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列专题:《感应管理之路》
11.系外的状态
——维持今天的视野会丧失生命力
我们在研究中发现,相当多的管理者潜质好,很有主见,工作也很投入。但却因为缺乏系外的状态,影响了潜质的挖掘;否则,他们个人的长进,所作出的贡献,会很显著。
人们都知道,宇宙万事万物,有纵的关系,还有横的关系,万物皆交错而成。这个世界不是自己一个人在生存,不是一个家庭、一个团队的生存。我们每个人都要与他人交往,每个团队都要与其他团队打交道,要与社会、与环境打交道,个人、家庭、团队与社会、环境是应紧密地融合在一起的。
自己与外部的联系是生存、发展的必须。无外部的存在,何以有我们自己的存在;无上级或下级,何以有我们这一级;无同事,也就没有我们自己的事;无顾客,就没有营业;离开外部需求,生产就是空话。管理者要听到人世间回响着一句话:内在必须系外在,要重视与外在的联系。系外,是内在与外在的一种连接、连通。这个世界,就是通过每个人的内在与外在的连接、连通而存在的。
人的感知包括对自己的感知和对外部的感知。正是因为有自身之外的一切,才有人感知的存在。由此想来,团队的感知既包括对团队内部的感知,也包括对团队外部的感知。人们的一切活动都不能中断对外部的感知与联系。
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以来,企业同国外打交道了,一些企业家才谈得上开始对国外的企业经营有感知。越来越多的大企业体会到,只有把视野从国内转移到国外,加强与国外企业的交往,与国外的经营动态对接,才能进一步把企业加强。
几年前,看了写著名策划人王志刚的一本书《谋事在人》。这本书给我印象最深的一点是:王志刚创作组接受广东省委宣传部交给的任务,拍摄反映广东改革开放成就的《南方的河》专题片。他们走出广东写广东,到广东以外的省市考察,在外地审视、思考广东的发展。结果,这个纪录片获得了成功。
最近看《道路与梦想》这本书,也有类似的一点感觉;万科董事长王石的登山行为,也是一种系外的状态。他的这种行为并没有与经营万科脱节。王石登山带来的一种收获:从更高的视野审视万科的经营判断。万科只有紧紧地连接着外部世界,紧紧地融进社会的发展,才有资格迈向“百年企业”之路。
他们都深谙一个道理:经营者到了一定时候,有时会“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一代管理宗师德鲁克自称为“旁观者”。他的管理思想体现了“宏观的思维与微观的坚持。”他的旁观就是,有时会“走出企业看企业”,是以“开阔的视野,超然的格局”思考、研究企业发展。他从社会、历史的高度,分析组织及组织管理的变迁。这一独特的视角避免了一叶蔽目的狭隘,避免了“不识庐山真面目”。
德鲁克说:“管理者身处组织之内,但如果他要有效工作,还必须努力认识组织以外的情况。”“在组织内部不会有成果出现,一切成果都是发生在组织外部。”只有外部世界才有绩效可言。身为管理者,必须生存及工作于企业之中。所以,如果不能有意识地去觉察外部世界,则组织内部的事务,必将蒙蔽他们,使他们看不见真正的事实。
一个人、一个企业、一个团队如果仅能维持今天的视野、今天的优点和今天的成就,他就迟早会丧失感应性、适应力。
管理者应该重视外部的变化,应当随外部的要求调整自己。重视与上司、同事、下属的关系,应是必备的状态;跳出圈子,在本位心连全局,是明智的态度;注意与外交往,处理好方方面面的关系,应是一种客观要求。管理者应以身心内外和谐,去感受、感知、连接世界,进而在万物交错的“关系网”中,求得管理自己、管理团队的和谐。
非常巧的是,上午写到这,下午参加闽浙鞋业精英风云对话,来自浙江温州、福建泉州的奥康、康奈、吉尔达、匹克等企业的老板,专题探寻“用国际化品牌,应对日趋严峻的国际反倾销”这一迫切的问题。这正好是关于“系外状态”的思考,我便谈了上述的一些认识,得到在场的企业家们的认同和共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