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身体休养中,研究了新兴电子商务公司与风险投资(VC)的问题,有点心得,想就电子商务公司融资和风险投资合作的问题从起因、问题、解决、持续几个角度进行一些讨论,和读者共同研究分享。
行文前先澄清概念。风险投资(venture capital)简称是VC,在我国是一个约定俗成的具有特定内涵的概念,其实把它翻译成创业投资更为妥当。广义的风险投资泛指一切具有高风险、高潜在收益的投资;狭义的风险投资是指以高新技术为基础,生产与经营技术密集型产品的投资。根据美国全美风险投资协会的定义,风险投资是由职业金融家投入到新兴的、迅速发展的、具有巨大竞争潜力的企业中一种权益资本。从投资行为的角度来讲,风险投资是把资本投向蕴藏着失败风险的高新技术及其产品的研究开发领域,旨在促使高新技术成果尽快商品化、产业化,以取得高资本收益的一种投资过程。从运作方式来看,是指由专业化人才管理下的投资中介向特别具有潜能的高新技术企业投入风险资本的过程,也是协调风险投资家、技术专家、投资者的关系,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一种投资方式。风险投资一般采取风险投资基金的方式运作。风险投资基金在法律结构是采取有限合伙的形式,而风险投资公司则作为普通合伙人管理该基金的投资运作,并获得相应报酬。在美国采取有限合伙制的风险投资基金,可以获得税收上的优惠,政府也通过这种方式鼓励风险投资的发展。风险投资的六要素是:风险资本、风险投资人、投资对象、投资期限、投资目的和投资方式构成了风险投资的六要素。
一、 起因
一般地说,在任何社会里,总有一些个人或组织具有富余的资金,他们的储蓄超过了现阶段乃至最近一个时期的所有消费和支出需求的总和,并在这种情况下,他们主观上希望拿出一部分富余资金进行投资,以求获得回报,这样可以在将来更加地增强他们的财富力。在同时,也有一些具有创新意识、创业想法、项目的人员,这些人除了缺乏启动资金外,其余方面都万事具备,他们需要找一些投资者进行融资,以获得发展。
这两方面的需求和想法是有很强的结合点的。如果所有信息都是透明而真实的,双方都可以在事先进行合理的判断,事中和事后进行良好的监督,融资活动完成是没有问题的。然而这只是一个理想,实际中很难达到这样的效果。现实中存在的情况是:双方常常都存在着隐蔽的信息,特别是需要对方拿处钱来投资的一方,往往在信息表达中有倾向于画饼的意思。这五六年以来笔者也接触了一些风险投资,北京来的居多,笔者也进行了多次接待和洽谈工作,有一定的感受。
二、 问题
最大的问题是信息不对称。信息不对称的直接后果之一,就是投资者和创业者之间常常难以合适地配置,闲置资金和投资机会之间出现难以配置的情况,资本市场的配置功能大打折扣(参考:沈宗南、张京宏 《蓝彻斯特战略在中国》,世新大学出版中心出版,第二版)。
即使双方融资第一步成功,创业者从VC手中拿到钱之后,事实上又形成了另一层法律结构上的关系,那就是代理问题。直接地说,创业者的核心意识是追求自己利益最大化而不是风险投资者利益最大化,风险投资的钱给创业者去使用,风投也是不放心的,这也是一个问题。 |!---page split---|
三、 解决
如何解决双方都放心的问题并使VC进行良好的监督,一般是财务报表和信息。一般地说,VC需要了解企业项目的商业前景、市场和行业情况、公司业绩和变化等等,并且这些信息能定期更新,以使VC判断是否随时增加投资或撤出投资。
更重要的是,是财务报表制度。一般情况下,VC需要的财务报表有以下类型:
一是以责权发生制为基础的定期报告;
二是经营者编制的财务报告,由VC负责请第三方审计根据一定的原则对报告的真实性审计,以便掌握;
三是用会计制度来弥补经营者的乐观主义倾向。
现实中的主要问题是财务报表的质量问题。因为是创业者而不是VC在控制和指挥着公司的日常业务活动,他们对公司的财务、资产、负债、业务、员工和客户了如指掌。而这些信息那些可以披露给VC,那些可以不给等等,都有经营者的主观意识在里头,这些都是隐蔽的行为,作为VC,很难实际掌握,进而就形成了此基础上的财务报表的质量问题。比如说报喜也报忧的问题,多少比例,如何描述等,存在许多问题。
四、 持续
西方资本市场发展比较早,比较法律化,有严格的程序。比如在上市公司方面,要有“管理当局讨论分析书”,这些报告文件的内容包括:资本支出和财务来源,收入和费用主要部分的详细描述,主要项目和趋势等等。
不仅如此。合作过程实际上也是一个比较复杂的过程。合作中的沟通等,许多持续性的工作需要持续地维持。
五、结束语
合作是一个比较难的事情。从世界范围看,意大利的家族公司模式,欧洲的财团交叉控股模式,美国的市场模式,日本的关系模式等,都和当地的民族,历史,行为习惯,信用等紧密结合着。中国资本市场当前的主要问题不是资本本身的问题,而是信用问题。这个问题的解决,则是一个比较长期的过程。
上述是笔者的观点。不当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欢迎与作者探讨您的观点和看法,作者为上海威贞实业有限公司首席顾问师,同时兼任上海世新进修学院教学试验研究所首席研究员,主要定位方向是企业管理和企业营销管理。联系电话:021-64557469、13918210296,电子邮件:[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