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佩翠在《互联网心理学》一书中提到,心理实验表明,在网络聊天与网络空间相遇的时候,那些具有相似特点的人之间更容易快速产生好感,也可能有更多的交往。她说的这个道理其实是社会心理学中的一个常识了,那就是陌生人中间对于具有相似特点——相似种族、出生地、口音、经历、知识与爱好的人更容易产生相互的吸引力。因此,我们在不同的场合中,如果能够有意识地寻找、挖掘、运用与交往对象的相似性,可以有效地提高接近对象的成功率。
我自己观察到,能和自己很快成为朋友的有这样几种人:一是知识面很广,很容易产生知识共鸣的人;二是比较理想主义,不太会苟同一般常人的选择,而会坚持自己的做法,同时有行动能力的人;三是有接近爱好——骑马、围棋、写作、打球、旅行、诗歌、学术研究的人;四是喜欢社交同时又注意一定的社交品位的人;五是热心公益的人。这些人,也许平时不需要多亲密,但是交往很直接,有事情互相很体谅,有一种自心底很放松的感觉。所以有人说从一个人的朋友身上可以看到这个人的特点,我想是相似性原则的一个说明。
在所有的相似性特征中可以分成两类,一是天然而难以再造的,比如民族、出生地、家乡口音。但是还有一类可以再造的,比如可以通过再学习改变求学背景——我到北京工作的时候就意识到在北京我原来在南方两个大学的学习背景是不够的,后来我又意识到搞国际化只有国内大学的教育背景是不够的;比如可以通过学习掌握其他语言与方言——你会很容易发现一个老外在中国的演讲中,说几句洋泾浜中国话就能博得大家的好感;比如可以培养更多的爱好——我发现客户非常喜欢与我交谈共同的爱好,比如好吃的餐厅;比如增加自己的游历经验——人们很容易对去过自己国家或者家乡,了解彼此熟悉事物的人有好感。我们在可塑造的相似性方面有很大的空间可以利用,关键在于我们有心与用心。
如果我一定要把世界上的人从非常成功到非常不成功划成一条线的话,我就有一个不一定完全准确的观察:越成功的人能够富于建立与多种人的相似性,从而得到其他人的认同;而较不成功的人只有不可塑造的相似性,少自觉塑造的相似性,而且很重要的也是不在乎有没有这些相似性或者没有渠道得知这种相似性的重要;很不成功的人中还有一类就是明知自己的相似性资源很少,还坚持因陋守寡的。所以我们结果看到的是,所谓有相似性资源的人就是具有丰富的表现能力的人所以人际容纳性好,而没有相似性资源的人就是刻板单一的人所以人际容纳性就弱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