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管理》第8节:纲领解决根本问题(6)



系列专题:《向中国共产党学管理:红色管理》

在如何深层次回答企业“为什么存在”这一点上,中国企业向中国共产党学习最成功的一个案例是华为。

   华为成立于1988年,是全球领先的电信网络解决方案供应商,也是中国企业国际化比较成功的公司之一。从1988年到1996,是华为的创业时期。经过8年的艰苦创业,到1996年,华为成为中国电子百强的26名,产值26亿元。从1996年开始,华为开展了《华为基本法》的起草活动。《华为基本法》成为中国企业的第一个企业纲领,在这个纲领的指引下,华为总结了公司成功的管理经验,确定了华为二次创业的观念、战略、方针和基本政策,构筑了公司未来的宏伟蓝图。至2005年,华为已成为该领域内国际国内都处于一流的企业。

   早在《华为基本法》起草前的1995年,华为总裁任正非慷慨激昂地写下了华为的“精神纲领”:

   “秉承毛泽东搞两弹一星的气魄和决心,响应党中央科教兴国的伟大号召,跟随五中全会跨世纪的宏伟规划,在改革开放的基础上,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地建立和发展华为产品体系。学习老一辈革命家、专家团结一致、艰苦奋斗、奋发图强的精神,努力赶上和超过世界先进水平,以充分满足用户的最高需求。用建立在国家文化基础上的企业文化,粘合全体员工,集体奋斗,为伟大祖国的繁荣昌盛、为中华民族的振兴、为自己和家人的幸福而不懈努力。”

   在《华为基本法》第一条中,明确规定:

   “华为的追求是在电子信息领域实现顾客的梦想,并依靠点点滴滴、锲而不舍的艰苦追求,使我们成为世界级领先企业。

   为了使华为成为世界一流的设备供应商,我们将永不进入信息服务业。通过无依赖的市场压力传递,使内部机制永远处于激活状态。”

   《华为基本法》总共6章103条,详细规定了华为作为一个企业的宗旨、核心价值观、基本目标、基本经营政策等,确立了企业的基本组织政策和控制政策,是对华为作为一个企业“为什么存在”的详细回答。依此基本法,华为在发展过程中,一直坚持以“爱祖国、爱人民、爱公司”为主导的企业文化,发展民族通信产业。

   华为人认为,企业文化离不开民族文化与政治文化,中国的政治文化就是社会主义文化。华为明确提出向中国共产党学习,把中国共产党的纲领分解为可操作的标准来约束和发展企业高中层管理者,以高中层管理者的行为带动全体员工的进步。华为管理层在号召员工向雷锋、焦裕禄学习的同时,又奉行决不让“雷锋”吃亏的原则,即坚持以物质文明巩固精神文明,以精神文明促进物质文明来形成千百个“雷锋”成长的政策。

   华为把实现先辈的繁荣梦想、民族振兴的希望、时代的革新精神,作为华为人义不容辞的责任,铸造华为人的品格,并坚持宏伟抱负的牵引原则、实事求是的科学原则和艰苦奋斗的工作原则,使政治文化、经济文化、民族文化与企业文化融为一体。

   这是华为之所以成为一个优秀的中国企业的根本原因所在。

  第二章

  让成员看到希望:

  成为有愿景的组织

 《红色管理》第8节:纲领解决根本问题(6)
  愿景:为组织指明前进的方向

   远大的理想、高尚的情操、进步的政治精神、饱满的工作热情、无私的奉献等等,是人们社会活动的强大动力。

   革命战争时期,环境十分恶劣、条件非常艰苦,生活异常困难,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领导人民战胜物质条件远为优越的强大的敌人,就是因为共产党人有着远大的共产主义理想和坚定的信念。没有这种理想和信念的支撑,胜利是不可能的。

   抗日战争时期,毛泽东指出:“军队的基础在士兵,没有进步的政治精神贯注于军队之中,没有进步的政治工作去执行这种贯注,就不能达到真正的官长和士兵的一致,就不能激发官兵最大限度的抗战热忱,一切技术和战术就不能得着最好的基础去发挥它们应有的效力。”

   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毛泽东又指出:“提高劳动生产率,一是靠物质技术,二靠文化教育,三靠思想工作。后两者都是精神作用。”

   引用这句话的意思,是说明其实毛泽东早在上个世纪,就看到了精神作用对劳动生产率的促进作用。在企业管理中,这种精神作用经常被描绘为——“愿景的力量”。

   西方管理学直至20世纪60、70年代,才看到精神、信念、文化对于管理的重要性。20世纪60、70年代,美国在和日本的商业竞争中,经常处于下风,这使美国人感受到了巨大的压力和不解,一批专家开始从企业管理的角度寻找答案,他们的重要发现是:日本企业优于美国企业的原因是其独特的企业文化。

   企业作为一个生命肌体,它不仅有生存的信念、追求,也有自己的使命和理想。20世纪70年代,许多战略管理学家就认识到企业使命的制定是企业管理的一个重要内容。到了80年代,撰写“企业使命报告书 ”已成为西方许多企业制定战略的首要任务。

   这其中有影响和代表性的观点是:哈默(Gary?Hamel)和帕拉汉尔(C?K Frahalad)1989年提出的“战略意图”概念、彼得?圣(Senge)1990年提出的“共同愿景”思想、詹姆斯?柯林斯(James C.Collins)和杰里?波拉斯(Jerry I.Porras)1994年提出的“愿景型企业”。

   在《基业长青》一书中,詹姆斯?柯林斯和杰里?波拉斯总结了“目光远大”公司战略成功之秘诀:“目光远大公司更强烈、更彻底地向雇员灌输他们的公司愿景,它们创造出一种强烈的崇尚其愿景的氛围,就像崇拜宗教一样,它们在行动上与其愿景更加一致——比如在制定目标、战略和战术及组织设计方面。”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9101032201/456211.html

更多阅读

《红色管理》第93节:创新永葆组织生命力(11)

系列专题:《向中国共产党学管理:红色管理》第四,是“导向性”原则。组织的导向决定着全体成员的注意力。从上个世纪初开始,企业的导向经历了一个从生产导向型、产品导向型、促销导向型、营销导向型的发展历程。企业必须根据自身的使命

《红色管理》第88节:创新永葆组织生命力(6)

系列专题:《向中国共产党学管理:红色管理》从“走苏联所走过的道路”到“走自己的道路”,是认识上的一个飞跃,是坚持和发展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的一个飞跃,同时也是理论创新和实践相结合的结果。正是因为有过经验和教训,所以中国共产

《红色管理》第75节:控制强化组织战斗力(6)

系列专题:《向中国共产党学管理:红色管理》联想集团最为人称道的是它的强大的执行力,这与柳传志所受的军事教育是一脉相承的。  组织的效率需要合适的人才来保证,个人的执行力水准是一个基本的要素。一个再完美的战略也会死在没有执

《红色管理》第59节:干部是组织建设的关键(12)

系列专题:《向中国共产党学管理:红色管理》批评和自我批评:解决内部矛盾  批评和自我批评在党的历史上曾经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是党用来解决党内矛盾,加强党的团结的重要武器。  在1942年的延安整风运动中,正是通过批评与自我批评进

《红色管理》第19节:纲领解决根本问题(17)

系列专题:《向中国共产党学管理:红色管理》企业精神对企业的经营管理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培植企业精神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一般说来,培植企业精神的工作可分为四个方面:其一是领导的示范作用;其二是政策的引导和强化,即有一套明确的

声明:《《红色管理》第8节:纲领解决根本问题(6)》为网友赤炼霸王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