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度在电视上铺天盖地出现的欧朗,并未在市场中实际转化为漂亮的销售数字。于是,欧朗的广告也开始销声匿迹。这对于一心力图在自主品牌上有所突破的一汽集团来说,实在不是一个太好的消息。 相比于东风风神的风生水起,相比于上汽乘用车的稳步前行,一汽花重金打造的欧朗品牌只能用惨淡来形容。数据显示,欧朗上市首月销量为3425辆,可实际成交量仅3位数,第二个月连批发量也暴跌至972辆。随后数月,欧朗品牌的销量始终在4位数以下徘徊。

这实在对不住一汽为这个品牌的付出。在并不算太久之前,欧朗最初的发布和上市活动可谓群星闪耀:不惜重金邀请苏打绿、尚雯婕、吴克群等9位时尚明星,每人为欧朗写一首专属新歌,拍一部微电影,举办一场专属演唱会。这样的大手笔,别说在自主品牌中没有,合资企业中也鲜见。在上市现场,一汽主要领导悉数到场,足见厂家对这款产品的重视。 有媒体评论指出,这样一款大投入、大手笔,号称由一汽技术中心历时数年、自主研发成功的新车,却如泥牛入海般迅速湮没无闻。究其原因,除了上市时间一拖再拖,错过了A0级小车的政策利好时代外,从产品本身而言,它也并未给一汽品牌加分太多。 “借用捷达平台的欧朗原本是一汽计划打造的全新大众化产品,通过平台的影响力以及低价路线希望争取到更多的市场份额。”然而事实并非如此,“起初上市后时我们对这款车期望很高,但是近几个月欧朗的订单已经寥寥无几,算上一些礼品最低价格已经到了4万多,本身每辆车的利润就不高,这样下去基本就没得卖了。”一位业内人士分析道。 形势严峻之下,作为一汽集团的大本营,长春市政府也按捺不住,开始实施救市政策。先前,长春市出台《关于进一步促进经济稳步增长的实施意见》,计划对购买一汽集团旗下自主品牌车型的消费者进行补贴。按照长春市政府规定,除了在公务用车采购领域向自主品牌倾斜外,长春当地市民购买一汽集团旗下自主品牌车型同样可享受3500元~7000元不等优惠;此外,长春市汽车办甚至还将对市内各单位和个人组织“团购”,在享受一汽集团社会“团购”价格基础上再给予优惠,个人参加“团购”的同时享受“惠民”补贴。 但即便在如此优惠之下,仍然很难让消费者买单。更何况,长春一地的扶持政策,对欧朗品牌来说,也不过是杯水车薪。这个时候,消费者的心声更重要。“这车做工一般,我们准备对比一下长城C30和宝骏630后再作决定。”消费者的声音或许更能代表欧朗品牌的问题所在。更有业内专家一针见血地指出:欧朗与老捷达均系大众PQ32平台的衍生车型,有经验的人都知道,这个平台早已是大众自家的淘汰货,换言之,一汽只是捡了个“弃儿”。 指望用一个“弃儿”来捕获消费者的认同,这或许有些天方夜谭,却发生在竞争近乎残酷的中国汽车市场,这让人有些匪夷所思。其实,一汽集团作为中国汽车工业的长子,完全有可能,也有能力设计出更好的产品。用经济学家吴敬琏的话说,目前的状况实属“非不能也,是不为也。”据了解,2011年,一汽集团实现主营业务收入3464亿元,同比增幅达27%。 与此同时,国家审计署却在早前的一份文件中指出,“2008年至2010年,一汽集团自主产品研发投入比例偏低,自主品牌汽车盈利能力不强,整车业务利润主要来自合资合作子公司。” 一汽轿车日前发布2012年三季度业绩预告称,预计2012年7至9月净利润为亏损1.93亿元至2.88亿元,上年同期为盈利4986万元; 显然,一汽轿车的亏损漏洞也越来越大,而这除了与欧朗的表现不佳之外,奔腾品牌的快速下滑也是致命打击。 此前,在B90上市后,一汽轿车曾对奔腾品牌的整体规划进行了重新梳理。按照当时的计划,奔腾B90主攻中高级车市场,并与B50、B70两款产品以及红旗、欧朗品牌进行互补,覆盖A、B、C级各个细分市场。不过目前,一汽没有占据中低端市场,高端还未成形,其产品计划正遭受巨大考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