  西安杨森制药有限公司成立于1985年。是中国最早的合资企业之一,也是目前中国最大的中外合资制药企业之一,2006年的销售收入为30多亿元。

  据报道,2007年4月28日起,南京医药股份有限公司暂停采购西安杨森制药有限公司所有药品品种,要求重新与西安杨森签订新的合作关系,包括稳定的供应量和中间环节的利润分配。

  另外一方面,随着连锁药店的快速、跨省式扩张,而2007年又是房租最高年,其扩张的成本再次增加,连锁药店对利润的强烈渴望也导致了某些连锁药店与制药企业之间发生了影响深远的博弈事件。

  关键词解读

  工商之间的博弈是永恒存在的,平衡只是暂时的,供应商和渠道商各自都有利益最大化的诉求,原来的商业公司可能收入都不高,现在商业公司收入普遍提高,他也需要更大的办公楼,也需要小车,他的利益诉求必然会增多,而且商业企业扩张,人员增加,费用也在增加,这是必然的。

 2016年医药行业关键词 2007年中国医药市场营销十大关键词

  怎么做到工商所谓的双赢呢?

  不开拓就想分别人辛勤耕耘的一杯羹是不可能的,要做到供应必须是工商联合开拓市场,大家一起把市场做大,把蛋糕维护好,这样才可能实现重新的分配,否则比如我杨森把市场打下来凭什么分一块给你,我打的广告,我做的推广,你渠道凭什么呢?再比如说渠道为什么不向上游的医院要利益呢,为什么一定要向工业要利益呢,为什么不能控制医院,处方药就没有这样的叫板事件,应该是工商共同来开拓市场,商业渠道应当在资金、人员、网络、市场投入、终端推广都要一起来做,利益就可以重新分配。风险控制上过去是厂家独担,现在应该是各利益方共担,否则品牌供应商是不会轻易放弃他的利益的。

  共同提高或者做长产品价值链,为产品的价值链增值,美国企业战略管理学家迈克尔认为企业为其用户创造价值的每一项活动都可创造价值,他们相互联系,构成一个价值链条。一体化,相互参股,共同投资研发新产品,企业营销政策既应充分考虑厂家、渠道、终端三方的静态利益分配,又要根据产品上市不同阶段的特点,兼顾经销商、开发商和维护下游网络阶段性的成本和利益,就是说你要共同去开发、开拓、维护市场,共同维护产品的价格体系不乱,保证产品的价格体系是往上走,而不是越做越低,越做越倒挂。

  产业联盟,比如工商OEM,还有一个基于信息技术共享的上下游集成化供应链管理联盟,下游也可以提供与上游共享的供应链管理而降低库存和资金压力,比如说连锁药店都在提品类管理,为什么医药公司不做品类管理,哪些赚钱哪些不赚钱,也应该做品类管理。签订价格维护协议,延长产品的价值链这是必须要做的,这是双方都有责任的,共同培育市场和消费者,扩大市场容量,不拿替代品以低价打击品牌产品,一级、二级三方协议,大客户大终端协议都油价格维护和市场开拓一级利益分配方案。

  建立战略伙伴关系。工业商业已经不是简单的产品交易关系,是战略合作的伙伴关系,不是简单的买卖关系,而是一个共赢共生的联合体,这样就比较好办,工商在培育自己核心竞争力和比较优势上面是各司其职,你有你的价值,我有我的价值,你有你的作用,我也有不可取代的作用,这样才能实现利益均分。

   共同努力控制医院环节得利过多,向医院要利润,彻底改变以药养医的体制,这是企业能做到的,积极推动医改,保险公司介入医保,现在已经有工业企业的联盟开始做这个事情了。  

  三、医药广告严管

  关键词含义:

