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境体验 外体中用的情境管理



  案例:

  全同在某大型家电产品公司工作,前几年因为工作特别突出被从基层职员提拔为西区的大区经理。他现在管理着10个人。

  全同认为自己是“富有人情味的人”,但他的手下工作效率并不高。全同的手下出现了分化,一部分人有能力而且积极地完成工作,而另一些人则显得对工作漠不关心且难以完成工作。有两个典型:王强和吴力。王强已经工作四年,是个靠得住的人,平时关心顾客,工作有效率。全同与王强处得很好,而且他相信王强能在没有监督的情况下完成工作。

  吴力的情况则完全不同,他在这个岗位上的时间还不到一年。在全同看来,吴力在与同事的交往上花了太多的时间。每天吴力都是第一个下班的人,他几乎没有完成过规定标准75%的工作量。全同经常找吴力谈话,明确的告诉他应该达到的目标和标准。但没有什么效果。

  在一次沟通技巧培训课程结束后,全同决定对每个人要更加友善和坦诚,尤其是对吴力和其它表现差的人,他要更关心他们的生活、理解他们的感受。因为从前他给了他们太多的压力,要求他们取得更高的绩效并建立有纪律的工作习惯。他希望吴力(还有其他人)会逐渐成长并进入良好的工作状态。

  两个星期后,全同坐在自己的办公室里,心情沮丧。他在自己领导风格方面所做的改变显然是不成功的,不仅吴力的绩效没有提高,而且其他雇员(包括王强在内)的工作业绩与以前相比,都出现了下滑。假日购物黄金季节正处于关键时刻,全同的老板正不断的向他施加压力,要求他马上进行改进。

  全同想知道:到底哪里出了问题呢?  

  情境领导的来由

  1969年,美国组织行为学家保罗·赫塞博士(Paul Hersey)出版了《管理与组织行为》(Management and Organizational Behavior),并在书中全面阐述了情境领导模式。赫塞认为:只有以不同的领导风格配合部属的不同发展阶段,才能高效达成目标,这种方法称为情境领导。这一理论一经推出,立即受到了西方企业的广泛关注。1975年,保罗赫塞创立了美国领导力研究中心,推出情境领导(Situational LeadeDship)培训课程。30多年来,在全世界已有超过一千万的职业经理人接受过情境领导课程培训。该课程更成为GE、爱立信、摩托罗拉、IBM、微软、通用汽车、苹果公司的高级经理人的常年必选课程。  

  员工“情境”——四个发展阶段

  员工的成长过程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为“D1:有意愿,没能力”的阶段,第二阶段为“D2:没意愿,没能力”,第三阶段为“D3:没把握,有能力”,第四阶段为“D4:有信心,有能力”。

  员工刚进入公司时,往往冲劲十足。所谓初生牛犊不怕虎,一心要证明自己的能力,以便顺利渡过试用期,站稳脚跟。这一阶段的员工有强烈的工作意愿,但缺乏工作能力。其工作状态为“D1:有意愿,没能力”。

  但是一般来讲,这种兴奋的状态不会维持很长的时问。当员工进入公司一段时间后,发现工作不像他想象的那么简单,公司自身和内部配合也存在很多的缺陷。工作中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挫折,这时员工的工作热情会急速下降,工作积极性跌到谷底,有的甚至怀疑自己的选择。这一阶段的员工没有工作能力,也没有工作意愿。进入“D2:没信心,没能力”的第二阶段。

 情境体验 外体中用的情境管理

  而当员工慢慢能胜任工作,作为领导者应该更多授权给员工,因此员工要渐渐离开领导者的庇护,时常自己作决定,会出现信心不足的情况,于是就进入了“D3:没把握,有能力”的第三阶段。

  最后这名员工一步步走向成熟,而领导者断定他到了“D4:有信心,有能力”的第四阶段后,就可以完全授权给此员工了。如图所示:

  在上面的案例中,王强和吴力分别处于什么成熟度状态呢?分析一下就会发现,王强是处于“D4:有信心,有能力”的第四阶段,而吴力则是处于“D2:没信心,没能力”的第二阶段。  

  四种领导风格

  领导者每天都在做什么呢?

