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从去年年底的新版导航条上线,开始一系列“改版”。我个人认为这些“改版”,都是在加强豆瓣的“社区化”。对这些改造,从豆瓣fans小组看,用户反馈不一;业界也是如此,前两天鲁公子写了一篇很好的文章《量化用户信息,还原用户性格》,也是对“改版”部分否定。我的态度比较支持豆瓣面向SNS的改版,但同时我认为这是一项次优的选择——最优的方案可能是更直接地切入电子商务。
要想说明这些,需要回头再看看豆瓣的发展历史。豆瓣有三个特点:1,以“六经注我”,即高度结构化的“物”数据为线索,围绕“物”而发展起来的网站结构;2,一系列“轻”的工具型业务,比如书评,书目服务等等,都是让人快速上手的工具型服务;3,“小组”有很大的流量,而小组和主营业务(图书)关系不大。
现在回头看豆瓣的这3个特点,假设没有“小组”服务,豆瓣会如何发展?那么豆瓣非常类似flickr,是一个“垂直”的工具性应用。又由于Flickr的主营业务是图片服务,比豆瓣的图书服务更具普适性,所以可以合理推测:如果没有“小组”,豆瓣最多是flickr的格局:或者锁定一个垂直人群的工具服务,或者被大型网站收购。总之,其自身的业务是无法做成真正的大型独立网站。
有意思的是,我们发现,如果网站将自身定义为“工具型”服务,对网站发展的前期有很大的好处,因为精准的定位,往往使得自身业务前期能快速发展。并且,“工具型”服务的网站并不是一定做不大,google和ebay(淘宝)就给予我们两个启示:第一,你的工具的“普适性”要足够大,比如google;或者,第二,你的工具的“商业性”要足够强,比如ebay(淘宝)。
也就是说,如果没有“小组”的豆瓣,如果要做大,基本上只能选择上述第2条路:强化“商业性”。那怎么强化“商业性”呢?我认为有且只有一个标准:交易要在网站内完成。没有交易,就没有“商业性”——这是在做工具型网站一定要切记的一条。坦率的说,这也是我在蚂蚁网一年的实践过程中,所总结的一个朴素的道理。用这条标准看豆瓣,豆瓣的导购“掮客”模式显然不合适。而这才是豆瓣真正的困境。
多说一句,类似大众点评网等等点评类型网站,我认为其业务做不起来,也是因为上述道理。大众点评目前是靠投资支撑而已。反而,我认为饭桶网有可能做起来,因为它比大众点评更深入“卷入”直接的交易。
说回豆瓣。豆瓣真正需要的其实是“交易”。但这个问题并没有得到真正的重视,反而,它被另外一个更大的表象所掩盖,那就是——小组。“小组”的存在对豆瓣有巨大的“误导”。
Google说“让用户尽快离开”,绝非虚言,真的是他们真实的想法。为什么如此,其实很有道理,我琢磨了很久,这篇博客暂时不说了,让我们姑且当之为google的“真理”。以google这条真理来看,就知道豆瓣的“小组”是违背的。也许你马上会举例百度贴吧来反驳我。但贴吧的创立基础,即是对百度搜索的“人工”补充,是其搜索引擎的一个组成部分。反观豆瓣的小组,如果都是且只是以“书目”来创建的,就没有问题。但豆瓣的小组恰恰不是如此。
“小组”对豆瓣到底有什么“误导”呢?最大的“误导”就是让豆瓣从“工具型”网站,重心逐渐偏移为“社区型”网站(SNS)。而目前的豆瓣恰恰两头不靠,所以尴尬,所以转型改版引发很多讨论。或者这么说吧,从06年11月,豆瓣推出“9点”开始,豆瓣的重心就在往SNS偏移。
我个人的观点,豆瓣这样的“偏移”,实际上是开始走弯路了。因为如上所述,豆瓣如果加强“商业化”,我认为能做起来;但07年开始,豆瓣从“商业化”的路上,绕开了,绕到了社区。但阿北以后会知道,“小组”那样“扎堆闲聊”的社区,商业上是靠不住的。
但我为什么现在支持豆瓣往社区方面转型呢?有两个原因。第一,从07年开始,豆瓣重心已经偏移,事实上现在频繁主动访问豆瓣的,也是去“小组”;也就是说,用户已经如此定义了“豆瓣”,要尊重用户的定义;第二,阿北个人兴趣可能也是在这块,因为从06年底开始,从9点到现在的sns改版,他一直是这么选择的。因此我认为,豆瓣如果坚决走社区(SNS)的路子,虽然是绕远了,但还是可能走出一条路的。一个次优的选择。
最优的选择是豆瓣用拿到的投资,要有魄力,切入图书销售渠道。这里有很多玩法,绝非当当、卓越那么单调。
春节回家过年,上网不方便,所以很久没写博客。现在恢复更新。并祝所有博友新春大吉,事业顺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