  指国家对于医药保健品广告管理力度加大,经常性的几部委联合检查和公布一些广告违规状况,很多广告批文被取消,一些知名企业也在所难免,企业树立品牌的门坎抬高。

  关键词背景

  2006年7月,广电总局和工商总局联合发布″禁播令″,自8月1日起,所有广播电视播出机构暂停播出介绍药品、医疗器械、丰胸、减肥、增高这五类产品的电视购物节目。 

  2006年10月,新闻出版总署联合工商总局发出通知,自11月1日起,所有报刊暂停发布包含牛皮癣(银屑病)、艾滋并癌症(恶性肿瘤)、白癜风、红斑狼疮等疾病和无痛人工流产等内容的确12类广告。 

  与此同时,国家药监部门对药品、医疗器械广告的审查制度也日趋规范和严格。广告审批内容全部上网公布,提高了审批透明度,方便了群众和社会监督。并且定期公告违法药品、医疗器械广告发布情况,对那些发布虚假违法广告的产品和生产、经营企业进行暴光。同时开始对医药产品的声像广告、文字广告、以及宣传物料等进行全面的清理整顿。

  关键词解读

  政府对医药广告监管力度的不断加大,其目的是整治虚假违法医药广告,对广大人民群众的就医用药安全和生命健康负责。虽然会对一些中小企业的发展有所限制,但却为业绩优良的制药企业提供了品牌建设的绝好机会。2007年药企首先应立足于对品牌知名度的提升,同时为避免广告违规,需开辟新的市场,选择新的媒体资源。  

  四、一药多名和24号令  

  关键词含义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2006年发布的《药品说明书和标签管理规定第24号令》(即“24号令”)规定,制药企业在2007年6月1日起生产出厂的所有药品必须按照新规修改说明书和标签。该新规对药品外包装盒及说明书的内容均作了详尽规定,包括通用名称、商品名、商标大小、名称位置、字体、字号、字体颜色等。根据“24号令”规定,如果企业未按规定进行更新,将不得在市场上销售。

  由于技术原因,有的企业申报较晚,省级药品监管部门还未完成审核。鉴于此,SFDA特规定药品生产企业于2007年6月1日前向省级药品监管部门提出修改药品说明书和标签的补充申请,2007年10月1日前生产出厂的药品可以继续使用原标签和说明书。而药品生产企业在2007年6月1日前未向省级药品监管部门提出修改药品说明书和标签补充申请的,自2007年6月1日起出厂的药品不得使用原标签和说明书。

  24号令强调了通用名的规范和在包装盒以及在广告时的限制。从而得使得厂家想突出商品名来突出自己的图谋没有了空间。

  关键词背景

  24号令是在SFDA发生一系列非市场事件后催生的一次非市场化的宏观调控政策。

  2006年3月,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发布《药品说明书和标签管理规定》(24号令),决定从6月1日起,除了含有新的化学结构、新的活性成分的药物,以及持有化合物专利的药品外,其他品种一律不得使用商品名称。24号令对药品说明书、药品标签、药品通用名称、药品商品名称和注册商标在印刷排版时所使用的字体、字号、颜色以及位置、占用面积都作了祥细的规定。其目的在于促使药企重视对药品不良反应信息的收集,重视药品说明书的书写和更新,大力推广药品通用名称,切实保障广大患者用药安全有效。 

    2006年4月全国药品稽查工作座谈会对正在全国范围内进行的药品包装、标签和说明书专项检查确定了五项重点内容。凡是未按规定进行审批和备案的;药品通用名称未用中文显著标示或不标注的;包装内夹带任何未经批准宣传物料的;药品通用名称与商品名称用字的比例小于1?押2的;适应症或功能主治超出规定范围的,都在重点查处的范围内。

  关键词解读

  24号令给整个医药市场带来三大影响:

  影响之一:造成旧包装失效,成本加大 

  由于7月7日起不能再生产新批号和出厂新批号,因此老的包装盒,说明书就会作废,对于一次印量较大,库存较多的包装盒与说明书,自然造成成本的损失。 

  影响之二:对于品牌传播和树立名牌不利 

  24号令明文规定:商品名称不能与通用名称同行书写,其字体和颜色不得和通用名称更突出和显著,其字体以单字面积不得大于通用名称字体的二分之一。 

  此外还规定:药品标签使用注册商标的,应当印刷在药品标签(含药盒)的左角,含文字的,其字体以单字面积不得大于通用名称所用名称的四分之一。 

  以上两条直接封死了想利用商品名和自己的商标来突出自己品牌或者模仿著名品牌,以及把名称中的一些字体淡化处理以模仿著名品牌的路子。但是因此对于想以广告塑造著名OTC和保健品品牌的企业将失去优势,或者要付出更大的代价。 

