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观30年改革发展之路发现,中国改革开放之所以能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关键在于建立了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正是这种渐进式的改革道路,为忠于追求、敢于冒险、勤于奋斗的人拓宽了理想的舞台,从而培育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企业家。
以企业家生成和发展的时间为标准,以代表性人物为标志,企业家代际的划分实际可分为三代。他们所从事的产业,几乎都代表了那个时代推动中国经济成长的主导产业。没有他们,中国的经济改革不可能成功。
刘永好:逼出来的农民企业家
第一代企业是改革开放以来、1992年之前创业的企业家,他们勤奋、务实、敢于冒险,推开了中国改革开放第一个10年,开启了颠覆性、需要想像力的新时代。
“2008胡润百富榜刘永好家族排第13名,财富190亿。”——刘永好一直是成功的。
提起刘永好,首先想到的是他每年在《福布斯》中国大陆富豪榜的排名,容易忘记的是他靠孵鸡、养鹌鹑白手起家的过程。这个昔日的农村小伙至今依然保留着纯朴的微笑,只是那笑容里平添了更多的坚韧和自信。
刘永好的创业实践始于中国改革开放全面起步的1982年。当时他与自己的3位兄长一道,辞去公职,变卖手表和自行车等家产,筹集了1000元人民币,到四川成都新津县农村创业。
从种植、养殖起步,兄弟四人虽历经磨难,但坚持不懈。到1988年,四兄弟已经积累了1000万元。
根据资料显示,上世纪80年代早期,各地开始产生自发的私有企业,1987年十三大承认个体私人经济是社会主义经济的“有益补充”。1988年春天,全国人大修改宪法。从1988年之后开始,可以在工商局注册私人企业。借着这股政策春风,兄弟四人于80年代末期开始转向饲料生产。
1992年,邓小平南巡讲话,年底十四大确定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接着,第二年全国人大修改宪法,私人企业在这个时候开始步入快速发展时期。
在这样的改革化道路上,四兄弟的企业也在滚雪球式地发展。经过8年的时间,他们创出了中国最大的本土饲料企业集团——希望集团。到1999年底,希望集团已发展成为以饲料为主,涉足食品、高科技、金融、房地产、生物化工等行业,拥有140多个工厂的全国性集团公司,是国内最大的民营企业之一。
1993年,刘永好作为非公有制经济界推选出的政协委员,出席了全国政协八届一次会议。刘永好与41位政协委员共同提案,希望成立一家主要由民营企业家投资,主要为民营企业服务的银行。这促成了两年后中国民生银行的成立。
别看现在的刘永好事业腾达,可20岁之前他却没有穿过一双像样的鞋子,没有一件新衣服。创业的想法如此简单,只是为了让家里人过年的时候能够吃上一点肉。
按照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院长张维迎的说法,改革开放的第一代企业家,正是农民转变的企业家。他们大多属于被迫创业,所设立的企业也大多带着“红帽子”。但这一代企业家敢想敢为、敢于挑战传统体制的束缚,勇于在坎坷中奋力前进,对当时的经济发展颇有贡献。
陈志列:借势淘金的知识分子
第二代企业家是1992年之后诞生的企业家。他们的重要特点是,在“下海”进入商界之前,他们要么在政府机构,要么在研究机构。“92派”是中国企业成长30年的集大成者。
陈志列正是这代企业家的代表。
时光倒回到1991年底,还在北京中国航空工业设计院某下属公司做工程师的陈志列被单位派往深圳,与一家中国台湾企业合作建立分公司。刚去没多久,正值邓小平同志南巡,“我强烈地感受到了1992年春天的故事,那时海内外的投资创业者一下涌入了深圳,这片我国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创业氛围异常浓厚。”陈志列对《中国产经新闻》记者回忆说。
