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拾烂摊子 同事 收拾赊欠的烂摊子



  经销商要做独家代理  

  3月,我公司总部。  

  经我公司M市分公司的王经理介绍,张君第一次和我见面。这时我公司在K市建厂进入尾声,即将投产,新闻和广告都上了。M市距离K市只有百十公里,是务必拿下的家门口市场。由于时间紧,王经理必须快马加鞭地寻找一个有实力的经销商。  

  张君原是一家食品公司的大区经理,后来自己创业经销方便小食品,发展速度很快,在当地也小有名气。他正想找一个新品种扩充业务,看到我们建厂的消息后,敏锐地意识到我公司在周边地市会有大动作,于是积极地联系我们,自费来公司与我面谈。  

  几次接触之后,我们都感到张君的能力和营销理念比较优秀,虽然没有做过啤酒业务,可他有人员、车辆、资金和雄心,条件不错。

  前期谈判很融洽,双方均表现出了诚意,几乎没有讨价还价,但张君只提出了一个要求:整个市场交给他来做!他的理由很简单:自己有多年营销管理经验,对市场也有深刻理解,企业的人员在旁边指手画脚,还不如自己带队伍拼杀。  

  看到张君提出这个要求,王经理脸上有点挂不住,未免有情绪:自己好不容易找到客户,可他却不让我管理,这不是要架空我这个分公司经理 嘛!  

  这件事情确实很棘手。他没做过啤酒业务,如果我们不参与,市场没做好,不但影响市场的开发进程,还很容易造成厂商之间互相推诿责任,甚至反目成仇。  

  张君连续在公司软磨硬泡了好几天。眼看工厂就要aihuau.com投产,找到一个有强烈合作意愿、有能力的经销商也很不容易—市场总不能空着吧?  

  我决定赌一把。于是,王经理被调往自己的家乡筹备分公司(他也求之不得),张君则成为M市场的独家经销商,同时兼任“M公司经理”(当然不从公司领薪水),负责管理和考核公司为M市配备的人员。  

  张君对这个结果也很满意,积极性很高,激情之下他保证:一个月拿下M市场!我担心他过于激进,可为了不打击他的积极性,只是提醒他要稳妥。 

  市场急转直下  

  第一个月,张君一口气吞货10000多箱,而且喜报不断。他说,市场的覆盖率已经达到了80%以上,引起了市场轰动,M市几个老品牌的销售人员现在都坐卧不安,担心我们革了他们的命。  

  这让我长松了一口气,现在正是啤酒的铺货季节,这些货若真能铺下去,肯定能产生一定的影响力。  

  第二个月,张君的报喜电话少了,而要政策、要广告的电话多了。可公司的广告在省级电视台一直相当密集,其他市场都在看着,我不可能在不清楚市场的情况下给M市开小灶。  

  张君沉不住气了,电话里甚至口出怨言,“再不投入就要公司包赔损失”。他的理由是:我已经将商贸公司的精兵强将共20多人都抽调了上来,不但将厂家给的促销政策都放出去了,而且自己也贴进去了20多万元,另外,市场维护和服务质量也有目共睹,所以,铺货回款率不足5%、市场不接受,就是因为产品不对路!  

  合作已经到了十字路口,于是我火速来到了M市。

  赊欠留下的烂摊子  

  张君陪我看市场时,他一次次给我灌迷魂汤,说什么覆盖率高、营销团队同心合力、市场维护也很勤快等等。可我一直没露好脸色,其他市场用同样的政策、同样的支持,人家为啥就能顺利启动市场?!

  我首先见到的是M公司20多人的营销团队,他们都在市场上摸爬滚打过多年。一见面,牢骚话居多,很难了解市场的真实情况,所以还是要到市场上走走。  

  随便走了几个街道,张君的说法没错,不但店店都有我们的产品,而且产品陈列、宣传张贴等都很规范,看来大家也比较卖力。

  问题出在哪里?  

  我们来到一个酒店,生意很好。我看到我们的产品被放在角落里,就问店主:“咦,这是什么啤酒?以前没见过呀!”  

  店主脸上带着一丝茫然:“一个新产品,我也忘了什么牌子了。”回话后他出于好奇,拿出产品看着标签才读出产品名字来。  

  可再问价格多少、是否有促销,店主都说不知道。最后他不耐烦了:“这是别人放在这里代销的,我什么都不知道,您要是来吃饭的,还是买平时喝的××吧!”   

