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正非三次敲响警钟:华为为什么总是在冬天



系列专题:中小企业如何过冬

  孙琎

  编者按:

  任正非总是在喊冬天来了。这一喊,便是八年。在过去的八年里,华为的收入从152亿元人民币到125.6亿美元,增长迅猛;而在国际市场上,从第三世界到发达国家市场,华为与世界上最大的通信设备供应商们同台竞技,华为凶猛。

  怀揣着现金,眼望着可预见的大好形势,华为CEO任正非却又一次警告,冬天要来了。

  “冬天也是可爱的,并不是可恨的。我们如果不经过一个冬天,我们的队伍一直飘飘然是非常危险的,华为千万不能骄傲。所以,冬天并不可怕。我们是能够度得过去的。”任正非曾说。

  居安思危,华为和任正非是中国企业和中国企业家的典范。

  第三次警告冬天

  在危机意识洗礼了华为8年后,华为CEO任正非又一次提及“冬天”。他说,要“对经济全球化以及市场竞争的艰难性、残酷性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并提醒员工,“经济形势可能出现下滑,希望高级干部要有充分心理准备。也许2009年、2010年还会更加困难”。

  第二次警告冬天

  而2004年三季度的内部讲话中,任正非再称,华为要注意冬天。在长达13000字的讲话稿中,任正非检讨、审视了华为目前遇到的严峻困难,称这场生死存亡的斗争本质是质量、服务和成本的竞争。但与上次相比,此次冬天的预告影响力有所减弱,主要是任正非更加细致地探讨华为的内部问题。

 任正非三次敲响警钟:华为为什么总是在冬天

  第一次警告冬天

  华为在2000财年销售额达152亿元,利润以29亿元人民币位居全国电子百强首位的时候,其创始人任正非却大谈危机和失败。“十年来我天天思考的都是失败,对成功视而不见,也没有什么荣誉感、自豪感,而是危机感。”任正非说,也许是这样华为才存活了十年。

  在危机意识洗礼了华为8年后,近期参加公司优秀党员座谈会时,华为CEO任正非又一次提及“冬天”。

  他说,要“对经济全球化以及市场竞争的艰难性、残酷性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并提醒员工,“经济形势可能出现下滑,希望高级干部要有充分心理准备。也许2009年、2010年还会更加困难”。

  任正非的这番言论,正值中国电信市场的形势不错,电信重组正在进行之时,3G牌照很快就要下发,运营商正筹措千亿元规模投资,人们的普遍观点是,通信设备商的春天就要来了。

  但是中国最大的通信设备商华为的CEO任正非却再度提起了“冬天”。

  这已经是任正非第三次有所预警,经过对内外部各种情况和矛盾的衡量,国际市场形势和经济周期面临衰退,让华为再次警醒。

  巧合的是,任正非以四年为周期,不断提醒员工注意华为和经济周期冬天的来临。

  前两次冬天的提出分别在2000年和2004年。|!---page split---|

  第一次完整预报

  事实上,华为第一次冬天的预警,本是任正非针对企业内部作出的,但却让整个中国企业界感到寒意的影响力。

  华为自身极为低调,任正非明确要求要少接触甚至不接触媒体,而在冬天的预报上却声音洪亮。

  作为一家1988年才在深圳开始运营的民营通信企业,华为在2000财年销售额达152亿元,利润以29亿元人民币位居全国电子百强首位的时候,其创始人任正非却大谈危机和失败。

  此时,《华为的冬天》一文出炉,此文让华为在中国的企业界确立了新的地位,其重视危机的企业文化开始拥有了扩张性的影响力。

  大量网站和企业内刊转载了这篇文章,众多的企业家和MBA学员将其作为重要资料进行精读。

  当时,创维集团董事长黄宏生认为这篇文章说出了所有做企业的人的感受。联想集团新帅杨元庆把这篇文章发给所有中层干部,要求(爱华网)认真学习。东软集团董事长刘积仁在公司成立十周年大庆之前,向下属推荐阅读。

  任正非在此文中开头便说:“公司所有员工是否考虑过,如果有一天,公司销售额下滑、利润下滑甚至会破产,我们怎么办?”

  任正非将危机直接抛给员工和管理层,“泰坦尼克号也是在一片欢呼声中出的海。而且我相信,这一天一定会到来。面对这样的未来,我们怎样来处理,我们是不是思考过。我们好多员工盲目自豪,盲目乐观,如果想过的人太少,也许就快来临了。居安思危,不是危言耸听。”

  接着,他又针对工资和裁员发表了看法,他认为如果华为公司真的危机到来了,员工工资减一半,裁掉一半人就能救公司的话,算不了什么危机。如果连裁员和减薪都不能挽救公司的话,这种情况怎么办?

