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生态工程学院 基于低碳经济的黑龙江省乡村生态旅游开发对策分析



     1.问题的提出

  随着全球气候变化的加剧,资源环境与经济发展的矛盾日益突出,低碳经济已成为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旅游业这一 “低碳”型行业已被提升为国民经济的战略支柱性产业。低碳旅游借用了低碳经济的理念,是一种以低能耗、低污染为核心的新的旅游方式。黑龙江省作为生态旅游资源大省,许多风景名胜区处于乡村的包围之中,因而乡村旅游与生态旅游有着紧密的联系。黑龙江乡村生态旅游正处于重要的发展阶段,呈现多样化、多元化和特色化的发展趋势。产业规模较大增长速度快,市场潜力大,发展前景好,乡村生态游逐渐成为融观光、考察、学习、娱乐为一体的综合性旅游产品。在低碳经济时代背景下,适应低碳经济的发展模式,结合我省的省情和乡村旅游自身发展需要,以低能耗、低污染为核心的低碳旅游成为必然的选择。因此低碳经济观和低碳生活观与政府、企业、景区、社区、旅游者的行为有机结合起来,肩负起各自的环保责任,形成合力共同构建黑龙江省乡村旅游低碳化发展的路径保障,在食、住、行、游、购、娱等六个环节中实现低碳旅游行为方式的转变。

  2.黑龙江省乡村旅游开发中存在的生态问题

  黑龙江乡村生态旅游具有得天独厚的发展优势,但就目前发展状态而言仍然存在很多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是打造特色龙江乡村生态旅游品牌的关键所在。

  粗放式开发,规划与决策不科学。黑龙江省内一些农村地区发展乡村生态旅游时,在受经济短期利益的诱惑下,在开发和管理中回避了环境容量、资源环境承载力及保护环境和物种多样性等问题,在规划上缺少对可持续性、保护生态环境的投资成本等问题的考虑。决策的盲目性还体现在旅游开发产品的单一化和趋同性,没有对消费市场的客观容量及发展周期和空间进行充分合理的评估,在副产品的开发和环境配套设施的建设上都缺乏合理认识和准备判断。如哈尔滨近郊的五常凤凰山地区,在乡政府牵头下,开发成近年来的新兴热点环城市旅游景区,但今年五月因游客人数过多,造成人到景区却无法上山,拥堵旅游者踩踏攀山路径两旁的裸土,造成对山体资源的极大破坏。同时,黑龙江省的部分林业农村正处于林业产业的转型过程中,一些地方纷纷把森林旅游确定为新的经济增长点,由于对森林旅游内涵认识不准确、不完整,使得利用与保护措施在政府、企业及旅游者层面上明显脱节,一些地区在开发森林旅游资源时,缺少对生态景区充分的评估和规划,盲目进行粗放式开发。结果导致游人甚少,收不抵支,难以维持经营也无法保护资源,造成许多不可再生旅游资源的损害。

  开发中公众生态意识淡薄。乡村旅游开发中,一方面,乡村旅游的旅游者缺乏生态保护意识,旅游景区内的游客肆意破坏生态景观的不文明行为经常发生,而旅游服务者的生态意识同样欠缺,也无法及时有效向游客传达更多的环境保护信息。据不完全统计,在黑龙江已开发的景区中,已有近10%出现旅游资源退化的现象,旅游区内出现不同程度的水污染、噪音污染和空气污染、垃圾公害等问题。另一方面,作为旅游经营者自身也缺乏资源保护的观念,在开发旅游资源时缺少必要的调查研究和科学论证,在开发中缺少对生态景观有效的保护措施,造成不可再生资源的浪费和损失。在管理中过于重视经济效益,轻视生态效益,采取掠夺式的开发,造成生态系统的严重破坏。

  建设性破坏严重。旅游设施密度越大,生态环境遭到破坏和污染的可能性就越大。据调查显示,目前黑龙江省森林旅游区内的城市化、人工化、商业化痕迹 日渐突出,自然优势和生态优势正在逐渐减弱。比如在景区建有几所疗养院、宾馆、饭店等旅游娱乐场所,甚至林中建有民房、牧场,严重损害了景区景观的自然和谐。

  3.黑龙江省乡村旅游低碳化发展的对策

  黑龙江省乡村旅游的低碳化发展是一个长期过程,需要政府、旅游企业和旅游者共同参与的系统工程。旅游者、旅游目的地、旅游企业和政府部门分别作为旅游的主体、客体、中介机构和管理部门,构成了整个旅游产业链,应该有机联动、形成合力,树立低碳旅游新理念,积极推进乡村旅游发展中低碳模式的应用。

  政府设立低碳旅游标准,给予资金和政策支持。政府部门可以对旅游景区、旅游交通和旅游饭店等制定严格的低碳标准,并将其纳入星级酒店和A级景区的评定标准中,加强旅游相关企业低碳的考核制度,从而加快整个旅游产业抢先进入低碳旅游的步伐。政府要制定政策鼓励低碳旅游企业的发展,对这类企业在税收等方面给予优惠政策,激发旅游业开展低碳旅游的积极性;同时,对于旅游景区的低碳旅游项目,政府应当投入必要的资金,鼓励酒店、交通等相关旅游企业采用新能源、新材料,引进先进高效的节能减排技术。