  影响之三:终端销售难度加大,消费者将心存疑虑 

  改换了包装后,消费者由于对原来的产品包装有个基础印象,反而短期内认为药厂和药店卖假药,如果价格在变化,之一疑虑会加强,这就造成短期内的销量下降,店员推荐难度加大。另外一种可能就是新包装上市,引起老包装滞销积压。   

  针对24号令引发的诸多不利,制药企业可从三个方面做好补救工作:

  1、掌握好新包装上市时机 

  关于上市时机,企业应该注意一下四个方面: 

  尽量缩小新老交替的时间,主要是根据市场上旧包装的库存量来决定上市时间,新旧包装交替延续时间越长对消费者的影响越大,老产品就可能滞销,新产品也可能被接受的较慢。 

  尽量全面铺开新包装的销售范围与区域:短期内全面铺开后,就可快速完成新旧交替认知,否则就会有地区差异。 

  注意错开其它企业的新旧交替时间:一般建议采取两种策略:要么尽早抢在大多数企业新包装上市前,就开始上市自己的新包装,这样你的广告、促销、传播等措施干扰较少。要么在尽可能是最晚的时间上市新包装,因为这样由于大多数企业新旧包装上市,店员也知道了,消费者也会知道要换包装,接受起来就比较容易。 

  一次性更换,趁机提高包装档次。 

  2、做好渠道各环节的新包装传播沟通工作,提高渠道认知 

  自己销售人员的宣传沟通:把新旧差异明确告知公司的所有营销相关部门人员,进行考试以强化记忆,让他们能随口答出新旧包装差异。只是向外传播的前提 

  多印一些新包装,让自己公司的销售人员、商务人员,拿上包装送给每一个商业公司的采购和销售人员,以及库管和发货员,亲口告知他们新旧的差异。尤其是辨认方法。 

  召开渠道订货发布会,在会上高效传播注意信息。 

  对连锁药店的店员和柜台人员进行走访说明和专场培训会说明。笔者认为这事最重要的环节,因为最后向消费者解释说明包装更换的是店员,店员能否向消费者解释清楚新旧包装的差异,是打消消费者疑虑的关键环节,因此向店员预告和传播之一环节必须抓住和解决好。建议除了大量广泛发放新包装盒外,可以制作一个有奖问答卷,正面是新旧包装差异对比,尤其强调新包装的特点和彩色图片注解,反面则是有奖问答问题。让店员对包装差异填空写出,以加深印象,同时加上其它产品知识,然后收回后抽奖。 

  3、进行有效的媒体传播,告知消费者和店员 

  媒体传播应该加强,尽快让消费者和终端店员认知新包装产品。其实改换包装不见得全是负面的影响,比如京都念慈菴蜜炼川贝枇杷膏就有10多个仿冒包装,一眼看上去几乎没有区别,如果趁机加大宣传,就可和这些仿品区别开来,如果不做大面积的新包装广告传播和终端说明,就有可能因为自己的产品是优质名牌,动销快,终端有新包装不被认知,而那些仿冒产品老包装动销慢,反而比消费者认为是正宗就麻烦了。对于新旧包装的各种信息,可选的传播媒介是: 

  专门针对药店店员的报纸《21世纪药店》,以及各大专业报纸的药店周刊等。 还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连锁药店自己印制的内部报刊。 

