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聚氰胺奶粉事件 鹿死谁手?——“三聚氰胺”事件溯源



系列专题:三鹿奶粉事件

    对国人而言,2008年也许注定是不平静的一年,不仅有历史上规模级别最高的北京奥运会,更经历了百年不遇的汶川大地震。而下半年发生在中国乳业的“三聚氰胺”事件绝不亚于一场大地震,涉及面之广、破坏力之强极为罕见:三鹿位居震中受灾最重,高达百亿元无形资产荡然无存,曾经的中国奶粉老大轰然倒下;光明乳业第三季度净亏损约2.71亿元、同比暴跌794%;伊利三季报显示亏损2.2亿元;蒙牛也资金链吃紧……

    如前年的“丙烯酰氨”一样,“三聚氰胺”这个拗口的化学名词也迅速成为今年的热门词汇,正是这种以前很陌生的化学物质不仅毒害了众多的婴幼儿消费者,也毒倒了三鹿这头“巨鹿”。其实在某种程度上讲“三聚氰胺”事件绝非偶然,即使没有本次“三聚氰胺”事件也会有以后的“四聚氰胺” “五聚氰胺”……溯本求源,究竟鹿死谁手是我们不得不作出深刻思考的一个课题。下面的“十五字金字塔”应该能揭示部分原因,权做抛砖引玉供以讨论。

 

    俗话说“鸟为食亡、人为财死”,最直接的往原奶中添加“三聚氰胺”奶站奶农作为本次事件的始作佣者,其核心目的无非一个“钱”字,为了钱可以“见利忘义”,可以“利欲熏心”地做假奶混水摸鱼以牟取不当之利,为了应付蛋白质检验才千方百计地往奶中添加尿素等物质,直到后来发现“三聚氰胺”和鲜奶的化合作用更为“美妙”,于是乎纷纷“快乐加加加”,最终落了个“喝三鹿、省尿布”……其中的部分代表已经被警方采取了强制措施,苍白无力的忏悔却难以挽回给千万家庭造成的伤害。

    “钱”丑陋的一面此刻暴露无遗,但“钱”绝不是唯一害死三鹿的元凶。

    作为监管部门的职责就包括对产品品质的检查检验以确保食品安全,并没有太高技术含量的事情居然能造成这么恶劣的影响,难道主管单位和人员都是吃素的不成?这里面多少让我们嗅到一些“腐败”的味道,这里指的腐败包括但不仅限于吃请受礼,业务上的不作为、拿着纳税人的钱却不为老百姓办事也是一种腐败。

专业人士言称,目前国家既没有专门的监管办法,也没有明确的监管部门,原料奶中间收购环节基本处于失控状态。在某种程度上等同于将保证食品安全的重任转移给企业自律行为,显然在源头环节给食品安全埋下了重大隐患。

    除此之外,日常的督导检查似乎也未尽其责,大多流于形式,未能对企业的奶源管理、原料控制等管理缺失的环节给予完善,使企业防患于未然。生产企业拿到卫生许可证后只能说是置于监管之下,不代表就一定产品品质就一定有了保障,还需要监管部门日常的监督管理,虽然近年食品安全有所加强,部分食品实行了食品准入制度,但在实际操作中,有些企业厂房设备等生产条件尚不具备就能提前拿到QS号,其中缘由不言而喻。尤其是包括三鹿在内的很多产品拿到免检产品后,消费者给予了高度信任,但相反监管部门对这些企业也给予了高度信任而疏于管理,因此“三聚氰胺”事件发生后,国务院办公厅很快于9月18日通知废止1999年发布的食品质量免检制度。

    当然,虽然监管部门难辞其咎,不过内因才是最主要的,企业内部管理上肯定存在严重问题,这么长时间这么大量的添加“三聚氰胺”, 作为与奶源整天打交道的采购部门和品保部门难道就没有任何觉察,所谓“贼王抓小偷、一抓一个准儿”,难道企业的相关人员就那么业余?难道真的是“道高一尺、魔高一丈”造假就没有任何蛛丝马迹?那ISO体系等所做的供应商评估和招标等是如何执行的?相关部门职责又是如何履行的?这里面是否存在腐败我们不敢妄下断言,但难免会给人以假想的空间。

    出现如此重大的食品质量安全事故,归根结底还是责任心的问题,如果在从奶源到成品众多环节中,有任何一个环节给卡住事故也不至于发生,如果事故发生后从上报到产品召回期间,各环节都能尽心负责,事态也不至于如此之重,可这也只能是假设,因为事实上正是因为责任心的缺失,才让添加了“三聚氰胺”的“毒奶“闯过一道道关口作为原料被生产成奶粉并顺利出厂流向四面八方,流向千万婴幼儿的肾脏……正是因为责任心的缺失,一面以更换包装名义秘密换货一面进行辟谣公关、迟迟隐瞒不报,直到最后纸里包不住火,通过特殊途径由新西兰方面aihuau.com通报到中央才不得不公开真相、全面召回……正是因为责任心的缺失才使企业和政府丧失了一次次及时采取补救措施的良机,最终铸成大错。企业缺乏责任心、监管部门缺乏责任心造成的危害还少吗?煤矿透水、歌厅失火、大桥垮塌、列车脱轨,教训不可谓不惨痛,这些人为事故不都是相关人员的责任心出了问题吗?倒是把安全监管总局局长李毅中造就成了“明星人物”,李局长奔走疾呼但依就频频出镜,责任心的缺失可以说是酿成祸端的“罪魁祸首”,在本次事件中同样不例外,只不过由生产安全事故变成了食品安全事故。

