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和舆论的博弈:科龙变局》第34节:风向之变(10)



系列专题:《资本和舆论的博弈:科龙变局》

邓拓曾有句话:板凳要做十年冷,文章不说半句空。就算是“大胆假设”,那也应是建立在事先的小心求证之上!

  这是一个浮躁的年代,这是一个讲究名利的年代。语出惊人,夺得了无数眼球,吸引了无数的注意力,却往往丧失了经济学家这一冠冕应有的严谨。

 《资本和舆论的博弈:科龙变局》第34节:风向之变(10)
  在这方面,倒是周其仁先生显得有理有节,“本来郎咸平们喜欢什么样的体制,自有他们的自由,他们愿意在大政府、大国有制下讨生活,我没有意见。但是谁也不要指天划日,非要把不愿意过那种日子的人也强拉进去。我不代表任何别人,只代表我自己。”③“郎教授了解的企业可能是中国国有企业的万分之一,而且就是这万分之一可能还只是翻了几家上市公司的财务报表。如果真要下这个结论,恐怕郎教授倾一身精力也难以完成。我相信郎教授说的情况肯定有,但以个别去否定整体,任何严谨的经济学家都做不出来。吴敬琏老先生称没有认真研究不敢乱说,也说不出来,郎教授只是研究了几个企业,而且也只是研究了上市公司公布的财务账,就一下子把中国的国有企业领导班子打翻在地,踏上一只脚,好像是‘洪桐县里无好人’,这已经远不是学术研究的范围了。而郎教授此类言论实在太丰富了。”①

  ◆ 郎咸平的正面意义

  纵然说了许多愤青式的话,但不可否认郎咸平引起震动的正面意义。

  郎咸平之所以能得到公众的一边倒的支持,就在于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诚信缺失。对大部分股民而言,能将上市公司披露的财务数据看明白的寥寥无几,更何况财务数据的背后还有许多掩藏的东西。到底哪些是可以信任的,哪些是不可以信任的,就像当今的食品安全一样,积攒的问题太多了,让人都麻木了。而经济学家郎咸平的横空出世,说出了大家心中想知道的黑幕,其受欢迎的缘由就在于此。

  郎咸平的狂热的支持率,是对相关监管部门的一个警醒。正视目前存在的国有资产流失的问题,切实保护中小股东的利益,做好上市公司的信息真实披露工作,让公众的知情权得到切实保障,这就是郎咸平的进步意义。

  ◆ 监管部门介入:风向转变

  在郎顾之争引发全国性舆论的同时,国资委从2004年8月开始,先后下达近10个文件,展开了国资委清查国企产权转让行动,针对各省国资委进行大检查。

  10月8日,国资委政策法规局对外公开征求对《中央企业重大法律纠纷案件管理办法》的意见。国资委规定,中央企业在处理重大法律纠纷时,造成企业重大损失并涉嫌犯罪的,相关负责人将被送交司法机关处理。消息一经媒体披露,顿时使得热闹非凡的国有资产大争论变得肃杀起来。

  到10月中旬,国资委、财政部、监察部和国家工商总局组成的国企产权转让联合调查组抵达江苏、浙江等省,对一些重大企业国有股权转让进行联合抽查。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9101032201/456741.html

更多阅读

《资本和舆论的博弈:科龙变局》第39节:温故之变(5)

系列专题:《资本和舆论的博弈:科龙变局》这次通气会后,媒体对该事的报道始有改观。  “我希望科技界、新闻界、投资界对企业家们应该有一个宽容的气氛,不要在一个人失败的时候把他骂成狗屎,成功的时候又把他捧得好像是天才。

《资本和舆论的博弈:科龙变局》第38节:温故之变(4)

系列专题:《资本和舆论的博弈:科龙变局》“如果有一天老了,走到街上有人说,这个老头是做冰箱的,他对中国冰箱产业还是做了些贡献的,那我就没有白做。”  ——这是在2003年接受《中国企业家》采访,谈及产业整合梦想时,顾雏军的一句感慨之

《资本和舆论的博弈:科龙变局》第37节:温故之变(3)

系列专题:《资本和舆论的博弈:科龙变局》面对媒体的大规模轰炸,兼之科龙2002年若再不盈利,就有退市之虞,顾雏军当时的压力可想而知。他曾这样说过:“中国的很多民营企业家还没有被认可,他们是在用自己的性命做企业!有人提出我们一股独大的

《资本和舆论的博弈:科龙变局》第36节:温故之变(2)

系列专题:《资本和舆论的博弈:科龙变局》尤其科龙在当时以乡镇企业的身份走过来,就如潘宁在临别科龙时留下的“纵横家电愤争先”一句,特意注解“愤争先”并非“奋争先”笔误,之所以“愤”,是因为乡镇企业的科龙从前被人轻蔑、贱视,从这,可

《资本和舆论的博弈:科龙变局》第35节:温故之变(1)

系列专题:《资本和舆论的博弈:科龙变局》而在2004年年末,中国证监会也分别指派广东、江苏、湖北、安徽四地的证券监管部门,联合调查顾雏军掌控的格林柯尔系。这些地方正好是顾雏军的格林柯尔收购的科龙电器、ST亚星、美菱电器和襄阳轴

声明:《《资本和舆论的博弈:科龙变局》第34节:风向之变(10)》为网友禁语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