  医药公司的DM广告 

  各种医药公司的订货网站。 

  各级各类电视广告,这是消费者告知最好的方法。 

  药店终端的新包装大模型盒、堆头、陈列。 

  印制各种POP在终端展示告知店员和消费者。  

  五、一品双规  

  关键词含义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令第53号,《处方管理办法》已于2006年11月27日经卫生部部务会议讨论通过,现予发布,自2007年5月1日起施行。第十六条医疗机构应当按照经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批准并公布的药品通用名称购进药品。同一通用名称药品的品种,注射剂型和口服剂型各不得超过2种,处方组成类同的复方制剂1~2种。因特殊诊疗需要使用其他剂型和剂量规格药品的情况除外。

  关键词背景

   医院作为处方药的终极终端,成千上万的企业将营销资源投向这个具有垄断地位的终端。正是在各大企业与医师“通力合作”的情况下,“看病贵”得到了滋养的土壤,为了对医药市场梳理,打击不正当竞争,国家不得不采取各种各样的手段,“一品双规”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诞生。

  关键词解读

  “一品双规”打破了中国医药市场数十年来的格局。有一些产品被排出了医院,则想着如何把丢失的销售补回来,至于还没进到医院的新生,还想着怎样打击竞争对手,抢占留下的空白市场。当然53号令未大家还留下一条生路,即“因特殊诊疗需要使用其他剂型和剂量规格药品的情况除外”,然而这只能是加大了腐败的机会罢了。

  在“一品两规”政策全面实施后,部分中小型制药企业的关停并转是必然的,而更多的企业则要谋求生路。一方面需要加强既得的医院终端市场,确保不被医院和竞争对手淘汰,另一方面则需要加强新药的研究工作,以技术壁垒作为抗击竞争对手有力手段,再者就是调整产品线,将在医院市场潜力较小的品种坚决淘汰,同时开发利于在OTC运作的品种,绕过政府的宏观障碍。  

  六、24次降价  

  关键词含义

  为了缓解“看病贵”的社会矛盾,在国家发改委的导演下,至2007年中国医药市场经历了24次药品宏观降价,然而在“以药养医”大国策下的降价小国策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老百姓仍然限于“看病贵”的困境中,2007年的第24次降价成为旧降价模式的最后一次表演。  

  关键词背景

  2007年5月15日,发出第24次药品大降价令后,国家发改委宣布,这是最后一次对《国家基本医疗保险和工伤保险药品目录》)的药品价格进行调整,使86.7%的中央政府定价目录药完成价格调整。目前,医保目录内药品的价格已经基本理了一遍,以后将每两年对药价进行一次微调。这标志着药价大调整时代的暂时结束。  

  关键词解读

  在“以药养医”的国策下,药品出售是各类医疗服务机构的主要收入来源之一。这样一来,很多医生在很大程度上成了专业卖药者,“多卖药”、“卖贵药”。药品降价压缩了医院和医生的利益空间,降价药品就失去了对医院、医生的吸引力,难免被打入“冷宫”。而在医药流通的各个环节中,医院和药店只是最后的一个环节,对药品的多次降价,并没有从根本上撼动中间环节过多造成的药品价格虚高现象。

  一个时代的终结预示着另一个时代的开始。正如卫生部新闻发言人毛群安所说,仅仅依靠降低一些药品价格的办法,难以达到平抑老百姓药品费用的作用,治本之策终须靠制度。中共十七大胡锦涛总书记提出医药市场应该在“医药分开”的国策指导下健康发展,将医院的利益与药品销售剥离,将从根本上解决“看病贵”的难题。  

  七、新农合  

  关键词含义

  为了解决农民的医疗困境,国家通过个人出一点、国家出一点、地方出一点的指导原则,实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障体制,为农民初步解决就诊就医的束缚。  

  关键词背景

  从2003年到2007年,国务院连续四次召开全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工作会议,统一思想,明确目标,部署工作,积极推进新农合制度健康发展。中央决定,从2007年开始新农合制度建设由试点阶段转入全面推进阶段,2007年新农合覆盖的县(市、区)要达到全国县(市、区)总数的80%,2008年基本覆盖全国所有县(市、区)。

  据统计,截至2007年6月30日,全国开展新农合的县(市、区)达到2429个,占全国总县(市、区)的84.87%,参加合作医疗人口7.2亿,占全国农业人口的82.83%。  

