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自行车市场十年巨变
十年沧海,从2000年到2011年这十多年间,中国电动自行车行业的发展一共经历了三个阶段:起步、发展、和成熟洗牌。
在电动自行车市场的起步阶段,从2000年——2004年,国内电动自行车市场发展缓慢,直到2005年,全国电动自行车的总销量才突破1000万辆,达到12689655辆。此时的电动自行车市场还未成熟,技术还处在初级阶段,电池还需要刷电极,市场在培育阶段,介入的厂家和商家也还不多。但总的来说,电动自行车在全国已经形成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之势。
此后,国内电动自行车市场走过了05年——07年的快速发展阶段,又经历了08年——2010年的成熟洗牌阶段,最终形成了今天的局面。
那么,在接下来的几年中,国内电动车市场经历了哪些变故,又收获了哪些经验呢?让我们回顾一下这段发展历程,从中探索电动自行车市场的“前世今生”。
一、最初的爆发
从电动自行车最初出现,到2005年整个市场的点燃,这是一个由平静到爆发的过程。在整个05年度,国内电动自行车行业开始出现十分鲜明的个性和特性,整体上整个行业处于继续上升通道,特点也相对比较清晰。其具体表现在:
1.总体增长,部分缩水
2005年整个行业的销售量都在增加,甚至几乎所有的区域销售量也都在增加,不过对于工厂来说,不同品牌的销量有升有降,但绝大部分的品牌都是在增长。从利润上来看,大部分品牌的销量和利润同步增长,一些品牌由于无法应付市场的竞争开始退出行业。一些销售商和代理商的销量也在增加,在市场成熟度相对较高的地方,已经越来越多的经销商退出了这个行业,渠道洗牌的进度要快于制造领域的洗牌,所以一些经销商尽管销量对比去年有所增加,但是利润却没有同比增长。
2.淡、旺季均来迟
按照往年的市场运行节奏,每年行业的旺季启动时间应该在5月份,但是05年的市场直到6月份都没有完全进入旺季,
但是到了六月下旬和七月上旬之后,全国大部分区域市场开始迅速走旺,这点让很多生产厂家有点措手不及,不少整车厂和配件厂均反映供不应求。行业的旺季一直延续到十月份,“黄金周”期间也出现了行业的小高潮,到了11月后,市场迅速下滑,行业进入淡季,电动自行车一个年度结束。
3.行业竞争激烈,集中度增强
电动自行车行业尽管发展空间越来越大,但行业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在市场发育比较成熟的地区比如浙江、江苏和上海等地,品牌已经开始洗牌,很多小规模的品牌已经退出这个行业。
由于行业的集中度在增加,大区域的品牌优势已经越来越突出,相关省域市场中的强势品牌也占取了相对稳定的市场份额并在寻求快速上升的通道,而大量的小品牌则继续沿用低价优势获取小区域内的市场,最终的品牌数量和相对应的品牌销量呈现出倒金字塔形状,即少数的品牌占取行业销量的大部分比例。
4.产品技术不断进步,概念竞争初现苗头
2005年行业关于概念的炒作引起了共鸣,从年初北京新日推出配置“双动力”电机的整车后,整个行业迅速接受这个概念,并在短时间内出现各种类似的概念,比如“双速”、“变速”等等,整个行业的共同推动也使得这种概念迅速普及,很多企业也开始真正意识到一个独有的概念对于销售所产生的强大支持。
于是,关于控制器、电机和蓄电池等方面的概念纷纷浮出水面。另一个可以看作企业形象和概念灌输的现象就是聘请形象代言人,这种现象在05年越演越烈并且在06年将成为整个行业的热点之一。这种现象一方面促使相关厂家加大对于产品、技术和研发的投入,另一方面也提升了整个行业的竞争层次,凸现了相关品牌的实力。
二、激情燃烧的岁月
整个电动自行车行业在经过2005年的快速发展之后,在2006年更是取得了飞跃,整个行业总规模超过了2000万辆,企业和品牌数以千计;但是行业的发展也充满了羁绊,一方面内部争论本身就暴露了不和谐,另一方面外部的产业环境也不是一帆风顺。
