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管理》第88节:创新永葆组织生命力(6)



系列专题:《向中国共产党学管理:红色管理》

从“走苏联所走过的道路”到“走自己的道路”,是认识上的一个飞跃,是坚持和发展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的一个飞跃,同时也是理论创新和实践相结合的结果。正是因为有过经验和教训,所以中国共产党号召的是“自主创新”而非“模仿创新”。

  事实上,“模仿创新”这种照搬照抄别人成功经验的现象在企业里面最为普遍。过去,有很多企业图省事,习惯于照搬国外企业的成功模式,结果在人家那边是成功的模式,拿到我们这边来用就没有效果,有时甚至是适得其反。究其原因,就是我们的环境不同,导致了结果的差异。而且,和自主创新相比,模仿创新给企业所带来的危害也是无比巨大的。

  任何一种创新都是在相应的背景下发生的,离开了这种背景,创新可能就不再成为创新。20世纪80年代谈企业文化的重要性,叫理论创新,但如果现在再谈文化对企业的影响,就不叫创新。

  中国给国外做了十几年的“世界加工厂”,从来都是模仿和复制,顶多算得上是“制造性企业”。现在回头看去,这不但没有给我们带来多大收益,反而破坏了我们的很多资源,这就是一种错误。现在我们认识到了这种错误,提出了自主创新,力争从“制造性企业”到“创造性企业”的发展,这就是一种进步。

  有时候,敢于试错也是一种进步。我们对于创新过程中所出现的倒退现象,应该抱有正确的态度。倒退是暂时的,进步却是绝对的。只要坚持创新的思路,我们总能取得预期的成功。

 《红色管理》第88节:创新永葆组织生命力(6)

  创新是历史发展的必然

  历史的步子总是向前迈进的,每一次进步,都伴随着新事物的出现。根据达尔文的进化理论,地球上的生物是按照“适者生存”的原则进化。不能适应环境变化的生物,最后的结局必然是消失。如此,按照生物发展的规律,一个具有生命力的组织要想生存,就必须适应环境的变化。而历史总是向前迈进的,组织因此也需要向前迈进,而向前迈进,就需要创新作为行动的纲领。

  当今世界,一个明显的趋势就是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科技革命来势凶猛,高科技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越来越快,文化产业特别是信息技术产业在整个经济中的比重不断增加,世界已经步入了知识经济时代。在这样一个时代,社会财富向拥有知识和信息的国家和地区聚集,知识和信息成为经济增长的主导因素,也就是说,谁掌握了新知识、新信息,谁就掌握了发展的主动权。因此,综合国力的竞争主要表现为创新能力的竞争。这就要求我们抓住机遇,迎接挑战,通过创新来实现跨越式的发展。

  对于任何一个企业来说,创新都已经成为一件急迫的事情。在越来越激烈的竞争环境下,一个企业如果没有忧患意识,不能保持创新的能力,就会失去原有的竞争力,甚至走向死亡的境地。

  微软总裁比尔?盖茨曾经说过:微软离破产永远只有180天;海尔总裁张瑞敏始终“战战兢兢,如履薄冰”;华为总裁任正非大谈危机管理。这些都不是危言耸听,这就是所谓丛林生存法则——优胜劣汰。你不创新,别人就会超过你,就要灭掉你——没有什么可商量的。这是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生存的基本法则。对于当今的企业来说,必须适应这个法则,敢于并善于创新。

  历史的发展是要求不断创新的。共产党建立之初,马克思主义的真理和走十月革命的路给中华民族指明了生存发展的根本出路,但是中国革命的具体道路该怎么走,这在经典作家的本本里和别国的经验里都是找不到现成答案的。能否创造性地解决这个问题,是历史对中国共产党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新考验。中国共产党以其一贯的创新精神,不但解决了中国革命的道路该怎么走的问题,还解决了中国革命胜利后该怎么建设国家的问题。

  事实上,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从建立到现在,不断发展壮大,就是把握住了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共产党刚刚成立,就确定了“革命军队必须与无产阶级一起推翻资本家阶级的政权”、“承认无产阶级专政,直到阶级斗争结束”、“消灭资本家私有制”等纲领。不难发现,这些纲领无不体现了人民群众的要求和历史发展的必然规律。

  建国之后,中国共产党确立的社会主义本质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论;和平与发展是时代的主体的观点;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观点;改革是第二次革命的观点;先富带后富的观点;“三个有利于”标准等等,也无不体现了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

  正是因为共产党的每一个理论都是遵循历史发展规律的结晶,所以共产党在80多年的发展历程中,总是在不断壮大。

  反之,一个企业要想发展壮大,也应该遵循生物发展的自然规律,那就是“适者生存,优胜劣汰”。不遵循这个规律的企业,必然要被市场抛弃。

  1927年5月31日,随着最后一辆T型车——第5,007,033辆T型车驶下了底特律洛基河工厂的装配线,福特公司终于告别了称霸世界近20年的T型车,从此美国的汽车工业也彻底告别了T型车时代。T型车的停产,一方面是T型车的技术已经明显落后于汽车工业的发展,另一方面,亨利?福特过于注重降低成本,不仅阻碍了新技术的应用,而且使T型车不重视装饰,几乎没

  有什么装饰物,加之车身只有单一黑色,使多年一贯制的T型车显得格外单调、简陋,人们逐渐对T型车失去了兴趣。美国工业的蓬勃发展和美国经济的欣欣向荣,生活水平的日益优越,人们需

  要更好的汽车,它不但要经济实用还要美观舒适。T型车显然不够格,于是美国另一个汽车企业——通用汽车公司的雪佛兰汽车占了上风。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9101032201/456063.html

更多阅读

《红色管理》第97节:创新永葆组织生命力(15)

系列专题:《向中国共产党学管理:红色管理》恰在这时,苏联政府又表示,愿意在原子能和平利用方面给中国提供技术援助。  中国核工业从创建一开始就执行中共中央制定的“自力更生为主,争取外援为辅”的方针,强调把立足点主要放在自力更生

《红色管理》第96节:创新永葆组织生命力(14)

系列专题:《向中国共产党学管理:红色管理》邓小平理论创新实际上把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提升到了一个更高的境界。无论是马列主义还是毛泽东思想,都没有解决“什么是社会主义和如何建设社会主义”这个为中国共产党人长期苦苦求索的问

《红色管理》第95节:创新永葆组织生命力(13)

系列专题:《向中国共产党学管理:红色管理》在以后的道路中,中国共产党一直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作为指导思想。但是,中国社会的特殊性,决定了在中国无论是革命还是建设,都不能完全照抄马列主义的“本本”,也不能机械照搬外国的经验。因此,党始

《红色管理》第94节:创新永葆组织生命力(12)

系列专题:《向中国共产党学管理:红色管理》其次,共产党的解放思想是一个永远坚持不间断的过程。而企业所追求的思维创新则是间断不连续的,当新的“蓝海”开辟,它们就会停止创新,当“蓝海”再次变为“红海”,它们又开始创新。  最后,“解

《红色管理》第93节:创新永葆组织生命力(11)

系列专题:《向中国共产党学管理:红色管理》第四,是“导向性”原则。组织的导向决定着全体成员的注意力。从上个世纪初开始,企业的导向经历了一个从生产导向型、产品导向型、促销导向型、营销导向型的发展历程。企业必须根据自身的使命

声明:《《红色管理》第88节:创新永葆组织生命力(6)》为网友内心独白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