  关键词解读

  新农合是颠覆医疗保险长期以来重城市轻农村怪象的重要手段,中国毕竟还是农业大国,近8亿农民的现实让任何人都感觉到窒息,农民的健康管理成为医疗改革的重中之重。

  业内有关第三终端的讨论以及有好几年了,正是由于农村市场的庞大基数、及其特有的属性让其独立于中国医药市场,成为一个终端形态。新农合的实施,将第三终端的市场规模至少提高3倍。  

  八、第四终端

  关键词含义

  随着现代城市的社区化集中度越来越高,出现以社区为单位人群相对集中的现象。为了提高老百姓的医疗服务水平和整合国家医疗资源,以“城市医疗社区化”的策略分别发展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而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基础的终端体系即称之为“第四终端”。

  关键词背景

  之所以要提出第四终端的概念,一是因为国家宏观政策在大力扶持社区卫生中心卫主体的城市社区医疗市场,二是这一终端确实既不同于城市三级以上的大型医院卫主体的第一终端,也不同于以连锁药店和社会单店卫主体的第二终端,更有别于目前以广大农村为主体的第三终端。但第四种终端借着政策的春风正在大力发展壮大,而且已经初步确立,很快将成为第一终端的补充。

  关键词解读

  此外,笔者还以为,在称呼一个终端业态之前,需要明确终端的定义标准:

  l 是否具备相当的社会影响力:综合医院可以解决百姓疑难杂症的问题;社区医疗机构可以解决百姓的疾病的预防、常见病与多发病的诊治、医疗与伤残康复、保健、健康教育、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等问题;药店可以解决百姓自我药疗和自我医疗产生的自主购药问题;农村卫生院和药店可以解决8亿多农民的健康用药问题;因此都能够成一个终端业态。

  l 是否能够充当产业链中的一员:2000多亿元的医院市场占据主导地位,900多亿元的药店市场成为医药产业链中的重要参与者,500亿元的农村市场成就了年销售额8亿元的蜀中制药等制药企业以及年销售额100多亿元的九州通等商业公司;现在已经具有至少100亿元的社区医疗市场即将成为制药企业和医药商业公司的必争之地,最重要的是他们在迅速发展壮大。

  l 是否具备足够网点规模:医院市场约0.5-1万家,药店市场约20多万家,农村市场网点约10多万家,社区医疗机构约3万家(根据国家政策规划可发展到6万多家)。

  l 是否具备鲜明的经营宗旨和其它区隔属性:社区医疗市场以经营面积小、医药学服务专业而灵活、地域发布广等特点构筑了一个成长性的终端业态。

  以上四个标准都说明了社区医疗市场具备了单独成为一个业态的条件,因此也就自然的构成一个医药终端市场-第四终端。  

  九、两票制

  关键词含义

  2007年8月,广东省纠正医药购销和医疗服务中不正之风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公布了《广东省医疗机构药品阳光采购实施方案(初稿)》,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在药品配送环节,要求“所有入围品种对市辖区内医疗机构不得进行转配送,严格执行两票制”。“两票制”就是药品从出厂到医院只能开具两次发票,即厂家到医药商业公司,再到医院。

  关键词背景

  2006年10月广东省出台的《医疗机构药品网上限价竞价阳光采购实施方案(试行)》,已于2007年元旦起实行。该方案有两大特点:一是药品限价竞价都在网上进行,不再搞现场招投标,降低了药品流通运作成本;二是进行全省统一的限价竞价采购活动,遏制虚高药价。实施时有两个主要环节:一是限价,凡参加招标的药品,必须限价;二是竞价,入围的同品规产品需经过三次竞争,才有望入围。《方案》还规定,参与药品招标的主体必须是药品生产厂家,并且厂家对某一报名品种,只能委托一个一级经销商;而所有品种原则上由一级经销商直接配送(即一票制),只有当一级经销商对于某一具体品种在某个城市有覆盖不到的医疗机构时,才可选择由生产商网上委托的二级经销商进行转配送(即两票制)。这种限制减少了中间环节,有利于对药品交易的价格和票据的流向进行监管。

