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列专题:《世界500强的中国主张》
北京希尔顿酒店正在进行耗资1 500万美元的装修,翻新后的酒店将更具中国韵味。虽然1998年希尔顿曾经进行过一次装修,但和这次比起来,“那只是小打小闹”。这次我们将彻底翻新所有的客房。我们聘请了总部在美国的赫尔什?柏那公司新加坡设计室承担室内设计工作。他们的设计风格非常现代,同时结合了中国传统元素。我们在床头处采用了很多中国式窗户的式样。会议室和著名的路易斯安那餐厅的装修将在今年晚些时候进行。我们将在餐厅里增加两个单间、一个葡萄酒窖和酒吧。同时,我们将把我们的咖啡厅改成一个茶餐厅。因为我们是在中国,中国人的传统是饮茶,而不是喝咖啡。路易斯安那餐厅于2004年1月在第十届“城市旅游金杯大赛”中获得“北京旅游企业最佳餐饮奖”,并被“品酒者”杂志授予“2003年杰出奖”。我们还打算新开一个酒吧,名字叫“zeta bar”。第一个zeta bar开办于伦敦希尔顿饭店,并成为伦敦最有风格的酒吧之一,之后悉尼、科伦坡和曼谷的希尔顿饭店也开办了zeta bar。我们将是世界上第5个拥有zeta bar的希尔顿饭店。zeta bar以环境舒适闻名。商业人士在欣赏音乐的同时可以品尝美妙的鸡尾酒。(仇琳2005年1月采写)柯达从“中国制造”到“为中国制造”2005年全年,柯达一直被怀疑和叹息所笼罩。“柯达要全球裁员2.5万”、“柯达面临数码时代最大的挑战”。只要随便在Google上搜索“柯达”二字,这样的新闻报道便会扑面而来。事实真相究竟如何?为此,Beijing Today采访了柯达北京分公司的首席代表安凯彬先生。要采访安先生,着实不易。我们提前几周就做好一切安排,而最后被告知,采访只能进行1个小时。还好,曾做过《洛杉矶时报》记者、在美国驻北京大使馆担任过商务官员的安先生具有超凡的沟通和交流能力,特别是在他与新闻界同行接触、有意传递他的公司理念和信息的时候。采访中,安先生介绍了柯达在中国的业务框架、在全球人口最多市场上的目标、以及与即将来临的2008北京奥运的关系。而他强调最多的是:“将‘中国制造’变成‘为中国制造’”。Beijing Today:柯达在中国的业务全景是什么?安:柯达现在已经将所有的三大业务都搬到了中国:民用影像(向大众消费者、专业人士和电影业者提供数码和传统影像产品和服务)、医疗影像(向医疗和牙科产业提供数码和传统影像产品和服务)、商业影像(根据客户需要提供印刷、文件扫描、存档、多点IT图像服务)。在中国,我们非常注重将这三项主要业务并驾齐驱。早在1998年,我们就与中国政府和胶片产业签署了战略合作意向,比如在厦门的福达胶卷、在广东的公元胶卷、在无锡的春梅胶卷。所有这些都大大促进了本地胶卷产业技术的进步。2002年,柯达又与保定的乐凯胶卷达成协议,逐步收购乐凯20%的股份,旨在帮助后者提高技术水平。到2004年年底,我们已经持有乐凯16%的股份。今后两年,我们还将增加这一比例。要知道,乐凯可是全中国领先的传统胶卷、影像产品和服务的提供商。

去年(指2004年),我们的医疗影像部门在上海浦东设立了研发中心。这也是柯达在美国以外设立的第二个研发中心。此外,我们还在中国有一个数码产品和相关软件的研发中心。Beijing Today:那么,柯达在中国的最终目标是什么?安:我想说,我们的终极目标是把柯达的文化带到中国。那就是:“给消费者提供全面、满意的服务”,从产品到服务、再到经验。Beijing Today:今后几年,柯达在中国业务发展的具体计划如何?安:如前所述,我们将三大业务并驾齐驱,一起推进。为此,我们正与中方伙伴紧密合作,积极推广传统胶卷和影像;在厦门、上海和无锡扩大数码产品生产;同时,也在寻找商业影像印刷领域的伙伴。Beijing Today:您如何看待柯达的传统胶卷和影像业务在中国的发展?安:数码影像产品正在中国东部沿海地区迅速普及。但这并不是说,传统影像产品没有了市场。在中国广大的西部地区,这一市场还有待开发。我们在全中国已经铺设了9 000多家胶卷售卖和相片冲洗店。这些冲洗店,即使在数码时代,也有其存在的市场价值。关键是,我们如何向顾客提供最好的、最令人满意的产品和服务。Beijing Today:最近,柯达提出“将‘中国制造’变成‘为中国制造’”的口号。具体含义和内容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