  可能的回答是:制定公司目标,做计划,分配工作,监督、指导下属工作,进行绩效考核,赞扬下属,与下属进行沟通,解释公司目标,参加必要的公关活动,阅读报告,写公文等等,这些事都是领导者日常工作的一部分。透过领导者的这些日常行为,可以把领导者的行为分成两种:指挥性行为和支持性行为。

  指挥性行为包括:确立目标、组织安排、确定时间进度、指导、控制等。

  支持性行为包括:支持、沟通、鼓励互动、有效倾听、提供反馈。

  在不同的领导者身上,指挥性行为和支持性行为的强弱、偏好也不同。根据指挥性行为和支持性行为的不同组合,我们会得出四种不同的领导风格,如图所示。

  第一种领导风格是告知式,用S1来表示。其指挥性行为较多,支持性行为相对较少。通常他会告诉你做什么,为什么,什么时候完成,怎么做等等。决策由领导者自己来制订,更多的采取单向沟通的方式,领导者说下属听。采用严密的监督,必要时运用制度和规则来进行约束。

  第二种领导风格是推销式,用S2来表示。采用的是一种高指挥、高支持的方式。用推销式风格的领导者在做决定时通常会征求下属的意见,在听取下属意见的基础上最终做出决定。决策的控制权仍然掌握在领导者手中。推销式的领导者会在巡视中随时给予下属反馈,认可员工好的行为和表现,纠正工作偏差。

  第三种领导方式是参与式,用S3表示。参与式领导风格采取高支持、低指挥的方式,即多支持,少指导,尽量激励下属自己去做,而不是告诉下属如何去做。参与式领导风格和方法在做决策的时候有一个特点,就是让下属参与进来,创造一种宽松的气氛;鼓励下属提问,跟下属共同做决定。一个参与式风格的领导者常常举行团队会议,通过群策群力,集思广益,大家共同做决定。

  最后一种领导方式是授权式,用S4表示。授权式的领导风格采取低支持、低指挥的方式,让下属自行决定如何做。授权式的领导风格和方法将决策权完全交给下属,允许下属去进行变革,明确地告诉下属希望他们自己去发现问题,纠正工作中的错误,让下属在一个更为广阔的平台上进行工作。 

  风格与“情景”的匹配

  相对于员工的四个不同阶段,领导者也应采取四种不同的领导模式。当员工在第一阶段D1时,领导者要采取S1“告知式”来引导并指示员工。当员工在第二阶段D2时,领导者要采取S2“推销式”来解释工作从而劝服员工。而当员工在第三阶段D3时,领导者要采取S3“参与式”来鼓励励员工解决问题。如果员工到了第四阶段D4,领导者则要采取S4“授权式”来将工作交付给员工,领导者只需做观察和监控的工作。

  只有管理风格与员工的成熟度相匹配,才能发挥员工的最大能量,实现管理的最大效率。如图所示。

  上面案例中的问题出在哪里呢?

  开始时,全同对“D2:没意愿,没能力”的吴力采用了S1“告知式”的领导风格,“明确的告诉他应该达到的目标和标准”,“并建立有纪律的工作习惯给他们带来了许多的压力”。问题是吴力并没有意愿去认真执行,也没有实际执行做好工作的能力。仅仅要求工作结果,而不去手把手地指导和鼓励,吴力是不可能做好的。

  “在一次沟通培训课后,全同决定对每个人要更加友善和坦诚,尤其是对吴力和其它表现较差的人,他要更关心他们的生活,而且他要开始理解他们的感受”。全同放弃了S1,而改用S3“参与式”来激励员工解决问题。虽然对吴力提高工作意愿有所帮助,但是由于缺乏实际能力,“吴力的绩效没有得到提高”。

  对于D4的王强,全同在开始时采用了正确的S4“授权式”的领导风格,但是接受培训后,也同样改成了S3“参与式”风格。“参与式”的“友善、坦诚、关心”在王强看来,很可能被理解成“干预、插手、不放心”,所以“包括王强在内的其他员工的业绩与以前相比,也都出现了下滑”,就不难理解了。另外值得注意的一点是:S3“参与式”、S4“授权式”领导风格在处理时间紧急的情况,例如案例中的“假日购物黄金季节正处与关键时刻”,效果会较差。

  领导风格评测

  现在我们知道了对于D1-D4的成熟度员工,要分别用S1-S4的领导风格去管理。但在现实生活中,却不容易做到,原因是每个领导者都有自己习惯使用的风格范围。我们会在无意识中用一种习惯的风格去管理所有的下属员工。案例中的全同是一个“富有人情味的人”,他习惯的领导风格一般来说是S3“参与式”或S4“授权式”。但这种风格对于低成熟度D1、D2的员工,效果却很差。如果遇到紧急情况“假日购物黄金季节的关键时刻”,就更要命了。

