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高等职业教育取得了快速发展,截止2012年,我国拥有高职院校达1500多所,高职院校的在校生占全部高校在校生为60%,高等职业教育是我国近期兴起的职业性高等教育,高等职业教育是提升经济竞争力,培养高级专业人才的重要教育形式,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必将为我国经济和社会提供动力。由于高等职业教育存在着专业设置、社会认可度、课程设置等问题,不但影响了高等职业教育的管理,而且制约了高等职业教育的进一步发展,应该对高等职业教育管理问题进行研究。高等职业教育的管理者应该在管理的工作中科学设置专业和课程,寻求社会上的支持和帮助,提高学生的专业素质,建立高等职业教育的新形象等方面入手,通过切实有效的管理提升高等职业教育的质量和水平,在不断提高高等职业教育学生综合能力的基础上,发展高等职业教育。 1高等职业教育存在的问题 1.1高等职业教育的社会认可度不高 首先,社会对高等职业教育的认可度偏低,造成高等职业教育生源、师资双重匮乏,我国大部分高职院校的专业人才和高水平教师非常缺乏。其次,社会资源分配对高等职业教育存在忽视,由于社会对高等职业教育的不重视,政府投入、社会支持对高等职业教育来说一直比较低,高等职业教育不能获得关键的资金和技术支持,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长期处于低水平徘徊状态。最后,高等职业教育生源质量明显低于普通高等教育,社会对高等职业教育有事实上的歧视。 1.2高等职业教育的专业设置不合理 一些高职院校为了谋求高就业率和有利招生,出现了盲目设置热门专业,而不考虑高职院校实际,出现了动漫、商务、数控等高要求专业泛滥的现象,不能结合高职院校学生实际和院校本身特点,导致原本不多的教育资源被严重浪费。一些高职院校还存在着专业设置不科学、不系统和不合理的现象,将专业技能培养局限于简单操作,造成学生发展后劲不足。一些高职院校专业设置没有发展的眼光,如果出现学生入学时和毕业时就业专业热点的转移,将导致毕业生的就业存在重大的危机。 1.3高等职业教育的课程设置缺乏科学性 首先,众多高等职业院校存在着忽视通识课程的情况,一些对学生日后职业发展重要的工具性课程大量删减,如:数学和英语课程对于学生在职业生涯中有重要的作用,是学生成长为高级技术性人才的基础,一些高职院校却对次进行了删减。其次,课程体系的结构性不科学,一些高职院校将课程的体系结构重点放在非专业知识的传授上导致学生的知识结构和素质结构不完整,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竞争力下降,不能适应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最后,由于经费的限制,实习课程被忽略,导致学生的职业素养和动手能力不强,使学生对社会需要的适应能力较弱。 2改革高等职业教育管理的方法 2.1科学设置高等职业教育的专业和课程 建议成立由相关专家、高职院校教师和用人企业组成的高等职业教育专业和课程设计委员会,这对社会发展的热点、趋向,行业和企业需要人才的岗位进行预测和分析,指导高职院校专业和课程的设置工作。高职院校也应该结合自己的特点和能力,开设能适应社会需求的专业,确保专业和课程设置的可行性、必要性、合理性。高职院校的管理者要有优化课程设置的意识,有计划、有目的管理专业和课程设置工作。 2.2争取更多的社会性支持 高职教育投入不足是即成的事实,因此,高等职业教育管理者应该加大争取社会支持工作的力度,改革高职教育办学体制,拓宽经费投入渠道,实现社会化办学。应该争取政府的支持,帮助各级政府提高对高职教育的重要性认识,使各级政府加大对高职教育的经费投入。还应该在改革高职教育的办学体制上下功夫,争取依靠各行各业,调动社会对高等职业教育的支持,形成高等职业教育多渠道投入、多形式办学的新局面。 2.3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高等职业教育应该进行实习教学改革,加强对实验室和实习、实训基地的建设,给学生接触实际操作的几乎,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实验、实训、实习是学生接触生产实际的好机会,应该受到足够的重视。高职教育的重要特征之一就是培养适应生产、管理、建设、服务第一线需要的高级技术应用型人才,如机器人技术员、证券咨询员、挖掘机维修人员等。因此,实验、实训是高职教育教学的重要内容和办好高职教育的重要途径。 结语

综上所述,高等职业教育的出现是我国社会进步和教育改革的必然结果,高等职业教育具有适合我国发展实际情况的优点,着必将导致高等职业教育成为一种大有可为的教育形式。高等职业教育在我国发展的时间还比较短,存在着社会认同度不高、课程和专业设置不合理、投入不足等问题,需要高等职业教育管理者对此进行深入地思考。只要我们能够抓住高等职业教育的特点,不断提高高等职业教育管理的水平,做好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科学设置课程和专业、积极争取社会的支持和帮助,就更够促进高职院校管理工作的持续、健康发展,使高等职业教育源源不断地为社会提供高素质、高水平的专业型技术人才,在实现高等职业教育目标的同时,完成社会对高等职业教育赋予的任务。 参考文献: [1]孙亮波,陈岳林,刘红,张保忠.高职教育的现状和发展研究[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07(Z1) [2]汤大莎.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思考[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6(35) [3]周承华.关于民办院校高职教育的现状及其发展的思考[J].西安欧亚职业学院学报.2003(01) [4]袁华.重庆高职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现状及发展问题研究[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09(05) [5]李刚.制约我国高职教育发展的原因分析[J].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