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管理》第19节:纲领解决根本问题(17)



系列专题:《向中国共产党学管理:红色管理》

企业精神对企业的经营管理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培植企业精神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一般说来,培植企业精神的工作可分为四个方面:其一是领导的示范作用;其二是政策的引导和强化,即有一套明确的奖惩措施去引导和强化企业精神的培育过程;其三是舆论的灌注,即依靠舆论的力量来引导和强化企业精神的培育,最后是群众的自省,努力使企业精神变为广大员工的要求。

   世界上成功的企业都有其独特的企业精神和企业文化。当代中国的企业精神,应是具有中国传统的、体现时代精神的、凸显中国特色的企业管理灵魂。

  比如中国石油企业集团公司作为特大型国有企业,努力发展壮大公司实力,致力于产业报国。以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跨国企业集团为目标,所以其倡导的企业精神为:爱国、创业、求实、奉献。

  爱国:爱岗敬业,产业报国,持续发展,为增强综合国力作贡献。

  创业:艰苦奋斗,锐意进取,创业永恒,始终不渝地追求一流。

 《红色管理》第19节:纲领解决根本问题(17)
   奉献:员工奉献企业,企业回报社会、回报客户、回报员工、回报投资者。

   求实:讲求科学,实事求是,“三老四严”(“当老实人、说老实

  话、办老实事”;“严格的要求、严密的组织、严肃的态度、严明的纪律”),不断提高管理水平和科技水平。

   如果说中石油的成功主要应归结于实力和政策,那么蒙牛的成功则完全是企业精神的胜利。从1999年7月诞生,到打造出“中国驰名商标”、跻身中国乳业四强之列,蒙牛乳业只用了4年时间,并以年均递增350%的速度创造了我国乳业发展的“第一速度”。蒙牛产品是惟一的“中国航天员专用乳制品”;蒙牛液态奶“消费者综合满意度”列同类产品第一名;蒙牛是中国第一家参加APEC峰会的民营企业;蒙牛是国内第一家捐款抗击“非典”的企业,累计为抗击“非典”捐款捐物1200余万元;蒙牛以“强乳兴农”为企业使命,与百万农民结成命运共同体,是西部大开发以来中国最大的“造饭碗企业”……

   如果只是依靠牛根生一个人,显然是破不了如此多的纪录的。在蒙牛的官方网站上,我们赫然看到蒙牛企业文化的综合表述:“以诚信构筑蒙牛文化的核心;以强乳兴农为蒙牛的使命;用学习沟通和自我超越的企业精神打造百年蒙牛品牌,用5~10年的时间成为中国和世界乳业的领先品牌。”

   蒙牛是这样演绎自己的企业精神的:

   “企业以蒙牛为名,是将牛的勤劳、坚韧与奉献作为一种崇高的企业精神,唤起人们对牛的亲近、敬畏,也是对真、善、美的一种积极向上的追求,更象征着孺子牛精神在企业的光大。产品以蒙牛命名,象征来自蒙古大草原的牛,它吃的是青青绿草,挤出的是纯正鲜牛奶,这独特资源优势造就天然好品牌。”

  有趣的是,蒙牛还有两个非常独特的节日:一是每年的7月19日,是蒙牛的学习节,这是一次全体员工将学习成果与半年工作成果总结相结合的一次团队分享共赢的节日;另外一个就是“感恩节”:11月份的最后一个周五。这一天是国际通行的感恩节,蒙牛将这一天做为一个特别重要的节日,对合作者、支持者、消费者进行真诚答谢和感恩活动。从这里,我们也可以体会到蒙牛企业精神中的诚信、感恩、尊重、合作、分享和创新。

  企业精神对于企业来说,是灵魂之于躯体的关系,而企业的灵魂赋予到每一个员工身上,会成为每一个员工的自我价值评价标准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久而久之不仅会成为激励员工不断上进的动力,更会成为推动企业前进的不竭动力。中国本土企业要真正地做大、做强、走向国际化,首先必须要使企业具有灵魂,具有核心的号召力和凝聚力。真诚期待中国涌现出更多、更杰出的、国际一流的本土企业。