 三聚氰胺奶粉事件 鹿死谁手?——“三聚氰胺”事件溯源

    如果要找一些客观原因的话,可能行业环境能够被勉强列入,这也是三鹿强调自己也是受害者的借口之一。的确本次乳业地震震中虽然是三鹿,但诸如伊利、蒙牛等乳业列强亦未能幸免,共涉及二十二家乳品企业,甚至波及到“大白兔”奶糖和鸡蛋等,原奶混入三聚氰胺的做法几乎成为行业的潜规则,这次事故是绝非是三鹿等个别企业,而是行业性的,所以必须要上升到行业整体大环境进行分析了。

    中国乳制品行业近几年来一直保持着很高的增长速度,整个乳制品行业陷入浮躁的情绪,各大奶企纷纷将主要精力放在跑马圈地的规模扩张上,但我国农户的奶牛养殖规模小且分散,乳品加工厂一般没有自己的奶源,自己不去扎实建设奶源,就不得不大力抢夺奶源,反而疏忽了对奶源质量的控制和对收购流程的管理,所以有人讲“中国奶业逐渐失去了理智”。另一方面作为奶农在产业链中又不具备议价能力,“奶价贱于水”,而随着饲料等成本的上升却无法向下游传导,利润受到挤压,全国赫赫有名的奶牛养殖县山阴就曾上演“奶农大逃亡”,奶牛存栏数从2006年底的7.5万多头降至2007年7月的7000多头,90%的奶牛被当作肉牛宰杀或出售……除逃亡之外,部分就展开了包括造假奶在内的“自救”行为。虽然产业链利益的畸形分配不能作为部分投机者的正当理由,但行业环境的确在一定程度上提供了易于滋生投机行为的土壤。

    另外不得不提的还有一个利益共同体的问题,此事件之所以拖到最后如此之严重,除去腐败与责任心之外,还有一个小利益共同体在做怪,中国历来习惯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的处世哲学,一旦捅出去是否会危及到辛辛苦苦打下的江山、是否会危及到自己的乌纱帽才是最重要的,个人利益高于一切的本位主义使一小撮个人利益一致的人便纠集在了一起形成利益共同体,为了共同的利益而置民众于不顾极力掩盖事实真相。所以说利益共同体的存在也是将本次事件推向深渊的重要推手。

    本位主义害死人啊,就拿今年最为重要的奥运盛事来说,政府除了在奥运安保和环境治理投入了前所未有的力度,同时对食品安全也是“严”字当头,地方政府甚至和生产企业签定责任状以确保奥运期间的食品安全,但奥运只有短短的一个多月,难道奥运前奥运后民众的食品安全就可以松懈不成?难道老外要比咱国民的肠胃娇嫩、咱们国民的机体要比习惯喝奶吃肉的老外健壮一些?如果奥运一阵风过后又“涛声依旧”了,岂不是一种莫大的悲哀?“上头要求了就严办,上头没做重点要求就不办、缓办、看着办”的办事哲学该刹刹了。

    事故已然发生,我们无意在这里去具体追究什么责任,职能部门自然会进行调查给社会公众一个交代,但我们不希望看到只处理个别“替罪羊”平抑民愤拉倒。如果不以此为鉴、进行深刻总结从根本上杜绝一些管理上的漏洞,大众食品安全能否得到保障恐怕仍将是一个未知数。痛定思痛,我们希望有关部门能以此为契机进行综合治理,化“信任危机”为“信任为基”。

   立领营销咨询公司   高娈哲 联系方式:[email protected]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9101032201/459316.html

更多阅读

三鹿奶粉事件真相 三鹿,真的还能重生么?

系列专题:三鹿奶粉事件小样,你以为你换个马甲我就不认识你了?!   “哈哈”,这一定是你听到这话时的第一反应。尽管这种掩耳盗铃的故事常为人不齿,但它却经常发生在我们身边,此起彼伏,而最近的故事是讲三鹿的。     谈到“三鹿”你

三鹿奶粉事件 《质与量的战争》第一章 是谁害死了“三鹿”?

系列专题:三鹿奶粉事件现在,再让我们回到“三鹿事件”刚刚曝光的时刻,把围绕着它的各种利益集团的种种表现像放电影一样回顾一下。也许可以让我们从中多维度地检讨和省思这样一个大题目——如何提升质量的竞争力,打造“中国品质”?那段

三鹿奶粉代言人 为什么受伤的总是孩子-三鹿奶粉事件反思

系列专题:三鹿奶粉事件  2004年安徽阜阳劣质奶粉致食用此奶粉婴儿脸部浮肿、营养不良的事件,2005年雀巢奶粉碘超标还未从人们的记忆中淡去。近日,三鹿牌婴幼儿奶粉中含有三聚氰胺致使食用此奶粉婴儿发生泌尿系统结石。    为什么

三聚氰胺板 陷三聚氰胺奶粉事件漩涡 施恩道歉声明躲猫猫

  晨报讯 (记者 肖丹) 昨日,正处在三聚氰胺奶粉事件漩涡中的施恩上演了一幕“躲猫猫”。由施恩(广州)婴幼儿营养品有限公司董事会发布的道歉声明在其官方网站上竟时无时有。   消费者杨女士昨天上午10点半左右在施恩官方网站上

声明:《三聚氰胺奶粉事件 鹿死谁手?——“三聚氰胺”事件溯源》为网友荒唐后生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