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鹿门:蒙牛、伊利为何坐以待毙?!



系列专题:三鹿奶粉事件

今天是9月20日,距离9月11日“三鹿门”爆发还不到十天,但这段日子却过得异常漫长和煎熬,几乎每天都有猛料爆出:16日,国家公布22家奶粉厂家69批次产品检出三聚氰胺,乳业巨头伊利、蒙牛等榜上有名;18日,国家再次公布液态奶抽样检测结果,伊利、蒙牛、光明首当其冲。这些猛料,不断刺激着中国人脆弱的心脏,乳业黑幕的冰山正被一步步揭开,从三鹿到蒙牛、伊利,从奶粉到冰激淋、液态奶,从隐瞒到推诿、刑拘,这场风暴还在继续,更多的乳制品、更多的企业、更多的人,正在卷入这场灾难当中。

风暴来临,蒙牛、伊利做了什么?

“我们是清白的,你们去问奶农!”,三鹿的不负责任,成为千夫所指。面对三聚氰胺,谁能掉以轻心,蒙牛当即表示将加倍赔偿,负责到底,牛根生一句“我们宁可轰轰烈烈地死掉,也不能猥猥琐琐地活着”,让人颇感悲壮和凄凉。而伊利则没有那么“厚道”,辩称其产品三聚氰胺含量不足以对人体造成危害,让人颇为不满和不屑。

无论蒙牛、伊利如何道歉和补救,都抵挡不住乳品行业寒冬的到来,在最受信赖的巨头品牌深陷“三鹿门”的同时,国人的最后一丝信心和侥幸,都被强奸得荡然无存,越来越多的人已经开始抵制国产乳品。从新浪网即时调查一边倒的结果,就可以看出“三鹿门”对消费信心的打击是多么的严重——

1、84.32%的人不信任事件相关品牌奶粉质量;

2、92.7%的人不会再购买事件相关品牌奶粉。


 

蒙牛、伊利为何坐以待毙?

 三鹿门:蒙牛、伊利为何坐以待毙?!

“三鹿门”事发9月11日,很快查出源于奶源污染。截至16、18日蒙牛和伊利奶粉和液态奶被查出有问题,足足有5-7天的时间(其实三鹿早在3月份就发现了问题)。三聚氰胺污染奶源,并不神秘,很容易就能找到问题根源。作为aihuau.com中国乳业最优秀的企业,蒙牛和伊利完全应该有这样的警醒,马上意识到自己的系列产品也可能存在问题,从而快速组织自检自查,发现产品质量问题,主动出来召回产品和承担责任,而不是坐以待毙,等到“黑榜题名”和东窗事发,才慌忙应阵。

试想,假如蒙牛、伊利能先于国家检测结果公布前,主动发现问题,并采取补救措施,蒙牛、伊利现在所处的境地将大为改观。毕竟主动认错和被逼认错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也更能博取同情,以及体现一个品牌的信誉和责任感。但很遗憾,蒙牛、伊利都没有这样做,坐失挽救颓势最后和最好的一个机会!

那么,是什么让蒙牛、伊利坐以待毙呢?是对产品质量盲目乐观?是情报制度不健全?是危机公关意识不够?是心存侥幸,奢望不被牵连?还是被行业潜规则这只大手遮住了双眼?

时间将为我们揭开一切!!

欢迎与aihuau(爱华网)作者探讨您的观点和看法,杨华,资深策划人,专于品牌,长于策略,“以正合,以奇胜,奇正相生,胜道无形!”,欢迎与作者探讨您的观点。email:[email protected]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9101032201/460354.html

更多阅读

伊利和蒙牛 低温牛奶市场并非就是蒙牛和伊利的天下

食品企业成功营销系列之一百二十九:在低温鲜牛奶和低温酸牛奶市场,蒙牛、伊利、光明、三元等全国性知名品牌或区域性强势品牌占据着大部分的市场份额。这些知名品牌主要是凭借品牌力拉动产品的销售,而实际上消费者对低温牛奶产品卖点

摩根士丹利:蒙牛伊利今年亏损成定局

刚和蒙牛接触股权抵押的摩根士丹利(“大摩”),日前“唱好”内地乳业,将蒙牛和伊利的投资评级上调。大摩承认内地乳业的恢复程度快过先前的估计。   《广州日报》消息,大摩指,经过自己对零售系统的监测显示,对乳制品的需求已经恢复到三

蒙牛和伊利哪个好 透视伊利、蒙牛奥运整合传播战

2005年11月,伊利正式成为2008北京奥运会乳业独家赞助商。2008年5月,根据新生代市场监测机构发布的《2008奥运媒介行为与奥运营销效果研究报告》,在中国消费者印象最深的奥运赞助商Top10中,非奥运赞助商的蒙牛乳业竟然以15.5%的认知比率

牛根生:蒙牛对三鹿不感兴趣

系列专题:三鹿奶粉事件三鹿收购案随着时间的推移非但没有明了,反而愈发扑朔迷离起来,三鹿潜在竞购者名单也已经越传越长。但是日前,牛根生这个一贯高调的中国乳业“大佬”却公开表示对收购三鹿没兴趣。   自三鹿奶粉引发三聚氰胺事件

蒙牛和伊利哪个好 蒙牛伊利争建奶联社 奶农以奶牛入股分红

  [编者按]      业内普遍认为中国乳业至少需要2年才能恢复过来,但从目前来看,出现了超乎想象的速度。      伊利牵手世博、中粮注资蒙牛、飞鹤融资红杉、完达山接手圣元部分资产、10月8日澳优乳业(01717.HK)香港上市……这

声明:《三鹿门:蒙牛、伊利为何坐以待毙?!》为网友口吻生花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