  中国医药市场在“以药养医”的国策下,充斥了太多的制药企业、批发和配送医药商业。围绕着医院系统即有大刀阔斧的大型外企和茁壮成长的国内医药企业在细细耕耘,也有多如牛毛的医药自然人利用政策的漏洞疯狂的掘金。为了肃清混沌的药品配送与推广环节,政府决定先从运营多年的渠道上进行改革。

  然而“两票制”还未真正开始实施,工业企业如上药集团、石药集团、华北制药集团等大型制药企业就纷纷召开论坛,强烈反对并建议取消两票制的新闻事件,而代表商业利益的行业协会也纷纷表示该方案应该暂缓实施。“两票制”触动了整个医药行业多方面的利益,无论商业还是工业,都还没有做好充足的准备。

  关键词解读

  “两票制”是医药分家前的又一个新名词,从制药厂到医院只需一个中间环节即可,此举将多层级的药品渠道架构彻底打破,对于医药价值链中的上游生产企业、中游商业批发和配送公司以及医药自然人、下游医院终端客户,他们都不得不面临这次前所未有的洗礼。

  在尚不具备完善的机制实施环境下,“两票制”无疑具有强大的革命性,它即要革一部分制药企业的命,也要革中小型商业公司的命,同时它还要革大部分从事药品个人代理的医药自然人的命。可以想象,在这场行业革命大刀阔斧地实施后,诸多后遗症将会出现。

  值得注意的是两票制有可能形成流通企业新的垄断经营,导致一批中小医药企业丧失部分渠道,使其生存空间更小。别外,由于限价过低,可能使一些厂家因成本太高价格下不来而遭出局,而另一些厂家为拼命降低成本则可能影响药品质量。 

  笔者认为“两票制”实施后,医药工业企业应该做如下应对:

  依托招商模式的工业企业:一方面工业企业应主动引导个人代理自然人挂靠“两票制”中的中间经销商,同时承担一定的挂靠费用,另一方面自然人也应承担一部分额外费用,由此避免因为商业开票问题导致的“三流”中断。

  采取层级渠道架构的工业企业:一方面工业企业应针对参与招标的医院终端进行细分,并与相应的商业对应,打破针对医院系统的一二级结构,但保留或温和调整在非招标系统的一二级渠道结构。另一方面工业企业应适当地发展OTC产品体系,绕过招标的限制,直面消费者,争取在市场化程度较高的OTC占有一席之地。  

  十、自主研发能力和中国医药产业安全

  关键词含义:

  24次降价、原材料能源涨价、GMP沉淀的3000亿元资金、一品两规等政策导向,导致国内决大多数制药企业的研发能力趋零,企业没有新产品一切营销和经营都无从谈起。  

  关键词背景

  目前国内药企平均每年用于研发的投入仅占到销售收入的2%,而西方国家的一些药企在研发投入方面通常可以达到18%以上。研发投入的严重不足,使国内超过90%的药企只能靠生产仿制药物求得生存,致使同一种药品,往往有几十家,甚至上千家企业在生产。

  材料和能源价格的普遍上涨使产品成本不断提高,企业GMP改造的固定资产投入使单位产品承担的折旧费明显增加,市场格局的快速变化,又使销售费用和管理费用不断攀升,从而导致企业生产成本居高不下。不少企业虽然拥有一批不同品种的药号,却无力也不敢安排生产。因为,即便是产品生产出来,成本价格也高的离谱,根本无法参与市场竟争,结果是生产的越多,赔的越多。一方面是始终成本居高不下,另一方面是药品价格持续走低,使得药企的利润空间越来越小,很多企业盈利能力十分虚弱。  

  关键词解读

  新药研发投入大,周期长,见效慢,故进行产品仿制便成为许多药企的首选,也成了抢占市场的捷径,药监部门把关不严同样助长了这种行为,前两年数以百计的药企竞相申报仿制产品的现象把这股低水平重复的狂潮推向了顶峰。2004年,中国药监局受理药品注册10009件,2007研发报批政策趋严后,很多企业一下子就没有了研发能力。