  走进新时代:愿景的持续生长

   愿景是一个生生不息、不断成长的过程——一种有生命力、能不断发展的思想,这种思想应渗入到组织的各个层面,并且对每一个决策都有着具体的作用。

   因此,塑造一个切实可行的愿景,要完成一个大任务就是计划该怎样通过组织不同的层次和功能来实现该愿景。

   其实,在关注愿景管理的时候,我们必须要做的是把愿景从存在于人的思想内部(或者用某种形式记录在案)的东西,转化成为塑造日常生活的一种方法。

   愿景的持续生长问题,本书已经许多次地提到过这个问题,愿景必须随着时代和外部环境的变化,来进行调整,以实现自我更新。

   愿景与纲领一样,也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

   在共产党这里,愿景之所以可以持续生长,是因为存在着一个内在的模式,这种模式是隐性的。它产生于对愿景的关注,共产党一直重视自身的先进性,一直重视为人民服务的传统,一直把最广大人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这就在不知不觉中实现了对愿景的一种规划。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愿景中最重要的激励机制在于清楚表达自己想使这个世界变得更加美好的愿望,表达自己为别人服务的愿望。

   这样远大理想被很好地保留下来,同时,中国共产党却又始终能从现实出发,拟订一个现实的愿景。或者换一种说法,这其实就是愿景的生长,愿景可以像一棵树一样,始终向着太阳生长,却注意自己脚下的土壤和水分,保持着自己内在的生机。这个内在的模式,表现在远大目标和具体途径的统一;表现在远大理想和现实努力的统一;表现在不断生长和阶段发展的统一;表现在革命热情和科学态度的统一;表现在遥远的图景和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一个时代的精神风貌常常可以在一些歌曲中间见出来。比如我们读《诗经》,就可以知道当时朴素而单纯的生活,可以找到他们愿望和心情。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9101032201/456191.html

更多阅读

《红色管理》第96节:创新永葆组织生命力(14)

系列专题:《向中国共产党学管理:红色管理》邓小平理论创新实际上把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提升到了一个更高的境界。无论是马列主义还是毛泽东思想,都没有解决“什么是社会主义和如何建设社会主义”这个为中国共产党人长期苦苦求索的问

《红色管理》第93节:创新永葆组织生命力(11)

系列专题:《向中国共产党学管理:红色管理》第四,是“导向性”原则。组织的导向决定着全体成员的注意力。从上个世纪初开始,企业的导向经历了一个从生产导向型、产品导向型、促销导向型、营销导向型的发展历程。企业必须根据自身的使命

《红色管理》第65节:领导是引领发展的核心(6)

系列专题:《向中国共产党学管理:红色管理》毛泽东发现罗荣桓是个人才,经过他的介绍,罗荣桓以一个下层工作干部在红四军党的第九次代表大会上当选为前委委员。毛泽东相信罗荣桓会成为一个优秀的政工干部。几年后,他还感慨地说:“荣桓是个

《红色管理》第59节:干部是组织建设的关键(12)

系列专题:《向中国共产党学管理:红色管理》批评和自我批评:解决内部矛盾  批评和自我批评在党的历史上曾经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是党用来解决党内矛盾,加强党的团结的重要武器。  在1942年的延安整风运动中,正是通过批评与自我批评进

《红色管理》第18节:纲领解决根本问题(16)

系列专题:《向中国共产党学管理:红色管理》就在这一时间里,中国共产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形成了延安精神。   延安精神是中国共产党在长期革命斗争中所形成的优良传统和作风的结晶,是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的继承和发展。毛泽东与延安

声明:《《红色管理》第19节:纲领解决根本问题(17)》为网友大爹呦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