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列专题:汶川大地震
出乎许多人惊讶的是,在5.12地震发生后,最先出手捐款捐物的不是那些著名的跨国公司,反而,中国本土企业纷纷抢先出手,甚至不断追加捐款额度,成为中国汽车界一道感人的风景线。
也许,过去中国本土企业给消费者的印象就是产品质量不过关,技术研发没有优势,售后服务不规范,但是,此次的捐款赈灾,不仅仅是一次对中国汽车市场的品牌教育,也是对中国本土汽车企业的一次教育。
血浓于水!当中国百姓面临灾难的时候,谁能够最先想到我们?本土企业也许亮出了很好的答案。
其实,就本身的实力来讲,本土企业往往都处于一种资金紧张的状态,特别是中国宏观融资政策与微观融资环境都不畅通的情况下,贷款几乎是唯一途径。
但是,从紧的货币政策,不仅仅增加了贷款的难度,而且提高了贷款的成本,因此,本土企业对于资金,特别是现金的需求,应该是非常吃紧的。
5.12是一次本土企业的集结号,所有的企业在此时此刻,都站在了抗震救灾的最前沿,都暂时把自己的利益放到了脑后。
本土企业的品牌形象在这次救灾行动中,一下子高大了起来,变得更加成熟、稳健,品牌的内在价值无疑获得了更多消费者的认同。
当你再次购买自主品牌的汽车时,不再是经济节省的考虑,而是一种发自内心的自豪,因为,这些品牌曾经与你同命运、共呼吸。
这次抗震由于涉及范围广、持续时间长,救灾重建活动将延续很长一段时间。同时,在这次事件中成熟起来的中国本土汽车企业,也必须考虑重塑品牌形象。
品牌的价值提升,救灾表现只是表明了一个新的开始,今后仍有更重要的工作去执行。灾难是不幸,同时也是一个开始,石油价格的高企、原材料价格的上涨、宏观经济政策的不利,都预示着世界汽车行业格局会发生一次变轨,这是中国汽车企业的困难,但更是中国本土企业的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