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朝管理:成败帝王的神秘领御法则》连载3



《王朝管理:成败帝王的神秘领御法则》连载3

 

种瓜得瓜: 明君自有明君的道理

 

刘邦与张良的南宫对话: 如何让天下持续

刘邦刚刚取得天下的时候,册封了20多个大功臣,其余的人日夜争功不息,一时搞得有关部门难以行封!刘邦在张良的陪伴下在雒阳南宫散步,他发现很多将军东一堆、西一堆的坐在地上激烈的议论着什么!刘邦颇感奇怪,心中也犯嘀咕,就问:“他们在议论什么?”张良回答:“陛下难道不知道吗?他们在谋划造反呐!”。刘邦吓了一跳,说:“天下刚刚安定,他们为什么要造反呀?”张良徐徐道来:

“陛下,您以一个普通的出身获得了天下,贵为天子,所封的人都是萧何、曹参等您喜欢的故旧元老,而所杀的人都是您一直比较仇恨的人。现在,这些将军们都有军功在身,可是天下没有那么多地方可以分封,他们最担心自己不能获得封地封侯,同时也担心您计较他们过去的一些过失而诛杀他们,所以聚在一起商量着造反哪!”

刘邦面露忧虑之色,忙问:“那怎么办呀?”

张良说:“大家都知道的陛下平生最憎恨的人是谁?”

刘邦说:“肯定是雍齿了!这家伙很早就跟着我,常常讽刺我。我早就想杀了他,只是这小子功劳很大,我没有什么理由、也不忍心杀他。”

张良眼睛一亮:“您赶紧封雍齿为侯让大家看,他们看到雍齿这样的人都能够获封,肯定心里就踏实了!”

刘邦紧忙安排了一个酒宴,现场封雍齿为什方侯,并要求丞相和御史加快定功行封的步伐。

宴会结束后,不少大臣很高兴:“连雍齿这么皇帝痛恨的人都能封侯,我们就更没有问题了”

张良的这一妙策只是道出了一条简单的原则:要想让天下持续,必须做到利益均衡,而且要人们感受到公平,不能仅仅照顾元老故旧,更不能根据领袖自身的好恶随意奖罚,特别是在人心未定的情势下更是如此!

唐太宗与魏征的思维碰撞:天下安定如水与舟

如果在历史上有一位皇帝历史综合评价最高的话,大概就只有唐太宗李世民了:依靠自己的智慧和强大武功协助父亲建立大唐天下(实际上功劳盖主)!文功让贞观时期成为大治之世!武功不仅统一中原,更征服西域北地、跨地渡海征服高丽!一生无奢侈行为,也无妄杀行为(与李建成、李元吉的斗争谈不上污点,因为那是不是你死就是我活的斗争,他不能彻底清除二人,那二人也会将他置于死地而且有了数次行动),大概靠武功当了皇帝没有诛杀功臣的人只有李世民了,算是保持了比较完美的晚节!是一个综合管理能力极强的人!唯一遗憾的就是子女教育出了问题(也可能与长孙皇后的性格有关,她是一个少有的成功皇后,节俭、仁慈、不干政、很有爱心,也会关心李世民,但是对于子女的教育可能偏软或者忽视):第一个太子承乾不争气,自毁了大好前程;第二个天子尽管继承了皇位,但将大唐江山送给了自己的老婆!差点永久性的葬送在他这个糊涂的败家子手中!

不过,李世民能够将执政之年管理出一个贞观之治,不能不与他与爱臣魏征的持续争论或者深度交流有关!魏征作为一个臣子感谢上苍给了他一个做良臣的机会,李世民也很庆幸自己得到了一个难得的“镜子”!|!---page split---|

魏征做过李世民四大对手的臣子:李密、王世充、窦建德和李建成。他们却未能利用魏征的智慧和能力创造历史奇迹,却阴差阳错的成为李世民的爱臣!