  到目前为止,市场上主要还是以仿制和改制的药品和通用类药品为主,特色产品很少,内资药企拥有自主知识产权产品的屈指可数,而能够拥有高技术附加值新产品的更是凤毛麟角。  

  从国际范围来看,巨大的研发成本压力和中国通用名药品市场的发展,让很多跨国药企都把目标瞄向中国。大部分世界著名的跨国制药企业如葛兰素史克、罗氏、诺和诺德等公司都已在中国设立研发中心。

  由于研发力量、资金投入等方面的差距,国内药企还将面临来自西方药企的巨大压力,必然会对中国的整个制药行业造成很大的影响。 以后的中国人将吃不到自己研发的新药,中国医药产业安全堪忧。  

  本文已发表于《医药经济报》,欢迎署名转载。  

  李从选,人民大学医药行业EMBA。人民大学培训学院特约讲师;中山大学EMBA班特约讲师,国家药监局培训中心客座专家、第三终端研究室副主任、《中国药店》培训中心高级讲师、PTO高级顾问,上海流通研究所特约研究员。十多年从事OTC产品营销策划和销售管理工作经验。为企业作过近100场各种培训与公开课和相关咨询服务。 历任梅高营销广告公司、厦门桂龙医药集团、广西花红药业、深圳市金活医药有限公司等多家知名医药企业销售经理、培训部经理、市场部经理、营销总监、市场总监等职。 致力于OTC药品市场营销、终端推广、公共关系、广告策划、广告实务、消费心理、市场调研等方面的实践与研究。在OTC产品策划、品牌传播与销售管理、第三终端及普药整体营销规划,OTC药品终端工作的细化管理与方法创新、终端拦截与渠道拦截、深度分销与渠道设计、连锁药店赢利模式,连锁药店的经营管理和销售技巧等方面,有极深刻的体会和丰富的操作经验。在各级各类医药专业媒体上和营销类杂志上发表文章120多篇。为多家报刊的专栏作者。联系电话: 13352902478,0755-82298222,电子邮件: [email protected]

  刘冠中,深圳市金活医药有限公司产品经理,上海复旦大学医学院硕士毕业。师从李从选先生,从事处方药和非处方药的专业推广,成功管理数个千万以上的品种,擅长医药营销企划、营销推广、营销诊断、品牌传播、事件行销以及(连锁)药店营销等,营销文章发表于《中国医药报》、《医药经济报》等医药行业专业报刊杂志20余篇,《医药经济报》专栏作家。联系电话:13923772881,电子邮件:[email protected]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9101032201/466472.html

更多阅读

年已六旬还能再做新郎的十大男星图 中国男明星十大帅哥

8月25日,现年61岁的香港著名歌手、演员钟镇涛与小自己19岁的女友范姜(范姜素贞)在巴厘岛大婚,婚礼花费超500万港元,圈内众多好友见证两人的幸福时刻,明星们向来精力充沛,爱情罗曼蒂克,因此像钟镇涛这样熬到差不多60岁,甚至70、80、90岁结婚也

2013年中国医药十大营销案例出炉 医药市场营销案例分析

当下中国医药行业内部面临三件大事:一个产业整合,二是创新药升级,三是营销革命。而三件事其实都是在比拼企业发展的未来,在比拼产品力 。12月4日,第四届“中国医药十大营销案例”在广州揭晓。羚锐制药的差异化营销、海正药业的网络营销、

2016年高考文理科人数 高校录取人数最多的十大理科专业

  1、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大学专业课程:电路原理、模拟电子技术、数字逻辑、数字分析、计算机原理、微型计算机技术、计算机系统结构、计算机网络、高级语言、汇编语言、数据结构、操作系统等。  毕业主要去向:JAVA开发硬件

声明:《2016年医药行业关键词 2007年中国医药市场营销十大关键词》为网友白衣不染尘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