但总体来说2006年应该还是一片繁荣,一方面行业的规模仍然在快速膨胀,另一方面这个年度内无论大小品牌都有了很好的收获。
2005年开始出现不少品牌退出行业的现象,但是到了2006年,则出现了几乎只进不出的现象,而且在大量的小品牌、套品牌现象出现的同时,也有更多的“大鳄”级品牌出现,最明显的就是相当多的摩托车品牌开始转行生产电动车,而且相当多的品牌已经拥有了自己的生产基地,并且规模都不小。
总的来说,2006年的行业分化演进表现在几个方面:
1.区域性的强势品牌基本形成
一些大区域性的强势品牌基本形成,而这些品牌目前基本上跨过了年销售30万辆的规模,在较多的地方已经具有比较忠诚的代理商,具有较多的渠道推力和市场拉力,并在南北区域市场和大部分的东部省域内有了良好的品牌知名度,但是目前这些品牌的渠道知名度还是大于终端知名度,对于他们来说,消灭空白区域市场、获得稳定的渠道从而取得市场的平衡还是下一步品牌发展的主要工作。
2.大品牌正处于快速上升阶段
一些以省域市场为销售重点区域的品牌正处于快速上升阶段,这些品牌在一个或者几个省域渠道内具有较高的知名度并保有较高的渠道占有率,在个别地方存在着相对忠诚的代理商,在一些地级区域的终端市场有着一定的认知度,这部分的品牌年规模一般在10-20万之间。然后是一些区域市场品牌,这些品牌年销售规模小的只有几万辆,多的也有接近十万辆,他们一般以少数个别省域市场或者地级城市市场为主,在小范围市场空间内占有相对较多的市场份额,在销售渠道上一般以直营代理为主,其网点也能够深入到县市或者乡镇。
3.大品牌与“小分散”共存
还有一种小分散的现象存在,那就是一方面行业逐渐出现品牌化的趋势,另一方面又出现“小分散”的状态,大量分散的、前店后厂的集制造与销售于一体的“三-九”类店面存在,并集中入侵了县乡市场。这些店面日常以电动车销售为主,到了三月旺季开始他们从电动车零配件集散地购进散件自己组装,形成“前店后厂”的形式,然后以极低的价格卖出,等到了十月旺季高峰过了以后,他们又恢复成单纯的销售店面形式。这些品牌一般是“三无”(无资金、无网络、无工厂)类型的企业,他们以游击战术出击市场,以灵活的价格策略采取“一票到底”的方式操作,直接抢占低端市场。这种游击战术在相当程度上对大集中产生冲击,使大品牌必须付出更大的资源代价才能进入当地网络和市场。
2006年表现出来的行业演进趋势可以概括为全国性品牌正在形成过程中,区域大品牌正在寻求强势上升通道,大量的区域性品牌各自为阵。不过,随着大规模的品牌逐渐诞生,行业格局演进的趋势会更加明显,最终也会诞生大配套、大品牌、大流通的格局。
三、暴风雨的前夕
07年到08年这两年间,对于中国电动自行车行业来说无论如何都应该是一个不平凡的年度,整个行业的运行走势不同于任何一年,行业仍然有大量的品牌新诞生,但是也有更多的品牌开始退出,整个行业进入一个低速增长的盘整期。
2007年电动自行车行业的走势可以用“高开低走下行”这样六个字来形容,并且呈现出“旺季不旺、淡季不淡”的市场特点,即行业两节(元旦、春节)启动时间与往年相比显得比较晚,但是启动速度快、爆发力强、市场消化迅速,到三月已经形成了市场的高峰,就在人们预料市场更好的时候,实际销售开始走低,并且4、5、6每月下行递减,到6月底形成了整个行业最低潮,7月中旬前后,市场开始出现回暖迹象,但上行趋势并不明显,行业消费拉力明显不足,直到年度结束市场仍然延续疲态。
而到了2008年,整个行业的运行走势延续2007年的势头,在少了浮躁的同时也缺乏生机,行业很少有新品牌诞生,并有更多的品牌开始退出,整个行业进入到一个滞胀期——规模增长停止、同时供仍然远大于求。
在这两年间,电动自行车行业的个性和特性并不是很明显,整体上整个行业处于调整的阶段,整年度行业信心均明显不足,但是特点仍然相对表现出来。
1.销售增长有限