如何成就一个安定持续的王朝?围绕这一主题,李世民与魏征等臣属有着数次精彩的对白:

政权管理者与被管理者的水与舟。

贞观六年,唐太宗召集群臣讨论如何治国的问题,他很有感慨的说:

“眹看古之帝王,有盛有衰,犹朝之有暮。皆为闭其耳目,不知时政得失。忠正者不言,邪臽者日进,既不见其过失,所以至于灭亡。眹既在九重,不能尽见天下事,故布之卿等,以为眹之耳目。莫以天下无事,四海安宁,便不存意。《书》云:‘可爱非君,可畏非民’。天子者,有道则人推而为主,无道则人弃而不用,诚可畏也。”

魏徵回答:

“臣闻古语云:‘君,舟也。人,水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陛下以为可畏,诚如圣旨”。

他很形象地将君主与臣民的关系定义为水与舟的关系,只有安定了天下的百姓,让水面平稳,才能安定天下,才不会掀起滔天巨浪,将帝王之船打翻!隋炀帝将大好江山葬送的教训活生生的不断显现在李世民的梦中!

就在魏徵“水与舟”论提出的基础上,中书省值班大臣张蕴古进行了发挥,提出了“故以一人治天下,不以天下奉一人”的“天下为公”论点,赢得了唐太宗的高度赞赏。

天下利益的公与私。

要想做到“天下为公”,让“水”与“舟”达到和谐程度,首先就要明确利益关系,让百姓看到管理者的利益倾向,如果按照“普天子下,莫非王土”的理论随意挥霍天下财富,如隋炀帝般,老百姓自然就知道你说的“公”是怎么回事!从长期看,愚民政策是行不通的。因此,张蕴古向唐太宗强调“大明无偏照,至公无私亲”,令唐太宗很高兴,即可提拔为需要公正廉洁品格的大理寺卿。因此,当位高权重的房玄龄提出唐太宗很多旧臣对于自己的位置不如很多其他臣属而有怨言的时候,李世民没有回避这个问题,对房玄龄说:

 《王朝管理:成败帝王的神秘领御法则》连载3

“古称至公者,盖谓平恕无私。丹朱、商均,子也,而尧舜废之。管叔、蔡叔,兄弟也,而周公诛之。故知君人者,以天下为公,无私于物。……朕以天下为家,不能私于一物。唯有才行是任,岂以新旧为差!”

这些话让房玄龄很是汗颜!

君主与臣属之间的明与暗。

“公私分明”、“天下为公”说来容易,做起来太难!哪个皇帝也不会直截了当地说天下完全是自己的。关键是如何体现这些原则。唐太宗知道这些事情问房玄龄是没有答案的,只能问计魏征:

“何谓明君暗君?”

魏徵用一句话做答:

“兼听则明,偏听则暗!”

他接着说:

“君之所以明者,兼听也;其所以暗者,偏信也。《诗》云:先民有言,询于刍嶤。昔唐、尧之理,辟四门,明四目,达四聪。是以圣无不照,靖言庸回,不能惑也。秦二世则隐藏其身,捐隔疏贱而偏信赵高,及天下溃叛,不得闻也。梁武帝偏信朱异,而侯景举兵向阙,竟不得知也。隋炀帝偏信虞世基,而诸贼攻城剽邑,亦不得知也。是故人君兼听纳下,则贵臣不得壅蔽,而下情必得上通也。”

关键事务的本与末。

把握关键事务是优秀管理者的一个重要品质能力,而李世民最大的一个性格特征就是善于抓住主要问题,并坚持执行到底。他深知“民为邦本、本固邦宁”的掌权道理。如何让“本”稳定,他自有一套道理:

“凡事皆须务本,国以人为本,人以衣食为本,以不失时为本。夫不失时者,在人君简静乃可致也,若兵戈屡动,土木不息,而欲不夺农时,其可得乎!”|!---page split---|

一次,他与群臣讨论前朝治理的得失,问道:

“你们知道商纣、秦皇为什么失掉天下?”

太子少师箫瑀回答:“纣王为君不仁,招致武王的征讨,因此失去了天下;周天子以及六国没有什么罪过,始皇用武力灭掉了他们,武王和秦皇同样是获得了天下,但是人心向背可是完全不一样的,所以周朝持续下来,而秦国很快灭亡了!”

