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家精神就好像音乐天才、写作天才一样,很难在家族内遗传。
企业家精神的门槛
作者简介:秋风,原名姚中秋,北京独立学者
20世纪80年代以来兴起的一代企业家纷纷衰老退休,人们开始议论这些企业的后续发展问题,很多人担心,成功的企业落入第二代人手里,很可能会走向衰落,甚至解体。
本来,舆论对富人积累财富本能地有一种反感情绪。奇怪的是,在讨论企业继承问题的时候,却颇有点皇上不急太监急的意味,仿佛一家成功的企业维持时间越长对社会就越好。这样的议论说明人们没有弄清市场配置资源的内在机制,尽管市场比计划能更有效配置资源的常识似乎已经深入人心。
市场能够有效地配置资源,而这个资源不断再配置的过程,并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展开的,资源是从一个人手里转移到另一个人手里。由此可以想见,市场重新配置资源的过程不是诗意的,而是相当残忍的。
要明白这一点,首先得弄清楚,究竟是谁在创造财富,某些人又是如何积累财富的。奥地利学派经济学在这方面的陈述最为精辟:创造财富的不是财富,而是人本身,更具体地说,是人所具有的企业家精神。这种企业家精神就是那种基于对未来的预见而采取行动以获取利润的能力。
应当说,每个人都具有企业家精神。不过,在有些人身上这种企业家精神更为突出,他们敢于冒险进行投资、投机、创办企业等活动。他们的活动假如较好地满足了消费者的需求,他们所预期的利润就能够实现,否则,他们就要自己承担失败的全部后果。企业家的利润就是他服务消费者所得到的奖赏,企业家就是这样积累财富的。在自由市场中,财富最多的人必然是最好地服务了消费者的人。
当然,企业家从事其事业是需要钱的。所以,一个人假如既有钱又有企业家精神,那自然很容易成功。但是,一个人只要具有企业家精神,即使他没有钱,在一个自由交易的社会中,也能很容易地通过各种渠道拿到钱,此即所谓“白手起家”。
白手起家与富不过三代,是一枚硬币的两面。企业家精神就好像音乐天才、写作天才一样,很难在家族内遗传。创业者有企业家精神,子女却未必有。确实,出生在企业家之家的孩子,可以有更多机会观察成功的企业家是如何做事的。因而,在企业家素质的后天训练方面他占有优势。他也可以轻易地获得资源,又具有人脉。不过,企业家精神的先天因素不会通过血缘遗传,人性固有的弱点也使富家容易出败家子。
一旦继承企业的第二代缺乏企业家精神或缺乏健全心智,企业就会很快在竞争性市场中垮台,即使其拥有丰富的资源。而这将在客观上为那些富有企业家精神的人腾出发展空间。当然,拥有财富而缺乏企业家精神的人,也可以明智地借用种种金融制度,将自己的财富交给具有企业家精神的人打理。不论是哪种情形,都可以上演一个白手起家的故事。
无论如何,创造财富的物质资源,不论其初始分配如何,最终是要通过各种各样的渠道,流入到具有企业家精神的人手里,这是自由市场的一个基本趋势。这些人获得对他人的财富的支配权、使用权,以之为自己创造财富,并积累财富。这正是自由市场具有效率的根源。它可以动态地、自发地把资源从资源利用效率较低的人手里转移到资源利用效率较高的人手里。
中国人讲“富不过三代”,其中有一些无奈,但也揭示了自由市场的精髓所在:财富本身并不能充当财富的保障。因为,财富本来就不是财富创造出来的。所以,由于企业家精神积累了财富的人的后代,未必总是能够最有效地利用他们手里所掌握的资源。如果是在身份制社会,这就将损害全社会的资源利用效率。而自由市场向这些家庭提供了足够的制度安排,使之自然地将其掌握的资源交给富有企业家精神的人控制。假如他们不愿意这样做,那市场就会无情地淘汰他们,以破产倒闭的方式使其交出对资源的控制权。市场总是顽固地要把资源转移到能力最高的企业家手里。权力控制经济的社会、身份制社会、国有企业制度,都无法做到这一点,因而其经济整体效率必然要比市场配置资源的社会低很多。
所以,假如人们期望市场发挥其高效配置资源的功能,那就根本没有必要去操心成功的企业家退休之时如何安排企业的未来。反正财富、资源是要向具有企业家精神的人手里集中的,只要市场是自由的,这种趋势无人能够改变。那么,对社会来说,最重要的事情是设计种种健全的制度,让那些不具有企业家精神的人可以方便地将其资源控制交给富有企业家精神的人,而企业家只要可以充分发挥其企业家精神、其财产权得到切实保障,自然可以发现、创造出这些制度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