  连续走访了几家,店主都不太了解产品,推销积极性差,甚至听之任之。这时张君的脸上挂不住了,把他的业务经理叫来,一阵好骂。  

  很明显,都是赊销惹的祸。铺货回款率能达到5%已经不错了!张君犯的是经验主义错误,因为他以前经销方便食品时,主要做商超渠道,有账期,拿不到现款。现在他卖啤酒,为了快速提高覆盖率,同样采取这种方式,对所有终端赊销,业务人员只负责铺货,不管终端是否接受。用这种手法操作,终端销售积极性很低,货款回收当然困难。  

  张君听到我的分析,恍然大悟。  

  我接着分析终端对新产品的顾虑:  

  第一,他会顾虑“卖不动怎么办”,而不是想着“能赚多少钱”,因为他们第一个想到的是保住本钱。  

  第二,他会担心后续服务怎么办?因为卖啤酒要回收瓶子,如果产品卖开了,一旦供应不上,终端的损失就大了。  

  第三,啤酒是微利产品,在终端的利润构成中份额很小,尽管厂家投入的力度很大,你张君也拿出了一些利润贴进来,可仅靠这种利润空间就指望终端会下大力气推销,难!   

  而这些都是终端不愿现款进货的理由。而赊销省略了沟通、打消终端顾虑的过程,终端和新产品之间的纽带并没有形成,也就无法建成有效的销售网络。  

  听了我的分析,张君急切询问:有无补救措施?  

  我回答说:补救措施就是决不赊欠,赊欠出去的则马上将货款收回来。因为,只有终端花钱进货,才证明终端认可了该产品(值得投资),也才会将产品看成是自己的,卖力销售。  

  而要想从终端收钱,就要与终端多交流、多沟通,促进终端对产品的了解和认同,终端的积极性和推动力,正是在这个过程中形成的。  

  张君的脸涨红了:我们不是不想啊,M市场和别处不一样,终端根本没有这个先例和习惯。刚开始要求现款,可是一分钱没有回来,由于时间紧、任务重,我们才将赊销的口子放开了……  

  又是一堆理由,每个经销商都会说自己的市场特殊,都说不好做。难道真的做不到现款现货吗?

|!---page split---| 

  磨出的市场

   市场还没启动就留下了烂摊子,不用太多批评,张君已经几无斗志。我决定将这块市场做出点成绩,让张君重新看到希望。  

  一支突击队  

  之前开发市场时,我曾在公司组建了一个16人的“直供突击队”,一旦某个市场“遇难”,这支队伍就要空降过去“突击”,拿下了一个个网点、一个个片区。  

  这支队伍的每个队员,都经受过一个月时间的“入伍军训”(场地选在军校),而且,半年来一直坚持军事化管理,大家吃住在一起,从清早7点钟拉练做操,到夜里铺货回来开总结会,几乎没有任何休息时间。

  由于条件艰苦、工作繁重,有几位队员曾经退出。但是,几经优胜劣汰,剩下的成员都有极强的战斗力。团队成员一半以上是刚毕业的学生,他们家底薄、珍惜工作机会,不畏艰险(无知者无畏,令到行到,作战计划执行到位),而且很有激情,曾啃下了几个硬骨头。  

 收拾烂摊子 同事 收拾赊欠的烂摊子

  这支队伍,接受过公司所有高层的“训示”,今后注定是公司营销系统的黄浦系。  

  张君见到这支空降部队,满脸写着疑惑。在他看来,这个队伍是新组建的,除了负责人之外,成员都是刚毕业一年的学生,用这些“大孩子”来打M市是不是太草率了?怎么可能比得上我带的这些经验丰富的老营销!   

  但是我清楚,营销这份工作,做久了的人往往想走捷径,追求所谓的技巧,由于对自己的业务能力过于自信,努力一旦遭遇挫折,很快就会放弃,再去寻找新方法,而几次尝试之后还不行,就开始为失败寻找理由了。  

  可新产品入市、创建网络,哪有多少捷径可走!不好好表现一把,不拿出一些成绩,谁信你? 

  武器  

  开拓市场需要武器,这支队伍的武器就是将我产品的优点归纳出来,并熟悉掌握,自由发挥。

  1.品牌优势:我品牌是中国名牌,在啤酒行业屈指可数。  

  2.利润优势:我产品的单瓶利润,比竞品多5毛钱,不要小看这5毛钱,算下来一个月多赚好几千、一年多赚好几万。  

  3.地域优势:我公司已经在家门口建厂,我们就是家门口的产品,强龙不压地头蛇,我们肯定能在家门口取得好成绩。  

  4.服务优势:供货售后及时方便,我们专门有一支优秀的团队做好市场服务。  

  5.品质优势:我们采用的是国际上通用的质量体系标准,只有这样的产品的品质才会有保证、口感才稳定。  

  6.新鲜度:生产基地离市场近,啤酒的新鲜度更有保证。  

  ……

  这些优点就是我们打动终端的有效武器,尽管不是我们公司独有的优势,但它们为说服终端提供了理由。业务人员除了客套话之外,更重要的是将这些信息有效地灌输到终端老板脑子里。  

  