李世民笑道:“您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周武王得了天下后,大修仁义;秦国获得了天下,更加崇尚谋略武力。这才是两者为什么有不同下场的真正原因!”

魏徵马上答道:“当前,天下太平,臣不认为是欣慰的!唯一另臣下感到高兴的是陛下能够居安思危!”

清康熙的和谐对话:融合天下各种力量

无论是从历史上看还是从演义的历史剧看,康熙都是一个喜欢出游的皇帝。难道他真是为了体察民情才出游的吗?难道他真是想看看中原大地的旖旎风光吗?

从传统的中原文化看,清康熙是个有些特殊的皇帝,其先祖带领满族以武力征服了中原地区,建立了清王朝。清朝入关之初,满汉矛盾比较突出,尤其是清兵在几个大型战役中的屠城做法和建立的民族歧视政策,使得民间潜伏着很多敌视的力量。康熙登基后发现,如果继续采取满汉分离的做法,结果就是统治基础的失去。只有扩大统治基础,王朝才会稳定、才可能会持续,元朝的短命教训时时的浮现在他的脑海中,汉满融合是王朝基业常青的重要途径,于是,他以华夏正统王朝的继承者自居,下达命令:

“治理天下应该以宽厚仁义为本,要尊重人性,不管是满、汉、蒙各方之人,均要尊重其习俗”

康熙一再强调:“满汉皆朕之臣子,职掌相同、品级有不同的,应该实现统一”。

同时,康熙在南巡的时候要亲拜孔庙,因为他深知孔子在中原文化和历代帝王治理国家过程中的位置。这不仅出乎清王朝统治者的意外,也成为非汉族统治者的一个重大例外,当然也出乎汉臣们的意外。

高士奇等重臣提出建议:

“陛下不必如此,只要前往祭拜就可以显示皇威了!”

满族大臣更是对此有异议:

“这不等于我们还要向汉族臣民学习吗?”。

康熙说:

“孔子有素王之称,是百代帝王之师。朕自然执学生之礼,而且要执臣礼,行三跪九叩大礼”,这一招完全超越了以往任何帝王最多二跪六叩的重礼习惯,当下便将中原文人以及大量的汉人从心理上征服了!后来,其孙子乾隆三次赴曲阜拜孔庙更是令汉族皇帝们赶不上了

康熙可不仅仅是拜拜做过秀而已,回到北京后立即要求开“博学鸿儒科”,遍地网络负有盛名的鸿儒文人,提拔了大批儒学之士,满汉之间的文化堡垒逐渐坍塌,和谐共处成为王朝的主流,尽管之后的历代清帝始终贯穿着对于汉人的戒备,但自身已经完全融入汉文化,满汉官民之间也没有多少界限,清王朝的根基逐渐扎牢。这可能就是为什么很多反清人士打着“反清复明”口号很难赢得人心的重要心理原因!

为了消除“扬州十日”“嘉定三日”对于江南人民留下的恶劣印象,收服富庶的江浙地区,康熙六次下江南,与当地的汉族官员一起了解民风,敦促当地官员廉洁奉公以赢得人心,也发掘大批江南才子供朝廷使用,从而使江南逐渐消除了对于清王朝的戒备之心!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9101032201/462936.html

更多阅读

浅评《同治中兴:中国保守主义的最后抵抗1862-1874

浅评《同治中兴:中国保守主义的最后抵抗(1862-1874)》《同治中兴:中国保守主义的最后抵抗(1862-1874)》[1](TheLast Stand of Chinese Conservatism:The T’ung-ChihRestoration,1862-1874)是已故耶鲁大学教授芮玛丽(MaryClalaugh Wright 191

《电影精神病:电影中的那些精神病患者》

《电影精神病:电影中的那些精神病患者》多重人格:多重人格顾名思义,是指一个人除了自我的本体外,拥有了多重其它人格。这些多出来的人格,均是从本我之中分离出来,以逃避精神创伤(分离出来的人格,往往会极端化某一种性格)。所以多重人格在心

声明:《《王朝管理:成败帝王的神秘领御法则》连载3》为网友衬衣少年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