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列专题:万科地震捐款
地产富豪王石平日在公众场合出镜很多,在人们印象中,他是很有个性的人。5月14日,个性王石在自己的博客中提到“泛慈善化”问题,认为当前不能一切都围绕着地震转。随后,他又放言:万科集团普通员工每次募捐以10元为限。不要让慈善成为负担。
假如万科或我是本人已经为灾区捐出了巨额善款,王石的这种个性言论顶多也就在小范围内引起异议,在富裕的企业和企业家都有财力极限,超出这个极限,慈善势必成为企业的一种负担。可万科当时只捐款200万人民币,相比其他知名企业,不算最少也算下游。于是,网上立刻就有千万张嘴齐声发力,多数声音都是在指责王石,绝少有人站在他的一边,这让王石着实便领略到《武林外传》里郭芙蓉那招“排山倒海”的厉害。于是,任王石平日再有个性,也不得不在“排山倒海”的攻势面前败下阵来。5月20日,万科宣布拨款一亿元参与四川地震灾区的临时安置和重建工作。当然,这也是这位个性富豪在了解了地震实情后思维纠正。
“无奸不商”是中国一句老话,带有一定的片面性,当然含有贬义。不过,假设“奸”是合法追求利润最大化的意思,那么“奸”就是商业技巧,“无奸不商”也无可非议。
美国著名经济家米尔顿·弗里德曼就曾认为,捐钱绝对不是企业的社会责任。企业永恒且唯一的使命就是盈利,企业的社会责任就是扩大企业的盈利。弗里德曼的观点正确否?从经济学理论看,也许能找到合理论据,可是如果用中国人习惯的批语去评论此君,他显然是个“读死书”的典型。事实上,企业及市场运作不仅是一种经济行为,更社会行为,企业的任何活动离不开社会环境,有反作用于社会,所以企业与社会形成的关系和谐与否,也是企业成败的关键。打个不很妥贴的比喻:有人肌肤被硫酸溅到了,怎么去救他?死读书的人会想起酸碱中和的化学理论,再往人的身上泼点碱,结果是(爱华网)因为没有考虑到人的皮肤不是玻璃量杯,反而雪上加霜,致人以更大伤害。显然,弗里德曼的理论是将社会当作与企业经营活动无关的量杯,一心研究他的“酸碱反应”,没有首先考虑到皮肤的反应。好在现代企业家都没有按他的说法去做,一个最有利的事实是,排名世界前列的企业和富豪,几乎都是为商必善的大慈善家
把企业或企业家的慈善捐款公之于众,被现代社会称为“晒”。也许有人觉得,晒捐款难免产生逼捐压力,是逼人行善,同时可能成为作秀舞台。可是,如果有一种压力逼人向善,又没有超出被逼人的承受能力,逼一下是有利于社会健康发展的;而作秀如果能给社会带来积极效应,秀一下又有什么不好呢?
“无善不商”是现代社会进步的必然结果。从“无奸不商”发展到“无善不商”,首先要要商人的觉悟,另外也需要舆论的推动。一场地震,让无数默默无名的小人物为人所知,令人敬仰,同时也把原本就万众瞩目的富豪们推上慈善舞台。他们有的表现得让人击节叫好,有的则显得很狼狈。如果没有舆论的影响,也许王石纠正自己捐献思维的时间会延迟。
王石一直就是对社会负责任的开发商,他知道善是促进和谐的力量,而和谐又是化解矛盾的必备条件。而在他的言行得到市场的回应时,他比任何商人都更清楚:为商或为人都不能不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