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列专题:《给权力掌控者的忠言:检察官手记》
七十多岁的刘老太太,是王书田的一个老邻居,她常对人说,王书田这领导,没一点架子,真是个好人。当王书田生病后,刘老太太坚持到家里看望他,看到王书田简陋的家,老太太更是感慨万千:“我一辈子都没见过书田这么好的人,这么穷的领导。” 王书田自己说:“守得清贫,工作踏实,吃饭踏实,睡觉也踏实。”“谁不想让自己的家人过上富裕的生活,但生活要看自己的条件,条件达不到,就不要硬求。”王书田豁达地说。 常言道:“难耐清贫莫当领导。”能不能以平静的心态耐住清贫,是考验每一个领导干部的修养品位、思想道德的重要尺度。 清贫、朴素的生活,正是我们革命者能够战胜许多困难的地方。无数事实证明,我们所以能够逐步走向富裕,获得新生,也正是安贫乐道、艰苦创业的结果。 当今的领导者,应为官一任,造福一方,只有耐得住清贫,才能守一方乐土。只有耐得住清贫,才能舒两袖清风。耐得住清贫,是一种超然于物的自制力,是一个领导干部思想成熟的重要标志。 诚然,耐得住清贫,并不是厮守清贫、甘于受穷,而是在特定的情况下,贫贱不移,矢志不改,以清贫养平静的心态,以清贫求发展的空间,以清贫砥砺青云之志,堂堂正正做人,清清白白当领导。 清贫不是贫困,而是富有。清贫是精神的富有,物质的适中,是物质和精神在一个人心中的协调统一,是摆脱了物欲缠绕,主动放弃对多余物质享受的追求,是自由、充实、舒展、向上的生活理念。 清贫也是一种崇高的思想境界,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相伴,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伍。清贫还是人生的一种动力之源,它所产生的动力,能战胜人生路上艰难困苦的阻挡,也能排除横在人生路上的权力、金钱、美色的诱惑。 当今社会,各种诱惑频向我们的干部招手,因此,“清贫”两字不可丢弃。纵观近年来落马的贪婪的领导,哪个不是因私欲膨胀、贪图享受而堕落? 有一贪婪的领导东窗事发后,在监狱写下了“忏悔录”。他提到腐化变质之前,也曾因看电影《焦裕禄》而感动涕零,也曾立志要做焦裕禄式的好干部,奈何领导当得越大,越与清贫背离,道德底线崩溃,沦为财色的奴隶。 欲望的沉迷与心灵的清明难以并存,就好像拔河比赛的绳索两端,执于物质的一端,心的清明也就输掉了。又像是天平的两边,一边重,另一边自然轻浮。为了使我们的心一直处在清明的一端和停在重要的一边,对物质欲望的放下,就成为必然。 对领导来说,清贫是一种价值观念,只有恪守清贫,才能坚定信仰,与时俱进;清贫是一种品德修养,只有恪守清贫,才能廉洁奉公,乐当公仆;清贫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只有恪守清贫,才能艰苦奋斗,拼搏进取。甘于清贫、乐道清贫也是长久幸福的保证。5.失去监督,私心就会自然膨胀 民主可能使少数人沉沦,却能使更多人在平等、自由中自我完善! 有百姓说,在我们这里,“当了市长就没人管了”。综观时下落马的贪官,“一把手”可谓“独占鳌头”,不论是在腐败的数量上、还是在危害程度上,都是比较大的。
![政府欺压百姓怎么举报 第57节:清醒五 莫道百姓好欺,谁都不是傻瓜(8)](http://img.aihuau.com/images/a/0602020606/020611245170705486.jpeg)
有的干部一旦被提拔重用,掌握实权,就狂妄自大,为所欲为,心里根本就没有“人民”二字,在“放手培养”中放任自流,在“放水养鱼”中混杂鱼龙,在“放心重用”中放纵腐化。 在我国,副手和员工都有人监督,而对“一把手”的监督是很不力的。一把手若有能力,头脑清醒还好,若是个糊涂领导,人民就惨了。 另外,这些贪婪的领导为什么要为贪而自我毁灭呢?我以为,这与他们所处的环境不无关系。长期以来,从上到下对领导干部尤其是主要领导干部的监督比较薄弱,只有他们来监督别人,没有人敢去或者有人敢也不见得就能监督他们。 落马的腐败者中不少人都是苦出身。成克杰上学之前没穿过鞋;安徽的王怀忠,是要饭的出身……这些人年轻时候奋斗成才,中年不断进取,然后到一定位置了,腐败了。这固然有主观因素,但监督机制的缺失因素不能忽视。 权力过分集中,又失去了有效的监督,为贪污腐败提供了条件。慕绥新说:“我当了市长以后,没人管,成了党内个体户,如果有人经常管我,不至于走到今天。” 这就是民主监督的误区。 所谓领导大一级压死人。长期封建统治金字塔式的权力结构把社会中的人养成了只唯上不唯下的习惯,民主不民主放在一边,主要看上面满不满意,因为职务和权力是“上面”给的,不管什么人不会不明白士为知己者死的道理,真正不识趣的还真正少,即使有也混不了几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