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国际化规则与本土化运作模式相结合的做法,将是今后本土PE的发展方向。
服务:本土PE的突围之道
本刊记者 金少策
在通泰投资有限公司总经理叶国英看来,今后的5年内,浙江优势产业中竞争力强的企业,都将是外资和本土PE竞争的战场。
而在项目企业本身看来,在外资和本土PE之间如何抉择,也是一件让人犯难的事情。
2007年,浙江天龙网球有限公司拟订上市规划。消息在私人渠道散布后,吸引了一大批海内外PE。“海外资本、浙江本土PE,还有一些从事直投业务的券商。”诸多的PE机构让天龙公司总经理陈旭眼花缭乱。
如果只是钱的因素,陈旭并不着急。让陈旭比较着急的是,从家族企业发展起来的天龙公司,由于历史遗留原因,产业架构、战略方向都需要重新理顺。也正是因为如此,在与这些PE接触时,他比较倾向于能给天龙带来钱之外的要素。
“海外PE品牌形象好,实力雄厚,有规范成熟的制度保障,但似乎无法完全洞悉或者说没有心思去了解产业发展趋势。”陈旭认为,本土PE基金缺点是,普遍历史不长、经验不足。
“一般的外资创投不会去参与企业的管理,但我们必须时刻为企业服务,我们最有竞争力的因素之一,就是我们的服务非常到位。”华睿投资董事长宗佩民说。在华睿,活跃着一支由30个人左右组成的涵盖法律、经济、财务等专业的团队,基本上每一个项目,团队的成员都会参与进去,为企业提供从融资到上市的全方位免费服务。
较早前创办了东海创投,如今已经是环亚创投负责人的胡旭苍也是本土PE的代表人之一。在成立环亚创投之后,胡旭苍也认识到了服务的重要性。
为此,他专门成立了博智咨询有限公司,聘请了国内外30多个各个领域的专家,以此加强服务。
叶国英也是“服务为先”的推崇者。他说,虽然本土创投行业在资本、人才各方面都有“瓶颈”,但由于本土PE大多根植于实业,了解其发展历程和未来方向,从而能够更贴近项目本身。
宗佩民认为,浙江创投公司已经在学习、创新,知道专业服务是今后创投的方向。“我们是深深扎根在浙江这块土壤上的,而且正在进行国际先进服务模式与本土化管理的有机融合。”
如果一个制造业企业只有实业资本,没有股权投资,结局很可能是“创收不创利”;如果一个制造业企业过分依赖股权投资,没有基本的实业支撑,则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根之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