韧是今年第一财经商业领袖奖的主题词。股市不景气的时候很多人说在股市挣钱的最重要规则是选龙头股,尤其是在低位时候进入,长期持有,总有翻身的时候,真正挣钱讲的是一个韧字。也有朋友给我说,人啊不是简单地争一时短长,非要上那个富豪榜显一下眼,而是在于你是否能长期地活着,说实话你要能活到九十其他人都牺牲了谁还能和你争啊?你要是活一百就算啥事没做还不是人瑞啊?所以人活着关键还是一个韧字,你得扛得住,耐得住。其实如果以每五年来说,五年前注册的企业能存活到五年后的只有大约6-7%,而如果以十年来说,十年前注册的企业能存活到十年后的只有大约2-3%,而如果用一百年来说,一百年前注册的企业能存活到百年后的只有大约不到千万分之一,所以站在一个企业角度活得长才是硬道理。
企业在经营的时候,作为领导人至少会受到六大诱惑:一是有很多苟且的资源,你相信今天可用,等完成了原始积累再立地成佛,殊不知道在大部分情况苟且下形成的利益集团再容不得你改邪归正;二是没有长期的发展战略,有限的资源用在眼前看起来很有利可图的事情上,殊不知在资源有限的前提下,不为未来预备则未来不为你预备,越向前走难度越大;三是看满眼是挣钱机会,恨不得谁的钱都挣,殊不知战线越长漏洞就越多,破败的可能性越大;四是不在特定机会的奥妙上多下功夫,遇难则退,有先行之功,无收获之能,坐看别人发展,最多说一句“当初这事的渊源还与我有关”而已,殊不知商机由生而熟还是有所谓周期的,没有坚持当然就没有水滴石穿的效果;五是成于一时一地一品一策,奉为自己长期成功之不二法门,因此无法在快速变化的新的用户要求、新的商业竞争模式、新的投资者要求与新的政策形势下做出适当的应对,僵死在自己创立的以前的成功经验上,而没有不断持续创新发展的能力;六是过于追求控制感,而缺乏相对独立的品牌企业的运行能力,企业安危系于关键领导人一身,殊不知这种过度的个人掌控方式恰恰成为规模企业发展中的最大风险,企业领导人无法承受对于自己的革命就无法超越,被自己企业的发展势头吞没的可能性。而所有这些因素正是导致绝大部分企业其实就会在有限的时间内消亡的基本原因。
活得长靠啥?韧功是一个基本的因素。所谓韧者何?从词义而论,韧者有强度但又有纤维状的弹性,所以不是脆硬。如果喻之于企业,韧意味着:其一乃是针对目标之持续用力,也就是说有战略、有方向的坚持;其二是着眼于长中短策略协调,资源分配布局的合理的坚持;其三是不轻言放弃大方向,又在动态中对于形势的要求有所回应做适当的对策的坚持;其四是注重学习并以更为高效与新颖的方式革新原有坚持方式的专注;其五是将团队能力建设放在重于个人控制欲之前式的坚持;其五是在坚持中对于消费者与合作伙伴的利益更有包容之心的坚持。有此六者,则企业本身的运行可以不断优化,而企业的命运也会得到更多人的祝福。
很多的企业把做大做强当成做长的实现方式,这是不是正确呢?的确,做大做强在很多意义上有助于做长,首先是因为做大做强了将改变资源的影响面,容易获得多种资源包括政策资源的倾斜;其次做大做强了也更容易从战略高度与持续发展的角度思考问题,至少是承受更多从这个角度思考与对待问题的要求与压力;最后做大做强了,面对aihuau.com的竞争压力水平就高多了,因此追赶与看齐的对象与标杆都会发生改变。但是,很多想做大与做强的企业往往会活得更短,因为很多企业追求做大但并没有明白做强的道理,因此在片面追求做大的过程中行为模式并没有不断革新改进醇化优化,所以小时没死大时死得更快;也有不少企业规模大了,但是格局模式还是小的时候的做法,因此不能承受做大时候的社会要求与市场压力;而且还有一个很重要的是企业做强从中长线来看还是有一定规则的,在缺乏相当的知识、人才与支持资源的情况下片面追求发展中的大跃进,并不能支持企业延续得更长,更别说持续做大了。
因此,当我们回头看那些改革开放三十年来,那些活得长而且做得大还比较强的企业,那些领导企业走得长还基本上走得好的企业家,从柳传志、张瑞敏、王石、刘永好、郑永刚,到较新一代的马云、张朝阳、潘刚、周成建,我感到他们在资源整合之道上很大程度的反映了中国特色从而保持发展了的高速度,同时又在进步之道上广有学习不断对原有模式进行修正,他们不是没有犯错误,他们透过多元的学习机制拥有对于错误的快速修正与限偏能力;他们不是没有犹豫,但是他们的犹豫增加的是对自己选择的发展方向的更严谨的条件限制,而不是简单放弃,而最重要的一点他们是在坚持中反思自己,在探索中寻找实现自己原来方向的新形式,他们是有理想的改良主义者,同时又是有高度主见的积极学习者,这就是他们对于企业的领导管理中韧的意义与定义的注解,也是他们对于韧的方式的丰富性与能动性的演绎,更是他们向我们展示的韧之可鉴性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