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很多沿海低洼城市正受到自然灾害的严重威胁,尤其是很多重要的经济发展中心,郑艳报道。
由于资源丰富、运输便利,沿海地区是全球人口分布最密集的地区,有13%的城市人口居住在仅占世界陆地面积的2%的低海拔沿海地区,其中人口超过500万的城市有65%分布在这一地区。根据联合国对这些城市受到台风/飓风、洪水、滑坡、干旱等与天气有关的自然灾害风险的评估,发现许多沿海城市是灾害风险集中而高发的区域。
非洲和亚洲虽然城市化水平低,居住在沿海地区的城市人口比例却远远高于北美洲和欧洲, 尤其是亚洲,容纳了全球低海拔沿海地区3/4的人口,世界2/3的城市人口。这使得许多发展中国家城市更容易遭受到海平面上升和海洋灾害的影响。国际红十字会发布的《2008年世界灾害报告》指出,2007年亚洲发生了15次受影响人数超过100万的自然灾害,其中,中国的水灾影响了1亿人的生活,印度和孟加拉国水灾影响人数也分别超过1000万。2008年5月发生在缅甸的强热带风暴,致使全国近半人口受灾,近8万人死亡。
中国海岸线漫长,沿海低洼地区约占整个海岸线地区的30%,70%以上的大城市、50%以上的人口及70%以上的工农业产值,分布在沿海aihuau.com及东部地区,而这些社会经济水平相对较高的地区容易遭受到台风、洪涝等气象灾害袭击。经济与合作组织(OECD)的一项研究表明,如果对全球暴露于洪水风险中的沿海城市按照人口和社会资产排序,中国的广州、上海、天津、宁波等城市均位列风险最大的前20个城市之中。这些发达的城市在日益频繁的气候灾害面前已经表现出异常脆弱的一面。2008年6月以来,广州、深圳、上海、海口等多个沿海城市先后遭到几十年甚至上百年不遇的暴雨、水灾的袭击,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实际上,不仅仅在沿海地区,近些年,中国内陆许多城市也频繁遭遇到极端天气事件的袭击,如2007年7月重庆遭受115年来最强雷暴雨袭击,济南遭受有气象记录以来最大暴雨袭击(见下图)。
许多城市面对灾害束手无策,损失惨巨,即使生态环境良好的城市,也暴露出面对气候变化的脆弱性,2008年7月的昆明暴雨造成城市80%以上的道路交通瘫痪,机场关闭8个小时,使得春城成为一片泽国。
不合理的城市化和城市发展模式加剧了发展中国家及其城市应对气候变化的脆弱性。首先,城市环境基础设施和防灾能力跟不上城市发展的步伐。中国许多城市在发展过程中重交通、电力等设施,忽视环保基础设施,以城市排水系统为例,管道设备老化加上雨污合流的功能设计,在排水、防洪等方面埋下了严重的隐患。一些城市如济南、重庆依然延续着旧城市规划遗留的不合理的区位布局,加剧了城市潜在的生态和环境风险。
第二,中国许多城市由于对劳动力的巨大需求,近年外来人口大量涌入,超过了城市的接纳能力,在城郊结合地带出现大片外来人口的聚集区,供排水、废弃物处理等基础设施建设滞后,一旦发生城市气象灾害,会加剧城市边缘地带的受灾程度。
第三,城市化和工业化驱动的劳动力转移模式加剧了沿海地区的风险压力。在中国,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从贫困内陆地区向沿海发达地区流动,充足的劳动力一方面大大促进了中国出口导向的经济增长,另一方面也造成了沿海地区过于密集的人口分布。在2008年春节期间,被称为中国当代“最大规模人口迁移”的农民工返乡潮遭遇南方的雨雪冰冻灾害,铁路、公路瘫痪,数百万人被困在车站。为了减小沿海城市气候变化风险的潜在脆弱性,需要重新思考传统的以外向型经济为动力的经济增长模式及城市化模式,改变单一的劳动力流动模式,采取措施引导劳动力从沿海地区向内陆地区的经济中心移徙。
综上所述,在日益加剧的气候变化风险面前,中国城市所面临的问题不仅仅表现在城市规划、防灾基础设施和灾害应急能力等方面的改善,更应该从经济区域布局和人口发展的总体战略,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内在缺陷等方面进行深入分析,以便从整体上增强中国及各城市应对冲击的适应能力,避免单一的问题引发多米诺骨牌式的连锁负面效应。从这个角度思考气候变化对中国城市和城市化进程的影响,应该更有意义。
作者是经济学博士,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