在07到08两年中,行业盘整明显,整体销量对比2006年同期几乎没有明显增加,但区域内大品牌销量增加相对明显,新增品牌压力更大,部分区域销量甚至出现下降现象,新进入行业的销售商和代理商的数量明显减少,在市场成熟度相对较高的地方,已经有一部分经销商退出了这个行业。
同时,渠道和制造领域进入洗牌期,一些工厂和经销商尽管销量对比去年有所增加,但是利润却没有同比增长,品牌与区域的销量大大低于年初的预期目标;从品牌来看,大品牌增长幅度超过整个行业的平均水平,一部分依托于区域市场的品牌销量增长也非常迅速,行业以及区域领先品牌开始初现。
2.旺季不旺、淡季不淡
在以前几年的行业发展中,基本一个年度才形成两个完整的“驼峰市场”,而且第二个驼峰出现的高度要远远高于第一个驼峰,显示出淡旺季分明的市场特点。在2007年上半年行业运行中,已经形成了一个完整的“驼峰市场”,而且“驼峰”的下端明显出现下压的迹象,显示消费拉力的极度疲软。到了2007年度的8月份,行业的第二个“驼峰”形成,不过,由于与第一个“驼峰”之间高度差没有以前几年那么大,所以整个行业对旺季的感觉并不是很明显,这也是市场“旺季不旺、淡季不淡” 的原因之一。而到了08年,也基本保持这一态势,没有变化。
3.行业竞争压力更大,品牌格局变化
电动自行车行业尽管发展空间越来越大,但行业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在市场发育比较成熟的地区比如浙江、江苏和上海等地,品牌已经开始洗牌,很多不具有竞争力的品牌已经退出这个行业。
在这两年的行业市场中,区域大品牌销量继续增加,省市内的强势品牌优势继续得到保持,而小品牌的差异化优势进一步被缩小,发展空间受限,整个行业品牌格局从2006年的金字塔型向纺锤型过渡。也就是说,一部分行业知名品牌销量继续稳步上升,一些地方品牌一定程度上开始主导区域内的市场,而一些小品牌继续借价格优势冲击市场,这是行业竞争规律以及行业洗牌作用的体现。
4.产品技术推广无悬念,行业缺乏新概念
2006年行业不乏概念的炒作,热闹的表象之下显示了行业的火热,也是品牌竞争的一个体现。但是在2007年后,行业相对寂寞了很多,一方面事件炒作并没有像去年那样火热,人们对于电动自行车的展会也不再感兴趣;另一方面,由于受到各种材料价格因素的影响,部品现有的新产品和新技术推广也受到的制约。
而在车型方面,大而豪华仍然是一个农村以及县乡市场重要的方向,而中间车型(包括从豪华款而来的“小包车”)和相对丰富外观的简易款车继续是市场的主流。
四、震荡和洗牌
2009年上半年,国内电动车产业发展步入拐点,一方面外部经济环境持续不明朗,国内经济低位运行;另一方面,产业自身经过07、08年连续两年的震荡,已经从巅峰期平稳过渡到稳定发展期,总产销出现滞胀。从年初的终端变革开始便一发不可收,全国各地掀起了一番大店建设之风,紧随其后,“价格战”风起云涌,战火一度延续至整个产业链。
总的来说,09年是国内电动车市场震荡和洗牌的一年,其表现出以下几个特点:
1.总体销量小幅下滑
据不完全统计,2009年全年电动自行车总体销量相对2008年的1900万辆有小幅下挫,下滑幅度5-8%。回顾2009年电动车产业发展历程我们发现,整年度形势显现出回落中有调整、调整中有变革、变革中有提升的高位震荡发展格局。
具体来说,产销小幅下滑,但产业减量增效明显;产业总量滞胀,但结构调整优化升级势头显著;产业内外环境窘迫,但产业发展模式良性变革;产业技术产品遭遇瓶颈,但创新研发投入不断增大;产业利润总体受损,但产品品质及竞争力不断提升。2009年产业内外受困的艰难环境中,通过一系列产业转型升级保障措施,整体遏制了大幅下挫势头,为提振产业信心及行业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坚强保障。
2.品牌格局渐趋清晰,主力品牌开始凸显
电动车品牌的区域性格局是产业发展的基本特征之一,随着区域品牌演进力度的进一步加大,2009年电动车品牌发展格局渐趋清晰,基本形成了以大区域品牌、区域性强势品牌和小品牌为主的三线品牌格局。