  “十年来我天天思考的都是失败,对成功视而不见,也没有什么荣誉感、自豪感,而是危机感。”任正非说,也许是这样华为才存活了十年。

  任正非提醒祛除麻木思维,因为华为公司老喊狼来了,喊多了,大家有些不信了。

  但狼真的会来了。

  “今年我们要广泛展开对危机的讨论,讨论华为有什么危机,你的部门有什么危机,你的科室有什么危机,你的流程的那一点有什么危机。还能改进吗?还能提高人均效益吗?如果讨论清楚了,那我们可能就不死,就延续了我们的生命。”

  在他看来,现在是春天,但冬天已经不远了,在春天与夏天要念着冬天的问题。IT业的冬天对别的公司来说不一定是冬天,而对华为可能是冬天。华为的冬天可能来得更冷一些。华为还太嫩,经过十年的顺利发展没有经历过挫折,没有经过磨难,这是华为最大的弱点,完全没有适应不发展的心理准备与技能准备。

  事实上,任正非的预测依据并不复杂,却是适时的高声喊出来。2000年正是美国互联网泡沫危机和欧洲3G建设泡沫的一年。他认为,网络股的暴跌,必将对两三年后的建设预期产生影响,那时电信设备制造业就惯性进入了收缩。眼前的繁荣是前几年网络股大涨的惯性结果。

  谈完理念后,任正非指出了十个措施,包括改进管理,要抓薄弱环节,找最短的木板,要坚持均衡发展,不断地强化以流程型和时效型为主导的管理体系的建设,不断优化工作,提高贡献率。

  另外,全公司要建立起统一的考评体系,才能使人员在内部流动和平衡成为可能。推行以自我批判为中心的组织改造和优化aihuau.com活动。干部要有敬业精神、献身精神、责任心和使命感。不要把创新炒得太热。不要随便创新,要保持稳定的流程、规范化管理等等。

  事实上,度过危机的华为在当下也没有全部实现任正非的要求,例如当时任正非就提出,均衡发展,就是抓短的一块木板,不能靠没完没了的加班,一定要改进管理。而这个加班问题仍在华为存在。

  在第一次预警冬天后,任正非还预测了一次春天。2002任正非发觉春天就要到来,作出了《迎接挑战,苦练内功,迎接春天的到来》的讲话。他明确指出:“大家总说华为的冬天是什么?棉袄是什么?就是现金流,我们准备的棉袄就是现金流。”

  任正非当时透露:“好在我们银行里还有几十亿现金流,大家说是不是要多发一点,多分一点,我们说把困难度过去后,再看看。”

  在那次冬天,朗讯裁了将近一半以上的员工,北电裁了三分之二的员工,市场份额大幅下降,当时的世界五百强之一马可尼股票降到了6个先令。

  当时任正非对国际化收购有清醒的认识,他还在准备棉袄而不是抄底收购,他说:“6个先令像垃圾一样很便宜啊,像我们公司如果想买的话,出手就可以把他买过来,不过买过来后还有42亿美元的负债,咱们没有那么大的能量。”

  而朗讯和马可尼在熬过一两个冬天后终于支撑不住,后来分别与阿尔卡特和爱立信进行了并购重组。

  任正非表示,活下来才是真正的出路,普遍客户关系是差异化的竞争优势 要争取更大的市场份额和合同金额,公司规模是未来运营商合作的基础,但公司从上到下杜绝500强这个名词,永远不说进入500强,华为公司垮了再起来,再垮再兴起,才有可能。

  华为当时认识到,公司是一条供应链,将来的竞争是供应链的竞争。华为供应链上要连着数百个厂家,有器件的、标准的、系统的、合同的制造商、分销商、代理商,是非常庞大的体系。这个体系要当成华为的同盟军,一件件的小夹袄送来,冬秋的棉袄就够了。而华为也确实做到了第一次安全过冬。

|!---page split---|

  第二次冬天

  2004年正是我国宏观调控严峻之年,一大批企业落马,但IT业却是一个“暖冬”,缓解了2000年互联网泡沫的影响后,国内互联网企业大批奔向复苏的纳斯达克,整个IT行业也开始乐观起来。2004年有多达9家中国互联网公司在纳斯达克或香港成功上市。联想也在年底出手收购IBM个人电脑部门。