  所以,作为领导者,了解自己的风格范围,时刻注意在必要时克服惰性和缺点、调整风格,就至关重要了。这一点,国外有成熟的评测工具帮你做到。

  领导风格自评表由十二个情境组成,代表各种不同的环境、团队准备度的状态与可选择的领导风格。当你完成“自评表”时,你就选择了在那种特定情境中你的领导风格。同样,当他人为你完成“他评表”时,他就选择了他认为在那种特定情境中你的领导风格。通过360度评估分析,你就能了解你的主要风格、次要风格、风格范围以及风格适应力。风格范围是指所有你重复使用过的风格;风格适应力则是反映你灵活运用正确的领导风格的程度。

  “中国式管理”还是“外体中用式管理”

  这几年“中国式”成了频率非常高的一个词。“中国式管理”、“中国式营销”,还有“中国式结婚”,连离婚都是“中国式离婚”。让人感觉不是滋味。

  “中国式管理”、“中国式营销”讲得多了,就变了味。

  例如编造市场占有率数据,“全面超越外企”、“外企在中国成功的不到3%”时有耳闻。但是,放眼一看,我们用的手机、看的电视、坐的汽车哪一样不是外资独占鳌头,就连我们吃的快餐、喝的汽水也都是洋品牌。如果要看利润榜,结果更是可想而知。

  还有就是,表面文章、以次充好、夸大其词、虚假宣传、投机取巧、故弄玄虚,也都成了“中国式”的了。这样做实际上是在透支中国产品在国人心目中的“信用”,也毒化了管理与营销理论界在国人心目中的“形象”。很难想象:一个只知道走穴秀场的人能成为长跑冠军;一个只知道花拳绣腿的人能成为世界拳王;一个只知道夸大宣传的企业能长盛不衰。

  国人的自信心、自豪感暴棚虽然好,但是自信过度,就成了自负。“外体中用式管理”才是目前我们应该大力倡导的正确观念。

  所谓“外体”,就是外企的理念体系。所谓“中用”就是中国的实际应用。

  中国的企业在市场经济中最多就闯荡了短短的十几年,与那些跨国企业、百年老店相比,只能算是刚出生的婴儿。中国企业需要更多地向这些“大人”学习。

  大的跨国企业的营销管理理念,经过数十年的不断发展,吸收了企业从小到大不同发展阶段的精华,补充了在全球近百个国家(包括落后国家)跨文化营销的实践经验,已经相当完善,相当科学,有很好的普遍性和适应性。说它科学,是因为它是可以测试的、可以度量的、可以重复的,就像上面我们提到的360度领导风格评测一样。如果不能度量、不能重复,只是“只可意会”的概念,就不是“科学”而是“玄学”。“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就像全世界的将军都学习《孙子兵法》一样,中国企业要迎接WTO的挑战,也应该学习外企系统的管理理念,站到巨人的肩膀上。开拓视野,提升层次。

  中国企业的老总们在实践中摸爬滚打了很多年,积累了很多切实有效的“招数”。但这些“招数”很零散,没有形成体系,没有成为普遍指导意义上的理论方法。将来遇到新的实践,还要继续摸索。如果中国的企业能够虚心学习“外体”,并与“中用”很好的结合,中国的企业一定能够少走弯路,长盛不衰。从这个意义上说,过分吹捧“中国式管理”,妄自尊大,并不是国人之福,而是国人之祸了。

  余大洪先生曾任北大方正公司彩印公司副总经理,苹果电脑中国市场开发经理,惠普中国市场开发经理,康柏公司中国产品销售总监,Welink医疗集团董事长助理,纳通数码公司总经理。“外体中用”教练式营销培训创始人,教“外”企理念“体”系,练“中”国实践应“用”。为方正集团、清华大学、中化集团、中国联通等数十家企事业单位提供过专业的营销培训、专题讲座、顾问辅导,受到企业的广泛推崇与好评。联系作者: [email protected],13910803162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9101032201/464803.html

更多阅读

小儿支原体感染的症状 儿童支原体能自愈吗

小儿支原体感染的症状——简介小儿支原体感染,主要累及小儿的呼吸系统。症状:高热、食欲不振、精神疲乏、嗜睡或烦燥不安。起病即有咳嗽。早期多干咳,以后转为湿性有痰的咳嗽,肺部可闻及中、细湿罗音,以背部两肺下方及脊柱旁较多,当病灶互

购物中心物业管理方案 购物中心的维护管理

   维护保养工作(Maintenance Work) 维护保养工作可以由内部员工执行也可以以契约形式外聘专业小包来处理,前述两种方式只要有适当的监督管理,皆可以充分满足购物中心所需,哪一种形式较妥善,可就下列因素考虑:购物中心大小:例如超大

声明:《情境体验 外体中用的情境管理》为网友清风未醉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