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列专题:《资本和舆论的博弈:科龙变局》
对于顾雏军而言,作为一家著名上市公司的董事长,被卷入一次次舆论漩涡,是不幸的,而其秉性中的“把企业做好了,外人的疑虑就会消失”的想法显然也嫌天真。这个道理,就像在科龙内部营销系统中,营销人员把业绩做上去了,就会得到升迁吗?不是的,还涉及领导对其的成见、绩效因素,等等。曾经考核过科龙营销系统遍布全国的众多的营销人员,却不能从中参悟到这一点,这也是顾雏军的悲哀。或许,在他的脑海中,本身就不屑于与下属做对等的对比。眼高于顶、桀骜不驯的性格,使顾雏军在应对“郎顾之争”危机时,不屑于甚至是不懂得如何做好危机公关,不懂得建立严密而又规范的危机公关运行体系,而是凭一己之愿,梦想借一次研讨会、借一纸律师函就将事件摆平! 资本市场没有一劳永逸的好事,媒介公关同样如此,一次研讨会是不能给顾雏军的评价一锤定音的!“郎顾之争”只是一个导火索,当国家监管层面出场时,潘多拉的盒子才慢慢地打开!顾雏军也就离倒下不远了! ◆ 宋秦案之“罗生门” 科龙20周年厂庆刚刚过去两个半月,顾雏军就再次陷入了麻烦中。不过,这次当事方是格林柯尔,而不是科龙。2005年1月14日,新鸿基经纪人宋秦向香港高级法院提起对格林柯尔及顾雏军的诉讼。1月17日下午,格林柯尔紧急召开新闻发布会,董事局主席顾雏军及副主席胡晓辉出席。 “流年不利,被贼偷还要遭贼咬”,在这一事件中,顾雏军的这句不平之语被广为转载,人尽皆知。 但在这一似乎很容易看出对错的案件中,媒体的态度还是很不友好,许多媒体都是以《格林柯尔顾雏军遭追讨1053万》为标题报道这件事的顾雏军又陷入一片不利的舆论声中! 在新闻发布会上,他的不平是显而易见的,“即使单看宋秦的起诉状,也能看出一个最简单明白的事实,宋秦是贼,他偷了格林柯尔的钱,格林柯尔是受害者。但是这两天,香港媒体报道这件事的手法,对我本人及格林柯尔伤害很大,我很纳闷,在一个盗贼和受害人之间,难道盗贼可以逍遥而受害人还要受到进一步的伤害?”①

但他还是尽力防止此次风波波及科龙。有心细的记者发现了这一点,在1月17日的见面会上,当主持人说“我代表格林柯尔,代表科龙感谢大家来与会”时,顾雏军马上纠正:“你就是代表格林柯尔,代表我就行了,不是代表科龙,否则就麻烦了,又会成为别人的把柄。” 在类似这样的细节之外,此案最大的亮点是:原来该案的主角除了宋秦、顾雏军之外,还牵涉到另外一方,也就是顾雏军的老冤家——郎咸平。宋秦既曾是新鸿基证券经纪人,也曾是郎咸平在香港中文大学1994年的学生。 事情就此变得扑朔迷离起来。 在日本经典影片《罗生门》中,大导演黑泽明运用音乐、树林的寂静、阳光、树影等简单的叙事的基本环境,以及简单的人物结构,叙述出了一个极富张力的复杂故事。《罗生门》中,差役、樵夫、强盗、灵媒以及真砂……,不同的人物从各自的利益角度出发,都有抬高自己形象的迫切愿望,说着不一样的证词:美女真砂表明自己是一个忠诚的妻子;武士把自己描绘成富有荣誉感和符合身份的行为举止的楷模;强盗也为自己的行为渲染浪漫、英勇的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