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列专题:中小企业如何过冬
近期,中央最高决策层密集奔赴沿海省市调研的讯息,使得人们对于中小企业的现状予强烈关注。当前中小企业究竟遇到了哪些问题?这些企业面临的困局应该如何求解?
中小企业困局何解?
文/ 蔡 亮
国际大宗商品价格高位运行、新《劳动合同法》颁布实施、从紧货币政策依然从紧、人民币升值势头以及单边升值预期不减……诸多因素使得中小企业的经营举步维艰。
国际原油、钢材、有色金属等大宗商品价格的轮番上涨加剧了中小企业的成本压力。与大企业相比,受议价能力所限,中小企业面临的“输入型”价格波浪的冲击。当提价成为最后的“杀手锏”,一些中小企业的低成本、低利润模式就开始变得难以为继,由此滑向破产边缘。
新《劳动合同法》在注重维护劳动者权益的同时,忽视了中小企业的用工特长。正是凭借用工机制的灵活,中小企业才得以在劳动者权益以及劳动力成本之间取得平衡。如今,招工成本固然使得劳动者收入大幅提高,也使得某些中小企业原本不大的利润空间一缩再缩,增添了这些企业发展的不确定性。
目前,中国CPI虽已连续回落,在“输入型”通胀压力加大的前提下,央行没有放松银根,货币政策依然从紧。虽然,央行再三强调各商业银行应当对中小企业的融资予以重视,但是,中小企业天然的贷款弱势在短期内很难改观。基于资金错配后通胀反弹的风险,央行的政策选择更倾向于以静制动。
此外,人民币升值以及出口退税政策的调整,给某些外向型中小企业带来极为不利的影响。汇改以来,人民币累计升值幅度近20个百分点,再加上出口退税的大幅下调,两大因素的合力正使得某些中小企业的出口形势越发严峻。相比大企业拥有的人民币远期套期保值优势,中小企业在此方面自然相形见绌,出口竞争压力日盛。因此,外向型中小企业的生存现状及前景不容乐观。
从“非公36条”的发布乃至《反垄断法》的实施,政府一直试图缩短中小企业与垄断国企之间的体制性鸿沟。令人遗憾的是,中小企业公共决策话语权的弱势地位并没有明显改观。新《劳动合同法》颁布以及出口退税调整之前,中小企业近乎于集体失语。
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上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大量劳动人口或主动或被动的远离土地、远离乡村,“中国制造”因富余劳动力得以飞速发展。中国农村医疗、金融、教育乃至治安环境相比大城市均有较大差距。这就迫使大量劳动人口涌入城市,无形中压低了劳动力价格,长时间维系住以廉价劳动力为核心的产业模式,使得中小企业进行产业转移的兴趣缺失。非但如此,从风险和收益的角度而言,大量的廉价劳动力也在客观上削弱了中小企业主动创新的意识。
综上,现阶段,中小企业困局的破解只能是宏观与微观双管齐下。
从宏观角度而言,在银根暂时无法松动、民间金融管制难以放开的前提下,管理层应当适当调整财税政策,对某些创新型的中小企业予以出口退税的补贴;扩大人民币兑美元的波动区间,消除人民币的单边升值预期,缓解中小企业日渐趋紧的出口压力;鼓励个人创业,尤其要鼓励科教文卫等领域的自主创业,丰富中小企业的产业内涵。
就微观角度而言,中小企业积极自救不可或缺:建立中小企业行业协会,凝聚产业的向心力,有助于提高这些企业的整体议价能力,缓解出口压力以及来自上游的价格冲击;提升创新能力,扩展对外议价空间;注重市场需求的差异化,积极把握稍纵即逝的市场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