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管理》第1节:自序(1)
系列专题:《向中国共产党学管理:红色管理》
自序 中国共产党80多年的历史,是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历史。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也是红色管理理论体系从形成到发展,从摸索、实践到体系化、科学化的历史。 红色管理即是对中国共产党80多年来的成功实践经验,加以系统的管理学的归纳和提炼而创立起来的一个全新的理论体系。它既是对传统管理学的一次重大突破与创新,也是对中国共产党创新精神的理论补充,是对中国共产党执政能力、执政经验的科学化、系统化的总结。红色管理就是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管理工具。 红色管理的理论体系科学地总结了中国共产党80多年来的实践精华,探索了中国共产党引领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思想源泉。 “实现国家的现代化,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毛泽东同志、邓小平同志和他们的战友们以及千百万革命先烈的伟大理想。我们对毛泽东同志的最好纪念,就是把老一辈革命家历经千辛万苦开创的伟大事业继续推向前进,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史诗继续谱写下去。这是历史赋予我们的神圣使命。” 胡锦涛同志在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10周年时作如上强调。 朱镕基同志一直以来也非常关注中国管理学的理论发展和实践探索,并积极倡导将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思想同管理学相结合,致力于创建符合中国特色的管理理论体系。他曾在1996年7月25日指出:“今天到了要大力提倡改善中国的管理和发展中国的管理科学的时候了。确实需要强调管理科学和管理教育也是兴国之道。对管理的重要性,宣传得还太少,要大力宣传加强企业的经营管理,要大力提倡振兴中国的管理科学。”后来他又在清华大学信息管理学院的博士生毕业典礼上强调:“我们国家现在缺少什么样的企业家呢?缺少博古通今的企业家,既能懂国外的经营管理,又懂中国《孙子兵法》,又懂《共产党宣言》的企业家。” 21世纪是中华民族全面振兴的世纪。世纪之初,世界各国都在回首过去的一百年,总结历史教训,思考未来前景,总结历史前进和社会发展规律,特别是研究人类步入近代以来重大历史活动的规律性,在此基础上制定新世纪发展战略,以便在21世纪获得主动,甚至先声夺人。 而我们的回望还应该更远一些。从东方文明的起源,到遥远的汉唐文化,从先秦的辉煌,到清代的康乾盛世,我们伟大的民族早就以文明著称于世。盛世的响声,如黄钟大吕,不绝于耳。
然而到了近代,强大的中国开始显出没落的迹象。使人发出这样的感叹:“望中国之前途,如风前烛、水中泡耳,几何不随十九世纪之影以俱逝也。”一部中华民族的近代史是这样被翻开的:鸦片战争的炮声将清政府的盲目自大击得粉碎,曾为人类文明做出伟大贡献的中华民族坠入“强邻环列,虎视鹰瞵”、“蚕食鲸吞,瓜分豆剖”的危难境地。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仁人志士魂牵梦萦的执著追求;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的百年梦想。 世界形势风云变幻,充满迷雾和许多难以捉摸的变数。百年历史昭示:只有先进思想武装起来的中国共产党,才能真正开辟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路,由此可鉴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人民为实现自己民族伟大复兴,走出了一条清晰可辨、不会逆转、不可动摇的大道: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为中华民族复兴扫清了障碍; ——新中国的诞生成为中华民族复兴的起点; ——波澜壮阔的改革开放伟业,使中华民族进入一个中兴盛世; ——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成为中华民族发展的一个新的里程碑。 中国共产党已经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书写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但是,他们的追求是早日实现共产主义的伟大理想,他们要带着全国的人民往更远的地方走去,那是一个“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人民精神境界极大提高,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社会。” 从南湖上的一叶轻舟起航,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走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历史关头。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已是跃出东方地平线的一轮绚丽红日。再经过40多年的努力,到本世纪中叶,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一定会实现,一个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必将巍然屹立在世界东方。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一个令人鼓舞的目标,也是一个需要扎实推进的宏伟而艰巨的工程。将目标变为现实,必须通过艰苦实在的工作和努力。 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关键在于中国共产党。从独立解放到伟大复兴,中国共产党率领中华民族选择自己的命运,而人民也在命运的转折中进行着历史的选择。中国共产党就是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领路人。 100多年前,恩格斯就曾经指出:“一个知道自己的目的,也知道怎样达到这个目的的政党,一个真正想达到这个目的并且具有达到这个目的所必不可缺的顽强精神的政党——这样的政党将是不可战胜的。”这就是历史与现实的结论。 中国共产党就是一个这样的政党。在1921年7月召开的一大和1922年7月召开的二大,确定了中国共产党的最高纲领和最低纲领以后,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建立新中国,开始了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在20世纪80年代,邓小平领导中国人民进行改革开放;进入21世纪,中国共产党以“科学发展观”和“三个代表”等重要思想,不断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在理论与实践上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完善党的思想体系,并兼收并蓄西方现当代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的研究精华,开创了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思想建设理论体系的新局面。
更多阅读
《红色管理》第96节:创新永葆组织生命力(14)
系列专题:《向中国共产党学管理:红色管理》邓小平理论创新实际上把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提升到了一个更高的境界。无论是马列主义还是毛泽东思想,都没有解决“什么是社会主义和如何建设社会主义”这个为中国共产党人长期苦苦求索的问
《红色管理》第93节:创新永葆组织生命力(11)
系列专题:《向中国共产党学管理:红色管理》第四,是“导向性”原则。组织的导向决定着全体成员的注意力。从上个世纪初开始,企业的导向经历了一个从生产导向型、产品导向型、促销导向型、营销导向型的发展历程。企业必须根据自身的使命
《红色管理》第83节:创新永葆组织生命力(1)
系列专题:《向中国共产党学管理:红色管理》而共产党的这种思想改造的手法则是高屋建翎,是活化执行力,着眼全局的“点睛”之笔。 经过思想改造的“点化”,那些赤脚的农民组成的队伍很快就变成了革命军队;那些“乌合之众”的国民党正规
《红色管理》第79节:控制强化组织战斗力(10)
系列专题:《向中国共产党学管理:红色管理》遵义县新民镇汇民村青山寨村民组,有一座最引人注目的“红军坟”。1935年1月红军渡过乌江后有一支小部队来到了青山寨,其中的3名红军战士长眠于此。70余年来,这3位无名的红军烈士静静守候在
《红色管理》第70节:控制强化组织战斗力(1)
系列专题:《向中国共产党学管理:红色管理》从定义中可以看出,在一个组织中,控制与愿景、使命存在密切关系,组织控制包括按照既定愿景、使命纠正组织在运行过程中存在的偏差,同时也存在对组织愿景、使命的调适。控制与愿景、使命的这种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