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列专题:《走出单位》
不主动协调— 坐等他人来找自己,特别是当项目执行因合作方内部出现的问题而受到拖延时,坐等他方自己解决问题,而不能积极主动地想办法帮助解决,或提供可能而必要的支持促成问题的解决。在项目合作中,任何一方的内部问题如果得不到解决,项目的进程或结果就会受影响,所以,所有的问题都是我们的问题,都需要我们主动地想办法解决。 忽视不确定性— 面对经常出现的不确定性,或者不做判断,不采取行动,等待别人把事情搞清楚,或者只凭已有的确定性做判断和采取行动。
![《走出单位》第17节:本地雇员的领导力分析(5)](http://img.aihuau.com/images/a/0602020606/020611251310612110.jpeg)
一件事情在得到确认之前并非不存在,其不确定性要求我们对得到确认的可能性做出评估和判断,并依据这种判断采取相应的最有效的行动。而判断力的获得依靠我们对项目的深刻理解和对项目全局的把握,特别是对项目各方的利益、关注点、项目目标以及对项目的态度的准确了解。 遇到瓶颈问题就立刻避开或上交— 不能调动各方资源和力量打通关节,解决问题。其实,如果我们能利用各方资源把瓶颈问题分解,那么这个问题就容易解决,而不必因为上交错过发挥领导力的机会,或因为回避而影响项目的进展。 一忙就乱— 陷于具体事务细节,而忽略或遗忘最关键的环节或核心事务,导致严重问题的发生,于是,为了解决这些严重问题就愈加忙乱,忙碌不堪,错误频出,事倍功半。这种工作状态及其结果的产生,主要是缺少把握全局的能力,具体表现是,要么陷入细节中,忘记全局;要么忽略了重要细节,让具体事务阻碍整个项目的进展。其实,我们只要花一些时间让自己静下来,把项目从头到尾理一遍,找出关键环节并在项目实施的全过程中把它们紧紧控制住,就不会出现问题或淹没在其他细节里。 而这一切的根本症结在哪儿呢?我想是单位体制所培养的被动性的遗存以及拥有感的缺失。在单位体制里,我们不拥有任何东西,甚至不拥有自己,因为我们无法把握自己的未来。我们的一切所需都被分配和被给予,唯一能做的就是等待。当然我们也不必为组织的无效、过错或失败负任何责任,它的成功、荣誉或发展也不归我们分享。 我们能不能在跨国公司体制里把被动性转换为主动性,并培养出对工作的拥有感呢?我相信在纠正了单位认知之后,我们就能做得到。 创造新的可能性 进步是新的可能性出现的结果。商业进步也是通过创造新的可能性来实现的。我们可以选择三种工作方式,即主动方式、被动方式和创造性方式,而创造性方式是产生新的可能性的前提。 创造可能性是多数人都有可能做到的事,差别只在于可能性的大小与多寡。新的可能性并非无中生有,而是通过创造性的构思对现有资源和条件进行非常规组合和利用,在更高的层次上生成新资源和新条件。这就像盖房子,即使每个人都拥有同样的建筑材料,不同的人盖出的房子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而房子的好坏和价值高低全看设计创意和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资源、条件相同,结果各异。 本地雇员中的优秀者常常有创造性的项目构思,但能实现构思的人不多,其中的主要原因除了我在前面已经讨论过的与领导力相关的问题以外,还有下面两个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