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可持续发展战略 中国电力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



     引言

 中国的可持续发展战略 中国电力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经济发展,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召开,确定了2020年的目标,2000年国内生产总值(GDP)翻两番,未来18年的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率达到7.2%。为了满足中国需要建立一个小康社会,中国的电力需求增长在未来18年需要继续保持了较快的发展步伐。在2010年整个电力将达到约27000亿千瓦时,全国电力需求约600万千瓦的发电能力。电力将整个社会需要安装约900万千瓦,2020年达到40 000亿千瓦小时。

  1、我国电力发展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

  1.1电力消费现状

  我国社会快速持续增长和电力消费保持快速增长的经济健康。电力消费保持高速增长,用电,特别是快速增长,2001-2003年期间,增长率呈上升趋势。今年电力消费的整个社会在2003年达到1.89万亿千瓦时。

  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区域发展不平衡,耗电量也明显的区域特点。中国东部,华中,华北,西南,东北和西北的总国家电力31.5%的消费份额的电力消费量2002年在中国东部中国的电力消费,分别为,240.3%,15.7%,11.0主要区域%,10.0%和7.4%。趋势,从1990年到2002年,中央的比例,东部和西南部地区的电力消费有所增加,在东北,西北和华北地区的下降。

  1.2电力生产现状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电力工业发展迅速。从1978年到2003年,安装容量平均每年增长7.9%,发电平均每年增长8.4%。 1997年,由于市场相对薄弱,电力供应形势有所缓解。但2000年以后,随着经济的发展,特别是高耗电工业的发展,电力消费的快速增长。出现电力供应短缺的迹象。

  2、实现电力可持续发展战略

  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动力,应该遵循国家经济发展战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运行机制。按照法律的价值,供给和需求来确定要考虑的宏观规则的权力。在国内市场上,跨省,跨部门的投资和建设工厂,矿山,电力传输。 (5)电力企业要市场化自主经营,具备投资功能,有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

  符合“西部大开发”战略,缩小地区差别。考虑到各地区人文、社会、政治、经济、地理的不同特点。既要承认地区间的差别,又要在政治、经济上使其差别逐步缩小。中国幅员辽阔,是个多民族国家,在长远发展中处理好地区间平衡事关重大。(1)以产业倾斜政策推动地区发展,充分发挥中、西部地区资源优势。(2) 大力推进西部大开发战略,以改善西部地区,如改善交通,原材料和能源的削减计划,带来了供应价格自由化,提供信息,金融支持,在市场竞争中的能力。(3)积极支持少数民族地区在经济,采取优惠政策,消除在最短的时间内无电乡。 (4)充分发挥东南沿海经济发达地区,高素质人才的优势。此外,电气化,或分散在信息社会的工作条件和利用各种能源的最佳途径,因为电力是清洁,易转移和控制服务,以依靠科技进步。

  我国的电力工业已进入大机组、大电厂、大电网、超高电压、自动化和信息化的阶段。应充分考虑未来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以信息化改造传统行业,不断提高经营管理水平和劳动生产率,依靠科技进步,促进行业发展。体现资源优化配置和发电能源多元化。从总体经济效益出发研究电源布局,大力开发西部电源,推进“西电东送”。(1)根据资源引导消费,高耗电企业应向发电资源充足的西部地区布置。(2)以电力价格体现发电资源充足地区的竞争优势。(3)实现同类生产的优化组合克服地区分散、封闭、中小厂过多的现象。在相当长时间内,发电能源以煤为主的格局不会有很大变化,但需大力开发水电,积极发展核电;适当发展燃气电站,尤其是燃气一蒸汽联合循环电站;充分考虑新能源,使新能源发电比例逐步增加。

  高度重视环境容量和环保问题。正确看待电力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必然要消费能源,利用电能要消费矿物能源,对环境造成不利影响,但利用电能比直接消耗化石燃料效率高,相对减少了能源消耗,从而保护了环境。因此在环境容量方面应当给电力留更多余地,电能利用也应尽可能提高效率。高度重视节能、节电。从保护环境、提高效益和能源平衡要求出发,高度重视节约能源。(1)新建电站要采用高效大机组,老厂中小机组要淘汰和进行技术改造,提高效率,降低能耗;(2)电网要合理设计,合理调度,减少煤耗,降低输电损失;(3)用电设备要采用高效节能产品。

  3、因地制宜发展新能源发电

  继续实施“乘风计划”加速风电设备国产化。选择条件适宜的大型风力田,实施国际招标,建设大型风电场示范工程。同时,结合“乘风计划”的实施,提高我国大型风机自主研制开发能力,努力降低发电成本,使风机国产化率从2000年的40%提高到2005年的70%。“十五”期间规划在华北、东北和西北等地开工建设476MW风电;在华南、华东等沿海地区建设280MW风电,在2005年我国风电规模可达到1.184 GW,2010年达到2 GW,2020年达到5 GW。太阳能、地热能和海洋能发电要继续搞好试点,在西藏一些边远无电县开发光电池发电,在已建225 kW的基础上,“十五”再建设500~1 000 kW,进一步解决无电县供电问题。建设潮汐能示范电站厂房基础技术的投资,争取“十五”期间,以促进商业发展的东南沿海。加快“光明工程”,基本解决无电人民群众的用电问题的地区。 “十五”期间,根据中央扶贫会议精神,通过风力和太阳能发电设施的建设,并力争使人均装机能力800万人无电的100W水平。

  结束语

  近几年来,电力短缺,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如何实现电力的可持续发展,建立电力科学发展的理念,要把电力行业摆在首要位置,解决在电力工业发展的结构性问题,提高电力行业的效率和效益,保护环境。

  参考文献:

  [1]中国能源战略研究课题组.中国能源战略研究[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1997.

  [2]中国电力信息中心.跨世纪的中国电力[M].北京:学苑出版社.2010.

  [3]中国电机工程学会能源与信息专委会.发展中的中国火电.北京:学苑出版社,2011.

  [4]中国电力百科全书综合卷(第二版)[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10.

  [5]中国能源发展报告[M].北京:中国计量出版社,2001.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9101032201/46571.html

更多阅读

中国邮政的产生及发展历程 中国的发展历程

邮政源于人们通信的需要,是历史上起源最早、使用最广泛的一种通信方式。邮政事业关系到千家万户,邮政企业承担着为党和国家及广大人民群众提供邮政服务的重要职能。中国邮政的产生及发展历程邮政作为对社会普遍开放的、以传递信函为主

中国服饰美的变迁与发展 近代中国服饰变迁

中国服饰美的变迁与发展(原始时期)中国素享“衣冠王国”之美誉,服饰既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历史发展和社会时尚嬗替的标志之一。中国的衣冠服饰制度,大约是在夏商时期初见端倪,到了周代渐趋完善,并被纳入“礼治”范围。中国完整的

城市群的可持续发展理论 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内涵

城市群的可持续发展理论对城市群进行深入广泛研究的目的是为了促进城市群区域的可持续发展。在这一部分,本文主要从城市群区域的规划治理、方针政策、原则、协调等方面论述城市群可持续发展的问题。(一)城市群区域的规划和管治(Govern

企业市场营销战略创新 中国企业的三四级市场战略品牌营销

     中国的三四级市场,从行政上所指为县城、镇、乡市场,人口超过全国总人口55%,GDP超过45%,这是一个令所有中外企业都垂涎三尺又敬而远之的大市场。  2013年1月3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农业进一步增强农村发展活

声明:《中国的可持续发展战略 中国电力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为网友剑舞天涯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