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塑形象 中国企业,在灾难中重塑社会公民形象



系列专题:汶川地震捐款

  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汶川大地震发生的特殊时刻,世人也将铭记着它。当灾难来临时,作为社会公民的企业行动了,纷纷伸出援救之手。在这场与死神的竞赛中,中国企业家精神开始得以彰现和重塑。

  捐款多少之争

  当灾难发生之后,一些企业纷纷采取应急措施,不仅捐款,还向灾区输入大量所需用品,如食品、衣物、棉被等。每天都会有大量或大或小的企业加入到捐赠的行列,或多或少。在各个网络的帖子或论坛当中,很多普通网民加入到有关赈灾捐助的讨论中。比如针对某个明星或企业的捐赠,有的人认为捐少了,甚至对某个企业或明星嗤之以鼻。当然,大部分企业都得到了网民的强烈拥护和赞美。

  在笔者看来,无论捐赠多与少都都是份心意,体现了企业家回报于民的负责任的社会公民形象。在有关此次地震事件的评论中,营销人冷振兴提出了“行动第一,公关第二”的理念,在此深表敬意。比如,在此前的雪灾中,有媒体报道有的企业打着捐赠之名,拼命吆喝,但所捐款项却迟迟不能到账,这给人留下了一种做秀的感觉。因此,针对此次赈灾,各个企业无论捐赠多少,只要兑现承诺,为受害灾民出一分力,帮助他们渡过难关重建家园,都是很好的,没必要去互相攀比。

  重塑企业家精神

  网络传播能力的日渐发达,使这场赈灾过程的很多细节都呈现在公众面前。当然,面对突发性灾难,企业家的行为也被彻底放大。比如,此次震灾发生后,一些网民批评房地产企业未能及时做出反应,针对房地产行业的抱怨与批评之词出现在各大论坛与帖子当中。不知是否是巧合,很快一些房地产企业做出了反应,比如东莞企业家杨惠研设立了汶川地震孤儿救助基金。此外,发表中国地产拐点论的王石领军的万科捐赠了200万元,网民认为这个卷框太少,王石甚至在自己的博客中对此做出了解释。再加上目前房地产行业与普通民众对房价过高所造成的抱怨混淆在一起。因此,网民更是加深了对房地产行业企业的成见。

  可见,企业的社会行为正在受到普通民众的关注,并通过网络等发表自己的观点,这些评论起到了对企业的监督作用。因此,企业的社会责任已经成为中国企业家必须面临的一个课题,任何公益事件也已经成为企业家精神再塑造的一个机会。面对突发性灾难,企业家做得好,就能赢得公民的认同与尊重,品牌形象就会得到有效提升;做得不好,就会遭到民众的口诛笔伐,品牌形象就会受损。正所谓“天地之间有杆秤,那秤砣是老百姓”。

  中国企业,你做好准备了吗?

  欢迎与作者探讨您的观点和看法,电子邮件:[email protected]

 重塑形象 中国企业,在灾难中重塑社会公民形象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9101032201/463376.html

更多阅读

如何提高动手实践能力 在实践中总结,在总结中提高

     管理首先是一门实践科学,在实践的过程中,我们要善于总结,在总结中能力才能得到提高。每个企业与每个企业的情况都不一样,作为咨询师必须在最短的时间内基本了解企业的全部管理状况,随着项目的推进,了解的细节会越来越多,了解越细

声明:《重塑形象 中国企业,在灾难中重塑社会公民形象》为网友半旧情怀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