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浙江各地农民工工资究竟涨了多少?合理不合理?《浙商》采访了温岭、温州、平湖、海盐、永康等劳动密集型产业集聚地。
职工工资普涨的是是非非
员工工资普涨10%-15%
在位于浙江温岭经济技术开发区的爱仕达公司的一个车间里,黄亚琴的手指在飞快而机械地转动着——她的工作是把一个个螺丝安装到灶具手柄上,然后将手柄与灶具连接起来。
这样的工作很枯燥,然而每周需要工作45个小时,按每周5个工作日计算,她每天需要工作9个小时。这样忙下来,她一个月能够领到大约相当于2100元的薪水。
这是她最近一个发薪时的数目。与刚入厂时的1600元月薪相比增长了不少。她说:“刚开始时,我的动作没有现在这么熟练,安装速度也没现在这样快。”
尽管黄亚琴的薪水仍然是按件支付的,但与一年前相比仍然上涨了不少:当时她安装一个车座只能拿到1毛钱,现在则涨到了1毛5。 “与去年相比,车间普通工人的工资涨了10%—15%左右,”爱仕达公司工会主席胡福云告诉《浙商》,即将于4月份的工资调整方案中,这一数字还将略微上升。
工资上涨的确已经成为劳动密集型企业的普遍现象。在杭州萧山区,企业今年招工的待遇普遍提高。“一般来说,缝纫工2007年上半年每月的底薪在1200元左右,我们今年提高到了1500元左右,还是招不满人。”萧山区一纺织企业负责人刘建民透露,目前,在该地区,缝纫工、印染工、焊工等是紧缺工种,尤其是缝纫工,缺口非常大。他说,为了招聘到足够的人手,很多纺织企业都降低了招聘门槛,“只要农民工愿意,哪怕没有任何经验,我们也愿意培训。”
“工人一般关注两点,一是工资高不高,二是工作环境好不好。”平湖市新成达集团行政副总经理周永强向《浙商》表示,为了吸引到足够的工人,新成达集团每年都要对工资进行10%的提升。“我们年年维持着地区行业的最高工价。”
虽然许多企业已经认识到,要招到合适的工作人员,不开出更加诱人的工资待遇已经办不到了。但矛盾却依旧清晰可见:一边是如饥似渴的企业急于招工;另一边是成千上万的外来务工者,在各大劳务市场寻觅更理想的工作。
“没有1600元月薪,我就回老家去,在老家也能挣1400至1500元。”2月底,在温岭市劳动力市场,来自连云港的张春如在四处寻觅着工作,为此,他已经等待了半个月之久。“接触了好多企业,都没有高出1300元的。”
而来自安徽池州的杨新的预期要比张春如高得多。“1800元,是我的底线,”在温岭已经工作了10余年的杨新,对生活成本有着精细的了解。“租房、吃饭、水电费,一个月都要1200元以上了。”
与找工人的“货比三家”不同,招工单位显得急躁的多。
“我都在这里转了三天了,只招到了3个工人。”坐在桑塔纳轿车里的许姓老板,抽烟时不忘记给与他谈待遇的找工者一根,“着急,鞋厂急着开工。”
在温岭劳动力市场门口,不乏和许老板一样的招工者。找工者陆续把他们围在中间询问着相关的情况,几分钟后,大家失望地散开。
与门口的熙熙攘攘相比,温岭劳动力市场的大厅里显得冷清的多。在一字排开的招工信息前面,为数不多的找工者挑选着招工信息。大部分企业都在显著位置表明了工资待遇,且注明了“月结算”。
然而,“招工难”与“找工难”依然突出。
面对招工难,面对劳动力成本上涨的事实,企业、市场各有说法,有些企业主已经安然接受了这一事实,也有企业主对日益严峻的经营压力感到不安。
正方声音一
只有涨工资,才能留住工人
平湖新成达集团是一家以服装加工为主要产品的劳动密集型企业,2007年,该集团产值突破4500万美元。
“70%的产品出口日本,今年的订单任务很重。”在平湖市黄姑镇的新成达集团总部,该集团行政副总经理周永强向《浙商》介绍着近期的用工情况。
与平湖一些小企业有所不同,新成达集团的两个工厂早在正月初五就已经开始生产。“公司员工有2200多人,92%都按时回到了厂里。”周永强坦言,他透露的这一数据绝对精确。
相比同行业的其他企业,新成达的这一数据让人艳羡。在《浙商》采访的几家企业中,还没有哪一个企业达到这一水平。新成达依靠什么留住了员工的心?
“我想,应该是高工资吧,”在向《浙商》交代了企业的人性化管理制度后,周永强犹犹豫豫地道出了这句话。“我们的工资水平在整个平湖纺织业企业来讲,应该都是最高的。”
据周永强介绍,根据1-2月份的工资统计测算,新成达集团的工人平均月工资将达到2200元。“最高的一年可以拿到30000万,最少的一年也有18000元。”话毕,周永强补充说,这是车间普工的工资,技术工人的工资和行政设计人员的工资不在此统计范围。
当然,开年的招工难问题也曾一度困扰了新成达集团。“由于订单增加,新年我们需要增加500个工人,也花了三天的时间招工。”三天的时间能招500个工人,周永强认为还是因为新成达的高工资。
“外来务工人员跟本地工人在选择企业时,标准有所不同,他们首要考虑的是工资高低,然后才考虑企业工作环境。”周永强告诉《浙商》,为了吸引工人,他们的薪酬较去年上涨了10%以上。“我们的工资基数比较高,10%的幅度抵上其他企业15%了。”
而对目前日渐明显的劳动力成本上涨问题,周永强认为,这是产业发展的需要。“你想,去年的物价上涨那么快,如果工人们的工资还停留在原地,他们怎么生活?如果没有办法解决生计,工人们是否还愿意留在外地打工?”
继而,周永强表示,当一部分外来务工人员越来越多地选择留在家乡,劳动密集型企业越来越难以招到工人,招工市场上出现日益严重的“僧少粥多”的局面时,企业就应该顺应工资上涨的潮流,从而留住员工。“企业要想多赚钱,必须从产品附加值上想办法。”
周永强承认,逐渐上涨的工资水平也让新成达集团稍有压力。“前年我们集团的利润有2700多万元,去年下降到了1800多万元。”
“那又怎样?工资水平不上去,谁来给你做生产!”在周永强看来,时下的工资上涨,是应该的。“企业要考虑的是通过其他方式来弥补劳动力成本的上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