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系列专题:《乔家大商道》
乾隆二十年,包头一带是个大丰收年,粮价普遍低落,黄豆尤其便宜。秦某究竟是买卖人,又跟乔贵发做大买卖多年,颇有些商业眼光,他看到这是个大量买进的好时机。于是,他把柜上的现银都买成了黄豆,囤积起来。也是该秦某露脸,乾隆二十一年,包头一带大旱,除了能引黄河水灌溉的土地外,大片土地几乎绝收。于是粮价暴涨,秦某把囤积的黄豆相机抛售,赚了一笔大钱。这是草料铺自买树梢栽了跟头之后的第一笔大生意。秦某觉得这是个好兆头, 便趁回徐沟县探亲之机,来到祁县乔家堡请乔贵发再上包头重整旗鼓,扩大买卖。于是乔贵发在秦某诚心诚意的邀请下,再次来到包头,与秦某共同携手,进行二次创业。于是,乔贵发得到了东山再起的机会,秦某则得到了伴虎吃食的条件。乔贵发重返包头后,与秦兄弟同心协力,艰苦创业,跌倒后又爬起来,从头开始。乔贵发二次来包头后,经几年的养精蓄锐,恢复了从前那种充沛的精神状态,经几年的冷静思考,比从前更多了几分老练和成熟:那股狂劲没有了,韧劲却加强了。此时的乔贵发有精神,有干劲,有本领,有经验,又有老练和成熟,于是,乔秦二人的饭店草料铺二度春风,又兴旺起来了。但是,此一时,彼一时。此时,尽管他们的饭店草料铺兴旺起来了,但在包头商界的地位却远不如从前。原来,因为包头经济迅速发展,饭店草料铺已不是包头最赚钱的行业,包头一带已经不是仅仅为旅蒙商提供食宿服务的小村庄了。包头在发展:有的旅蒙商以包头为据点,有的客商以包头为庄口,有些买卖则由萨拉齐或归化城转移来这里……包头已由原来的转龙藏、南龙王庙、召梁、寺梁、西水沟、井尔坪、西脑包等分散居民点逐渐连为一体,形成了一个较大的商业集镇。而且由于各行各业的兴起和商业集镇的形成,草料铺饭店已不是最赚钱的行业,一开始最适宜开草料铺饭店的西脑包一带也失去了最佳地理位置,包头一带的商业中心已经转移到了与转龙藏隔河相望的包头河西岸一带。广盛公字号的由来乔秦二人审时度势后,猛然省悟。他们所从事的行业和经营的地点,即将被快速发展的包头经济甩到“边缘”地位。而一旦处于这种“边缘”地位,纵然本人有天大的本事,也难成大器!乔贵发心高志大,岂能善罢甘休,固守现状?他与秦兄弟商量一番,决定利用自己先来包头一步比别人根深蒂固的“地头蛇”优势和资金优势,再次转移:转移地点,转移买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