以新日、雅迪、爱玛、绿源、速派奇、小鸟、比德文等企业为主的大区域性品牌阵营在各自区域品牌影响力持续扩大,并逐步形成相对覆盖全国、重点区域强化、部分区域领先的品牌演进格局。
而随着这种品牌格局阵营的持续演进,行业集中度也在进一步上升,形成行业优势资源逐渐向优势品牌靠拢的发展趋势,如终端优势经销商、上游优质供应商以及产业内先进的技术和产品资源也出现不同程度的集中。
由此,行业内一线、二线品牌开始分化形成,各个阵营的主力品牌也开始基本凸显出来。形成了阵营清晰、分化演进、主力凸显的品牌发展格局。
3.品牌格局尚未最终确定
2009年行业品牌格局集中化趋势明显,但是仍然没有形成最终的品牌格局,行业前三位品牌销量总和占整个行业总销量的18%,保持继续上涨的趋势性,但并未形成一家独大或行业垄断的品牌格局。
此外,行业前三位品牌销量间的差距在进一步缩小,仍然处在不断分化组合的进程之中,尚未最终确定,未来两年其他品牌的机会仍然存在。二线品牌并没有完全稳定,一些成长性和潜力品牌未来上升空间依然存在,特别是一些非自身发展因素制约着品牌发展进程,未来不确定因素将继续增多,二线阵营将呈现出怎样的品牌格局目前仍很难确定。
可以肯定的是,小品牌的生存压力将越来越大,品牌成长空间将被一二线品牌阵营持续压缩,除部分短期内仍有一定生存空间外,大部分将随着行业品牌集中度的进一步提高而逐渐退出品牌
4.核心竞争力将成为品牌生存的关键
未来电动车行业的竞争将是以品牌竞争为主导的综合实力的较量,打造品牌核心竞争力成为品牌生存及发展的关键,因此不具备核心竞争力的品牌生存压力将进一步加大。
据初步统计,2009年全国电动车整车品牌有1200余家,而五万辆以上规模的品牌不足100家,全国1100余家电动车品牌将面临洗牌的危机。短期内,产业将处在高位震荡期,总体规模难以实现大范围突破,品牌之间的竞争将进一步升级,大鱼吃小鱼、快鱼吃慢鱼的洗牌进程将加快步伐。
5.价格竞争更加激烈
价格是品牌竞争最具杀伤力的武器之一,在品牌竞争中,价格经常被很多品牌运用于实战,因其见效快、杀伤力强等特点成为厂商屡试不爽的制胜法门。
2009年品牌之间的进行的“促销战、特价战”就是品牌之间争夺市场最直接的体现,几乎所有的品牌均参与到价格竞争、以价格为杠杆的多种方式组合出击的竞争策略、从局部区域参与将迅速蔓延至全国市场。而这样的竞争方式将为众多品牌带去致命的打击,相对于实力较强的大区域品牌来说,一些不具备竞争实力与价格优势的品牌将不堪重负,最终被洗出局。
五、转型中寻找出路
2009年岁末新国标的暂缓为电动车在2010年一季度的发展争取到了难得的发展机遇,政策性风险的降低一方面为企业调整发展思路和经营方向争取到了时间,也促使更多二线品牌加快了企业发展的步伐,促进了更多品牌重新思考如何抵御行业政策性风险的课题,有些品牌甚至做出了一些可行性的探索和尝试。
从行业发展的大环境上来看,当前最突出的矛盾依然是过快增长的产能与市场空间滞涨之间的供需不平衡,而这种供大于求的行业格局也为产业的发展带来一系列的连锁效应,如市场竞争进入白热化的肉搏阶段而引发的终端价格战仍在持续,甚至有愈演愈烈之势,另外也引发了行业另外一个更加突出的矛盾,一方面是原材料价格的大幅上涨,另一方面是企业不得不卷入价格战的大潮,为求销量和市场份额的增长,不惜牺牲企业的利润,导致行业整体利润继续下降,甚至有些企业步入亏本经营的窘态。
整体来说,2010年一季度厂商运营成本大幅攀升,经营压力陡增,利润持续被压缩,产业二轮洗牌一触即发。
1.市场发展较为平稳
2010年上半年电动车销售受各种市场因素的影响,整体实现稳步上行,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幅度超过10%,销量从去年的720万达到800万辆。
上半年行业能够平稳回升,一方面与国家经济形势好转戚戚相关,另一方面国标暂缓等宽松的产业政策,以及电动车纳入下乡产品范畴的利好政策为行业发展带来重大契机。