  当然,“武器”需要恰当的使用方法,最关键的就是察言观色,能够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比如,终端老板重利,那队员就会讲我们产品的利润空间,而且以年来计算,看你能多赚多少!有的老板重义,那就攀老乡、帮忙干活,拉近距离。

  拜访、再拜访  

  1.我将“直供突击队”分为8组(每组2人),同时将张君的人马拉进来,每个小组增编为4人,每组一辆车。  

  之所以将张君的队伍拉进来,有以下目的:  

  ▲突击队队员对当地人马一帮一扶,带动他们的工作激情,毕竟市场仍属于后者。

  ▲当地人马前期已经进入市场,对当地终端更熟悉,和部分终端已经有了一定的客情关系,脸熟就好说话,新老人员结合更容易取得终端的信任。  

  2.铺货时唯一宗旨就是毫无条件、毫无例外地实行现款现货,若将原来铺下的货款回收过来,同样算入任务量。  

  3.目标市场不划分区域,8个小组可以任意驰骋,促使大家比赛铺货,而且内部竞争式攻击市场,更容易加强店主记忆、促成交易—假如每个小组4天内能将M市场扫一遍,可我有8个小组,那么每个终端每天最少要接待铺货人员2次。   

  就是这些“笨法子”,随着拜访的次数的增加,终端的态度在逐步改善。  

  1.拜访1~10次时:  

  业务员来到终端并说明来意后,终端老板感到不可思议,他们说,我这里从来没有过现款的规矩,而且你的产品我可卖可不卖,你们上次来时不是说赊销吗?现钱没有,你们干脆将货全拿走好了。  

  2.拜访10~20次时:  

  终端老板的态度有所改变,他们说,好了好了,你们的优点我知道了,可是我就是不想销售你的产品,以后别来了,我这里连站脚的空都没有。  

  3.拜访20~30次时:  

  30%终端老板说,要么我试一下,先给一半款行不行?真不行呀,那我把钱给你们以后,送货要及时啊。  

  4.拜访30~40次:  

  这时60%的终端已经有了我们的产品。难缠点的终端老板说,你们的精神真是感动人,钱我给还不行吗!  

  5.拜访40~50次时,整个市场就剩下钉子户了。  

  与张君又一次来到市场上,还是上次那个酒店,我装作无意中问老板:“这柜台上的啤酒是新出的吧?”  

  酒店老板热情地回答说:“是呀!这种啤酒是中国名牌,在我们这里也建了一个生产厂,啤酒新鲜,要 不您尝一尝?”……

  原文同时发表于《销售与市场》

  郝星光,从事快速消费品的营销与管理,现在为一家大型集团的营销总监,欢迎沟通交流和咨询。电话15037123519 QQ 1013716593,电子邮件: [email protected]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9101032201/459924.html

更多阅读

2006.6.150:27睡不着,因为睡了一下午中午忙着收拾东西马上搬迁了

拆迁。望着收拾后的凌乱的房间,恰似受伤的心灵。在院子里的这个小房间里住了快两年时间,如今竟有些依依不舍。这是我在宿迁的一个小窝,每当累了倦了,是我栖息的地方,虽然简陋了些,但感情随着时间却越来越浓,越来越醇,浓得化不开,醇得心很疼

妈妈的同事,搞笑的称呼 对妈妈的搞笑称呼

上周五下午,我的一个同事徐姐找我有点事,因我要去接宝,于是我们约在接完宝后到肯德基见面。吃冰淇淋,薯条蘸酱,捞饮料中的冰块吃,还有玩滑梯,是宝在肯德基的几大最爱。这天,又让她一一玩过。宝心里那个爽呀,脸上笑得像朵花,手脚欢舞个不停,嘴

一个同事给我的感悟1 人生感悟集锦 1

虽然是出身中文系,却不会些文章,常以大学里有着“肉包子”外号的孙良好老师讲过的一句话“中文系不生产作家”来聊以自慰。在文学方面的造诣是丝毫没有的,但也许毕竟也在大学里混了四年,平时对别人说的一些我认为有道理的话总会印象深刻

清炒虾仁附收拾虾的小技巧 清炒虾仁图片

这几天天又冷了,感觉着冬天就要回来一样,所以这精神又开始颓废上了,懒呀,就想待被窝里不出来,总之天变的太奇怪,这几天也还没整理完博先生的图片,活动呢还在酝酿中,好像一切都还处于半休眠状态,不赖别人,也不赖主妇,就赖这怪天!今儿就先上道小

感谢同事工作上的帮助 当同事打断你的工作

     你是不是有这样的经验?工作进行到一半,同事突然叫你帮他寄一份急件,或是叫你帮忙回答客户一通电话,你怎么办?更糟的是,同事央求你参加一个临时的会议,逼得你不得不将手头上的事情搁下来。  这些事情说起来都是琐事,每件事不过

声明:《收拾烂摊子 同事 收拾赊欠的烂摊子》为网友早已非单身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