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列专题:飞跃危机
本刊记者 俞技峰
似乎一直在展翅高飞的飞跃突然“受伤”。
2008年飞跃在经营业绩同比大幅下滑的同时,被曝出资金链出现严重问题。据了解,由于飞跃资产斑驳以及近年来盈利能力的退化,使得该企业处于资金紧张的状态,企业资产负债率居高不下。当地一位金融界人士透露,年初有股份制银行在贷款到期后不再续贷,飞跃当家人邱继宝被迫求助高利贷以充实流动资金,加剧了资金紧张状况。
但是,是什么原因让这个行业标杆企业身陷困境呢?
海外出口受阻
1994年是个很关键的年份。补鞋出身的邱继宝也建立起了他的飞跃缝纫机集团公司。
事实上,邱继宝的经历远比蔡开坚来得艰辛。1982年,邱继宝用尽了自己的积蓄又贷款300元,办起了椒江市水陡电器仪表厂。在此之前,他曾经在东北擦了三年的皮鞋,又在椒江附近的缝纫机零件厂做了一年多的学徒。
为了生产喷雾器零件,邱继宝从上海请来了师傅,并把自己的新房腾出来,自己和新婚妻子打地铺;把井水留给师傅用,自己去河里挑水喝。
4年之后,初具规模的小作坊建立了起来,邱继宝对于自己的未来也有了新的想法。这一年,飞跃的前身——椒江市第二工业缝纫机厂成立。
之所以选择缝纫机行业,是因为当地的缝纫机产业已初具规模。邱继宝正是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开始了他的缝纫机之旅。循着当地第一家缝纫机厂——椒江市第一工业缝纫机厂的途径,他把获取订单的希望放在了广交会上,不过订单却来之不易。
邱继宝曾经不止一次在各种场合讲述过这段历史:带着满腔的热情,他背着自己生产的拷边机,赶到外商云集的广交会上。由于他是个体经营者又来自不知名的小厂,就被毫不客气地拒之门外。焦急之余,邱继宝围着会场转了好几个圈,终于找到了一条通往墙内的下水道,他毫不犹豫地钻了进去,结果被保安人员逮了个正着,不但被罚了50元钱,还被罚站了半个小时。他暗自发誓将来要在广交会上拥有一席之地。随后,他在深圳罗湖口岸找到一位面相忠厚的香港人,托他代买一本香港电话号码簿。靠着这本电话簿,邱继宝找出了全香港所有经营缝纫机的店铺,逐个地寄产品的样本、照片,终于接到了第一笔从香港来的几千美元的订单。
等到飞跃缝纫机集团公司成立的时候,邱继宝甚至已经拥有了一个海外分公司——1992年香港分公司就已经设立起来,这也是后来飞跃建立起分公司制的销售网络的第一颗子。
但是,1994年墨西哥金融风暴爆发,一时间波及南美的巴西,巴西政府紧急调整国内经济政策,包括调整外汇、缩减赤字、增加部分工业品进口税。
而南美则是邱继宝一心要在海外扩张出口的重镇。风暴之后,邱继宝被迫把眼光投到东南亚市场。而同期中捷的蔡开坚则有了不同的反思,除了当时一年6万台出口的计划过于盲目,另外他还发现了两个细节,一是外销的客户回款不够及时,二是国内的缝纫机回报率更高。由此,蔡开坚把目光逐渐转向了国内。
1998年,飞跃还在迈阿密成立了美国分公司。其实,当年的海外经济状况并不乐观,如果不是美联储出手相救,由于俄罗斯拒绝支付债务而引发美国长期资本集团的倒闭,有可能引发一场世界性的经济危机。当年,亚洲金融危机最深重的时候中国宣布人民币不贬值,惟一的好消息是国内缝纫机行业的出口退税率再次恢复到17%。|!---page split---|
“规模万岁”
事实上,虽然在海外市场出现波折,但是邱继宝却并没有放弃扩张。
1997年3月,建筑面积15万平方米的飞跃集团二区全面竣工投产。5月,飞跃兼并同在下陈镇的老厂浙江第一工业缝纫机厂,成立飞跃集团五区。1998年7月,飞跃收购杭州杜邦缝纫机公司,建成当时国内最大的绷缝机生产基地。
同期,邱继宝则由于早年千辛万苦的创业经历以及规模化的海外扩张被广为宣传,收获了各类荣耀。飞跃更是成为国家领导人、外国政要和各地党政代表团参观的对象,成为了台州缝纫机企业的一面旗帜。
2001年,邱继宝获得中国青年五四奖章,2002年他成为“十六大”上首批当选全国党代会代表的民营企业家,一年后再获“浙江省经营管理大师”的称号。
一时间,邱继宝的名声达到巅峰。同时,邱继宝在追求规模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后来的资料显示,2001年,邱继宝决定在下陈街道(前身为下陈镇)机场路和洪三路交叉口,建设占地面积近2公顷(3000亩)的飞跃工业城。
这一计划涉及到5个村2000多村民的拆迁安置。在当时的计划中,一号区块,即飞跃机电一体化工业园(飞跃工业城一期),面积545亩,主要建设飞跃办公大楼、科研园区和标准厂房。二号区块,即飞跃小区,面积300亩,是一(爱华网)个商贸型的居住小区,用于安置涉及拆迁村民。三号区块,即飞跃花园,当时他表示,“在二号区块的东边征用460亩土地,用来房地产开发,以此来弥补征地费用、拆迁补偿、村民安置点建设等资金,实现政府零投入建设飞跃工业城”。
与此同时,邱继宝也试图在技术上有所突破。除了收购了日本的一家小型工厂,聘用德、意、日等国家的缝纫机专家和科研人才进行研发外,飞跃还举债斥巨资搞技改,从美国、韩国和中国的台湾引进百台套世界先进的加工设备。1999年,“飞跃”机电一体化多功能家用缝纫机首次进入日本市场,从此结束了日本缝纫机单向对中国出口的历史。
随后,邱继宝向外宣布了公司的宏图大计:到“十一五”末即2010年,飞跃实现销售产值270亿元、进出口总额15亿美元、利税15亿元。
270亿元是个什么概念?根据行业协会的统计,2010年国内的缝纫机市场的总产值约为500亿,也就是说飞跃届时要占到全行业的半壁江山——而事实上,当时行业公认的龙头、有着多年生产历史的标准股份(600302.SH)的市场份额不过占有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