  而2004年三季度的内部讲话中,任正非再称,华为要注意冬天。在长达13000字的讲话稿中,任正非检讨、审视了华为目前遇到的严峻困难,称这场生死存亡的斗争本质是质量、服务和成本的竞争。但与上次相比,此次冬天的预告影响力有所减弱,主要是任正非更加细致地探讨华为的内部问题。

  任正非进一步发展了其冬天预报的理念,他认为:“我们需要把困难真实地告诉大家,如果我们没有预见未来困难的能力,我们陷入的困境就会更加严重。”

  随着企业规模的进一步发展,他对熬过冬天更有信心,他甚至表示:“冬天也是可爱的,并不是可恨的。我们如果不经过一个冬天,我们的队伍一直飘飘然是非常危险的,华为千万不能骄傲。所以,冬天并不可怕。我们是能够度得过去的,今年我们可能利润会下降一点,但不会亏损。与同行业的公司相比,我们的盈利能力是比较强的。我们还要整顿好,迎接未来的发展。”

  事实上,华为2004年的全球实际销售收入达到了38.27亿美元,创造该公司17年历史中最高的销售纪录。国际销售的强劲增长对华为的销售增长作出了主要的贡献。

  任正非这次作出的是一个长期趋势而不是短暂周期上的预测。他认为,造成冬天是因为行业供给过剩,整个信息产业都在遭遇冬天。信息产业由于技术越来越简单,技术领先产生市场优势不再存在,反过来是客户关系和客户需求。

  他的根据是,传统经济的调节是通过调节资源来完成的,而信息产业中谁也控制不了资源。支撑信息产业发展的两个要素,一是数码,二是硅片的原料二氧化硅。都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导致电子产品过剩。这场生死存亡斗争的本质是质量、服务和成本的竞争。

  任正非认为,华为在成本问题上占了优势,特别是与西方公司相比,在研发成本上和国际公司相比华为只有1/3左右,成长情况还比较好,所以度过困难时期的可能性要比西方公司大,同时也比小公司强。

  华为的措施是,要积极扩大海外市场。在国内市场上增长速度可以下滑,但不能低于别人。要把质量提高,把服务做好,同时把成本降低。适当地和竞争对手开展合作,降低研发成本。在目前残酷的竞争环境下,宁亏华为不能亏产业链同盟,因为华为亏一点能亏得起,同盟军亏一点就死掉了。一旦春天到来,这些同盟军,如代理分销商等就可以生龙活虎出去抢单,华为就缓过来了。

  人力资源方面仍然是任正非不断强调的主题,他要求在市场低潮期间培育出一支强劲的队伍来,提高人均效益。要强化绩效考核管理,实行末位淘汰,激活整个队伍。末位淘汰永不停止,研发体系的战略队形和组织结构要随着环境变化进行调整和变化,确保冬天过去,春天到来时,组织结构和战略队形保持不乱。

  他指出,对华为来说,只要结构不散,组织不垮,前面烧掉的钱就会变成所有后来的无形财富,这些都是华为的增值财富。现在,华为正处在一个好的时机,要享受以前投资增值,要团结起来使这个队伍不要散掉。很多公司现在热血沸腾,还要准备做第二个思科。任正非认为没有那个时代了,过去的时代未必会重演。

|!---page split---|

  冬天常态化

  进入2008年,华为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2007年年报显示,华为销售收入已达125.6亿美元,跻身世界通信设备商的前五强,似乎应该庆功的时刻,任正非又在第三次警告冬天。

  但他提出的看法较以前浓重的“狼性”有所缓和。他认为,面对当前的形势,面对竞争对手,要做一个国际市场秩序的维护者,而不是一个破坏者。要向强者学习,尊重他们的市场领导地位,积极、但有序地开展竞争。

  “我们仅是比其他公司对这个竞争残酷性早了一点点认识,我们才幸免于难。”任正非反复谈起危机经验。比如光传输产品,七八年来降价了二十倍。过剩导致绞杀战,就像拧毛巾,这毛巾只要拧出水来,就说明还有竞争空间,毛巾拧断了企业也完了,只有毛巾拧干了,毛巾还不断,这才是最佳状态。“华为公司能长久保持到这个状态吗?”