这个毕业于西北工大的研究生在经过反反复复的思考后,不顾家人、领导的反对,于1993年毅然辞去工作下海创业,创办了研祥公司。
凭借丰富的市场经验和专业的技术知识平稳运营了2年之后,研祥公司已经羽翼渐丰,此时的陈志列不再满足于单纯的代理商角色,开始着手推广“研祥”品牌,而第一关,就是投入研发,添置生产设备。
在第一次投资中研祥就注入了3000万元人民币搞研发,这对于刚刚取得成绩的陈志列而言无疑是一场“豪赌”。按照陈志列自己的说法:“当时仅留下了自己的基本生活费,其余的全部用于产品研发投入。”很显然,陈志列选择了一条别人都不敢尝试的艰辛之路。
现在的研祥是我国特种计算机行业排名第一的企业。用陈志列的一句话来形容:“这是研祥在国内市场上与海外品牌搏杀15年的结果。”目前,研祥在中国有44个全资机构,并设立了深圳、北京、上海、西安4个研发中心,其产品涉足中国全行业。目前排在国内市场第一位,全球市场第三位的研祥,设定2017年做全世界特种计算机的NO.1。
陈志列告诉《中国产经新闻》记者一个有趣的故事,15年前,深圳南光大厦的一间小办公室里,在研祥公司成立第一天的第一次“正式”会议上,陈志列对面前和他年龄相仿、同样是研究生毕业的5个同事说:“今天我们在卖着别人的品牌,但是很快我们就会让全世界了解到中国有个‘研祥’品牌的特种计算机!”只不过这次会议没有人拍照片,没有人来摄像,但是这句话,被在场的每个人铭记在了心里。
15年后,当中国中央电视台向全球直播时,一句“他把行业标准贴上了中国制造的标签,他对世界说,定价权,中国造。” 为陈志列深深烙印上了“中国创造”的标签。这时已经成为研祥集团董事局主席的陈志列成为全场闪光灯下的主角。
马化腾:国际视角的网络精英
第三代企业家诞生于2000年前后。他们的典型特征是高学历、高技术、年轻化,更具国际视野和创新意识,熟悉国际规则。在第三个10年里,他们引领着新经济在全球竞争中搏击风浪。
QQ教父马化腾刚刚荣获2008年度最具影响力25位企业领袖奖。
10年前,27岁的软件工程师马化腾相约几个同学创办了一家名为腾讯的中国互联网公司。10年后,中国互联网产业历经喧嚣生涩地迈向成熟稳健,香港上市4年多的腾讯,摇身变为市值逾百亿美元的庞然大物。平静而有耐心的马化腾,在2008年10月30日发布的《福布斯中国400富豪榜》中以107.4亿元排名第9。
“要相信自己写的东西可以卖钱。”马化腾是热销一时的股霸卡作者之一,他和朋友合作开发的股霸卡在赛格电子市场一直卖得不错。而这也使他有了相当的原始积累。
短短的时间里,互联网行业横空出世了不少名人。1997年5月,丁磊创办了网易。同年10月,王志东们拿到了650万美元的风险投资,这是国内互联网企业所获得的第一笔风险投资。随后的1998年,对中国互联网而言,更注定是一个不平凡的年份。1998年2月,张朝阳成立了搜狐,10月,周鸿成立了3721,紧接着腾讯与新浪网也先后成立。
资金和技术是刚创业的互联网公司面临的最大问题。于是,1999年马化腾就开始找风险投资了。他说,当年的融资是对腾讯集团影响最大的3件事之一。
马化腾差点因付不起服务器托管费而将软件卖掉,后来却又戏剧性地碰到了IDG和盈科数码。用马化腾的话说,“他们是互相壮胆一起进的,给了QQ220万美元,分别占公司20%的股份。QQ发展到2000万用户时,这笔钱还没用完”。打动他们的原因是ICQ成功地卖了2.87亿美元给AOL。
有了这笔资金,公司买了20万兆的IBM服务器。腾讯以惊人的发展速度崛起,直至2000年4月,QQ的注册用户已经突破了500万大关,5月,同时在线人数超过10万,6月,注册人数便已超过千万,同时,移动QQ进入了联通的“移动新生活”。
2004年6月16日在港上市以来,腾讯的股价一直在稳步上升,直到今日,仍然是中国市值最大的互联网上市公司。
来源:中国产经新闻2008年12月1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