  旅游者实行低碳化的旅游消费方式。对旅游者而言,最重要的是培育低碳意识,在旅游活动的各个环节中自觉实现低碳化的旅游消费方式。所谓低碳化的旅游消费方式是指在旅游消费过程中尽量减少碳排放量,具体来说就是要做到低碳饮食、低碳住宿、低碳旅行、低碳游览和低碳购物等。

 黑龙江省生态工程学院 基于低碳经济的黑龙江省乡村生态旅游开发对策分析
  低碳饮食。“民以食为天”,饮食是旅游活动中的必不可少的重要内容。乡村旅游发展中低碳化的饮食消费方式要求旅游者做到:食用旅游目的地生产的食物,尽量减少外来食品因运输、包装、存储等环节产生的能耗和二氧化碳排放量;选择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减少化肥、农药、生长激素和添加剂的使用,减少食品生产过程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用餐过程中避免使用一次性塑料餐具,减少难以降解的一次性物品使用对环境的破坏。

  低碳住宿。低碳化的旅游消费方式要求旅游者尽量做到低碳住宿。一方面,旅游者在选择住宿地点时应把舒适、便捷、经济作为首要原则,放弃住豪华星级酒店的需求,选择到乡村客栈、家庭旅馆住宿,不仅省钱耗能低,而且还惠及当地百姓。同时,旅游者在住宿时,应尽量自带洗漱生活必需品,减少使用饭店提供的一次性洗漱用品,因为洗漱用品的使用将产生大量难以降解的塑料废弃物。旅游者住宿时,应养成良好的环保习惯,如控制室内温度、随手关灯、不将电器长时间处于待机状态等。

  低碳旅行。低碳旅行主要指旅游交通工具的选择。低碳化的旅游消费方式要求旅游者做到低碳旅行,尽量采用低碳、环保、对环境影响小的出行方式,如旅游者在旅游区内的交通工具尽量减少汽车的运用,改用环保电瓶车,对于短距离的景点,采用自行车或步行等旅行方式,既可减少碳排量,又有利于旅游者身心健康。

  低碳游览。旅游者在游览过程中应做到 “只留下脚印不留下任何其它”,不随便丢垃圾及废弃物。因为少一点垃圾,就少一点碳排量。同时,旅游者可以通过一些有益的旅游活动,如植树造林、耕种土地等方式,采取 “碳中和”手段,从而达到反哺环境的作用。

  低碳购物。旅游者可通过购买旅游目的地土特产和旅游纪念品,惠及当地经济,从而减少当地农民为谋生而砍树、采石、挖掘等破坏环境资源的行为。另外,旅游者应尽量自带饮用水,少买或不买瓶装水,抵制过度包装的商品,以达到减少废弃垃圾量和资源浪费量的目的。

  旅游企业节能减排,提供绿色旅游产品。旅游企业包括旅游饭店、旅行社、旅游交通公司、旅游景区等。作为旅游活动的中介机构,旅游企业除了做好自身的节能减排工作,还应肩负起企业的社会责任,积极引导游客参与低碳旅游,向旅游者提供绿色产品、绿色服务,不以奢侈消费、过度消费、便捷消费招徕游客。旅游景区在标识引导、设施配套等方面积极营造节能减排氛围,对将垃圾带出景区的旅游者给予适当奖励等措施推动低碳旅游的发展。

  旅游目的地努力建成 “低碳旅游景区”。对旅游目的地而言,旅游景区的规划、旅游项目的设计,如建设绿色生态型景区、生态型停车场、大力发展绿色交通工具等。除此之外,旅游目的地应积极创造条件,努力建设 “低碳旅游景区”。 

  参考文献

  [1] 王炜,杨昭.基于低碳经济视角的伊春森林生态旅游发展研究[J] .经济研究导刊.2011.35

  [2] 李丹.我国发展低碳旅游的基本对策研究[J].中国科技博览.2010.08

  [3] 王晓宇.辽宁省低碳旅游及发展对策研究[J].黑龙江对外经贸.2011.09

  [4] 蔡萌,汪宇明.低碳旅游:一种新的旅游发展方式[J].旅游学刊.2010.25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9101032201/46596.html

更多阅读

低碳经济发展的研究现状与趋势展望 国内外研究现状和趋势

摘 要:低碳经济是全球经济发展的大趋势,低碳经济研究呈现出越来越热的势头。随着低碳经济研究的进展,国外学者主要从低碳经济的概念、碳税和碳交易市场、低碳城市建设以及发展途径等方面进行了探析,国内学者主要从低碳经济的内涵、发展

经济法消费者案例分析 低碳经济与低碳消费观念分析

      一、低碳经济的由来  在世界工业化进程中,人类向环境过度索取,以化石燃料为主的高碳经济导致了全球严重的气候问题。2003年在英国能源白皮书《我们能源的未来:创建低碳经济》中首次提出“低碳经济”一词,当时并没有给出低碳

低碳经济的特征不包括 低碳经济下政府职能的创新特征

发达国家纷纷立法,以使低碳发展模式成为国家经济的竞争力。基于低碳制度的低碳绿色贸易壁垒已经成为发达国家经济的主要竞争力,发展低碳绿色经济已成为这些国家的经济战略。这首先表现在立法上的系统性和完整性上。发达国家在贸易上

声明:《黑龙江省生态工程学院 基于低碳经济的黑龙江省乡村生态旅游开发对策分析》为网友了與丗事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