  “当然我曾经悲观过啊,我曾经很发愁,觉得苦闷啊。”任正非把工资问题也放在了心上,他说,“华为公司只要稍稍不行了,怎么发工资啊?我觉得这是很大的压力。”

  此次发言,任正非更为直接面对的是队伍中的“寒意”, 在2006年5月末,华为经历影响甚大的员工胡新宇死亡事件开始,两年来不断有员工出现非正常死亡,诸如自杀等。任正非主要针对华为内部“非正常死亡”过多,发表了看法。

  “近期有些员工自杀,我心里是很沉重的,也很理解他们,因为从1999年到2007年,其实我个人就有多次有感觉活不下去的经历,我跟他们是同类,所以我才有这么多感触。”任正非如此表示。

  他劝告员工,不要做一个完人,做完人很痛苦。他对有些进来也就一个月不到两个月左右的员工出现自杀现象很痛心,认为华为忽略了心理测试,对这些员工的心理关怀也不够。

  对于此,华为实施了一系列措施,对那些前线竞争进行投标、进行高强度作业、压力太大的员工,可以短时间到海滨去度假,费用由公司支付。还有一些强度太大,短时间身体不太好的,可以临时到五星级酒店进行缓冲。华为购买了一级国际救援年为员工支付的各种保障费用约为8亿元,华为员工在海外有意外,有直升机送到他们认证的医院去抢救。

  “我们刚指望获得一些喘息,没想到又要开始更加漫长的艰苦跋涉。”华为内刊指出,华为的国际市场刚刚有了起色,所面临的外部环境却比以往更严峻。业界几次大兼并正在给华为造成压力——爱立信兼并马可尼、阿尔卡特与朗讯合并、诺基亚与西门子通信成立合资公司,一下子使华为与这些竞争对手之间已经缩小的差距又陡然拉大了。

  2004年冬天的判断还在延续:信息产业正逐步转变为低毛利率、规模化的传统产业。电信设备厂商已进行和将进行的兼并、整合正是为了应对这种挑战。

  但华为强调了创业初期形成的“床垫文化”至今仍要坚持和传承。华为正推行人力资源变革以适应新的企业情况,应对严峻的海外市场竞争。

  内刊《华为人》今年第四期还强调,要建设充满活力的内部机制,这是企业可持续成长的活力之源。当宏观经济形势好的时候,少有企业思考这个问题,当企业伴随着经济周期的变化,再思考生存问题时,往往为时已晚。

  华为总结的经验发人深思:纵观那些已经倒下的企业,固然有外力的作用,但根本原因还在于内部,在于自身生长的基因,能否保持持续的危机意识和创新精神,能否构建良好的内部机制,进而长期地保持自身的内在活力,从而为企业提供的是生生不息的长期牵引力。 而冬天预警和危机意识,已经成为了华为的基因。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9101032201/462117.html

更多阅读

企业群英传之:华为任正非

 任正非,祖籍浙江浦江县,1944年出生于贵州省镇宁县,现年70岁。父母皆教师,他算是“教二代”。1963年任正非从现重庆大学毕业。后来参军成为一名基建工程兵,复员后在深圳南海石油后勤服务基地工作。平凡的工作,让任正非过得不顺心,于是在

任正非:带头辞职再返聘瓦解华为工号文化

正如4年前,由华为董事长孙亚芳带头的“干部自愿降薪”一样,华为的“集体行动”再次上演,不过这次是由上自下的“集体辞职”,牵头的是华为总裁任正非。 华为日前发布的一个内部通告显示,在前不久的华为“7000人集体辞职事件”中,有着1号

华为任正非:从两万到千亿

     这是一个今天很多外人都津津乐道的故事:1987年,43岁的退役解放军团级干部任正非,与几个志同道合的中年人,以凑来的2万元人民币创立了华为公司。当时,除了任正非,可能谁都没有想到,这家诞生在一间破旧厂房里的小公司,即将改写中国

任正非的书 任正非的追杀令

任正非又出手了!    9月2日,港湾网络法务部收到一封来自华为公司的律师函,华为表示将就港湾网络侵犯其知识产权提起诉讼。而之前已传出西门子40多人的团队进驻港湾,洽谈收购事宜。    这已不是任正非第一次对出走者下追杀令了

任正非和华为文化 任正非从华为冬天到床垫文化

各行各业都有许多在业内名气非常大的企业,但通常都不为普通百姓所知,问题就在于他们所从事的领域与老百姓隔着一条鸿沟。只有那些与老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产品才能受到他们的关注,只有生产这样产品的企业才能为他们所追捧。华为这家企

声明:《任正非三次敲响警钟:华为为什么总是在冬天》为网友安然一笑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