此外,上半年电动车行业渠道下沉速度继续加快,伴随着各地乡镇市场的大力开拓,为电动车市场销售打开了巨大的市场空间,也为销量的分解提供了有效渠道;三月份的旺季小高峰,消化了由于去年年底政策等原因造成的库存滞销产品,这也一定程度上拉升了上半年的终端销售。
当然,本年销量上涨的原因还有很多,相比去年同期来说有所上涨,但是总体来看,上涨幅度仍然不是十分明显,依赖市场自然增长的比例仍然不是很大,大部分的上涨均来自于外力刺激上涨。从长远发展来看,行业仍然需要大力拓展市场空间,摆脱滞胀困境,而从实际情形来分析,电动车市场空间并未饱和,仍然有很大空间等待开发,这也从另一个层面说明电动车未来前景十分可观。
2.企业加大升级转型
2010年对于整个产业和广大厂商来说,是生死攸关的重要一年。这一年所表现出来的依然是以低价竞争为主的市场竞争手段,而这种杀鸡取卵的自残行为给整个行业带来了巨大的经营风险和压力,利润的难以保证带来了品质的巨大隐患,产品的以次充好必将带来企业诚信的缺失,最终受损的将是整个电动车产业的整体利害。
而从产品类型来看,简易款的销量继续大幅上升,上升幅度超过了豪华款销量上升幅度,使得天津地区电动车的产量继续遥遥领先于其他区域,天津电动车产业的整体形势也要好于全国其他区域,成为相当多电动车企业的运营重心,这一现象显示政策的因素继续影响着行业,全国的重点销售市场仍然集中在传统的销售大省。
对于整个产业来说,更应该将发展的主题重新转移到以产品、品牌、服务、创新等为突破点上的核心竞争力的轨道上来,改变经营思路,调整产业结构,实现可持续性发展。短期来看,厂商面临如何生存的难题,而对于产业来说,将面临着如何实现产业升级转型的重大命题。
3.品牌集中化趋势继续增强
从2010年电动车品牌结构上来分析,品牌集中化的趋势持续增强,一线阵营的品牌所占市场份额继续增大,品牌的两级分化趋势明显。电动车行业的进入门槛也在不断提高,一线品牌通过规模效益所带来产品成本上的优势开始显现,优势资源将会不断向优势品牌靠拢,小品牌的竞争压力将会继续增大。
另外通过我们的调研得知,终端消费者对品牌的认知度在进一步提高,无品牌化的投机行为将会越来越没有市场。另外一方面一线品牌仍然没有最终形成,二线品牌仍然存在上升的空间。而在渠道方面,从第一季度的情况来看,不少大品牌的大经销商开始突围,寻求二线品牌中比较有冲击力的品牌合作,显示大品牌的渠道信心危机仍然存在。
4.一线品牌强化稳固,二线阵营强势出击
在2010年电动自行车市场,一线品牌通过近几年的积累,已经取得了一定的优势地位,纷纷采取了以守为攻的竞争策略,一方面采取比较稳定的市场战略,保证现有的品牌地位,另一方面强化由于市场过快增长带来的管理、运营、服务等方面的不足。而作为二线品牌和增长欲望强烈的品牌纷纷采取以攻为守的市场策略,与前几年的一线品牌一样,在终端采取大刀阔斧的市场操作手法,不断提升市场的冲击力;同时采取大力度的招商策略,不断强化渠道网点建设,增加品牌宣传与营销造势方面的投入,以期在短时间内提高品牌的知名度,打开渠道,提高终端市场占有率。
回顾国内电动自行车市场这十多年间的巨变,其发展已经经历了起步期、发展期和洗牌期,由2005年之前的爆发,2007年之后开始步入稳定增长,再到之后的洗牌,完成了一个行业的脱变。
在新的一年,也就是2011年,行业整体市场规模将在2010年上升的基础上仍将继续缓慢增长,但前几年井喷式爆发增长的可能性较小,整体呈现稳步上升的发展态势,但不排除部分企业及局部区域实现跨越式增长。从目前品牌及区域发展的现状来看,这种可能性依然存在,但更偏向于综合实力及品牌的整合营销能力的水平。
此外,从行业发展的未来空间来看,市场仍然有较大上升的潜力,特别是乡镇市场的开发及分销渠道体系的完善,将进一步带动整个产业规模实现再次增长,未来几年甚至有望突破3000万辆大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