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节:别让孩子出问题(31)



系列专题:《矫正儿童问题行为:别让孩子出问题》

  观察学步期宝宝

  对于婴儿或学步期的幼儿,如果易受惊吓、肌肉张力太低、不喜欢被拥抱、躁动不安、易怒、动作发展较慢等种种现象,也可能是感觉统合功能有障碍的讯息,父母应多加留意与关心。

  做"过关游戏"

  做"过关游戏"可以有效提高孩子的协调能力。

  第一关:走"平衡木"两块大约长2米、宽15厘米的长条木板对接在一起,中间和两头最初先垫两本书,让孩子在木板上走。

  作用训练孩子的前庭平衡感觉和本体感。"平衡木"的高度和长度可根据孩子的表现情况逐渐增加,从而有效改善孩子视觉判断不良、胆小的状况。

  第二关:拾"金豆"爸爸妈妈和孩子,一人蹲坐在一只柔软且有弹性的皮球上,地上撒满玉米粒,争抢着看谁捡得最多。

  作用锻炼孩子在柔软物体上的平衡感和本体感。

  第三关:"金豆银豆排队形"准备两个盒子,一个里面是大米(银豆),一个里面是玉米(金豆)。让孩子用它们间隔着摆出各种几何图形,可以一粒大米一粒玉米相间,也可以一粒大米三粒玉米相间,每次有不同的要求。

  作用锻炼孩子的"手-眼"协调和"身-脑"协调的能力。

  第四关:玩滑板准备一个滑板,事先和孩子商量好滑行距离,让孩子俯卧在滑板上,用整个身体来驾驶滑板进行运动。

  作用孩子在滑板上运动,身体内的感觉组织也会随着运动而改变,使神经系统更有目的地活动,达到锻炼孩子动作协调的目的。

  第五关:夺奖品事先用纸把奖品裹几层,放在一个孩子稍微跳一跳就可以拿到的地方。

  作用调整固有平衡、前庭平衡感觉神经体系,强化触觉神经、关节信息,促进左右脑健全发展。

 第31节:别让孩子出问题(31)
  恐惧

  ★恐惧是恐怖的浅层表现

  我们把害怕、恐惧和恐怖这三个现象作一比较,就会感到恐怖更成人化、现场化,更严重一些,所以作为不正常的一种行为表现,害怕、恐惧现象在儿童中表现得更充分一些,更浅层一些。

  恐惧、恐怖表现程度不同,恐怖情势更重。有人把恐怖行为解释为对一种境遇、客体或生活事件产生的病理性情绪。患儿的基本症状往往是避开其恐惧的事物。有的学者进而分析,这种躲避行为是"一种学习获得的行为反应,它是在对一些敏感、纠缠事件的反应中发展起来的"。还有一些行为学家认为,恐惧由操作性行为和反应性行为组成。典型的表现是对一种特殊的刺激或刺激环境的害怕,因此应引起父母及育儿者的关注。陈国眉先生在《学前心理学》中把幼儿的恐惧现象分为4个阶段。

  本能的恐惧恐惧是婴儿出生就有的情绪反应,甚至可以说是本能的反应。最初的恐惧不是由视觉刺激引起的,而是由听觉、肤觉、机体觉等刺激引起的。如尖锐刺耳的高声、皮肤受伤、身体位置突然发生急剧变化、从高处摔下等。

  与知觉和经验相联系的恐惧婴儿从4个月左右开始,出现与知觉发展相联系的恐惧,引起不愉快的经验刺激,会激起恐惧情绪。也是从这时候开始,视觉对恐惧的产生渐渐起主要作用。"高处"恐惧也随着深度知觉的产生而产生。

  怕生所谓怕,可以说是对陌生刺激物的恐惧反应。怕生与依恋情绪同时产生,一般在6个月左右出现。婴儿8个月左右会把母亲当作安全基地,对新生事物进行探索,随之这种恐惧情绪可以减弱。

  预测性恐惧2岁左右的婴儿,随着想象的发展,出现预测性恐惧,如怕黑、怕狼、怕坏人。这些是和想象相联系的恐惧情绪,往往是由环境影响而形成。

  随着儿童年龄的增长,他们遇到外界事物刺激的概率增加,行为反应的复杂性增强,按权威说法,把恐惧行为分为境遇恐惧、客体恐惧、事件恐惧,以便实施针对性的矫正方法。

  ★儿童产生恐惧的现象及原因

  6个月~2岁这个阶段,幼儿会害怕如下现象。

  与亲人分离

  6个月~2岁的幼儿害怕分离的情绪往往出现在去托儿所或母亲上班时。这时他们不仅是害怕失去亲人的防护,更重要的是害怕和不熟悉的人相处。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9101032201/456025.html

更多阅读

第41节:别让孩子出问题(41)

系列专题:《矫正儿童问题行为:别让孩子出问题》  如何给病中的孩子减弱痛苦  爱的行为是遗传和环境相互作用的产物,但是,在某种意义上说,它又是一种可以用来表示惩罚的行为。把曾经隔离的猿猴放回正常的群居生活中去,开始时它们会表

第40节:别让孩子出问题(40)

系列专题:《矫正儿童问题行为:别让孩子出问题》  营造温馨民主的家庭气氛家庭的气氛、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在很大程度上会影响孩子性格的形成。一个充满了敌意甚至暴力的家庭,是绝对不可能培养出快乐的孩子的。  ★调适"处方"两则

第39节:别让孩子出问题(39)

系列专题:《矫正儿童问题行为:别让孩子出问题》  消除抑郁,不吃药当然可以,心理治疗也可以解决问题,不过,若生理方面症状较严重,适当服些药对尽快缓解症状有好处。症状缓解,人的信心也会有所恢复,进而有助于个体的心理健康。因此,有条件的

第38节:别让孩子出问题(38)

系列专题:《矫正儿童问题行为:别让孩子出问题》  倾心安抚孩子的不安,很多时候是出于想象,如狼在他闭上眼睛的时候出现,把他给吞了。孩子的想象力丰富,词汇却很贫乏。当他们不能好好表达时,帮助他们表达其想法,如那只想来咬人的狼是不是

第37节:别让孩子出问题(37)

系列专题:《矫正儿童问题行为:别让孩子出问题》  睡眠的不安  夜晚对孩子来讲是很难度过的。接受了电视或"小人书"等传媒的影响,在想象力丰富的学龄儿童脑子里,壁橱可能是妖魔鬼怪的藏身之所。若孩子长期失眠,那一定是有什么事情在

声明:《第31节:别让孩子出问题(31)》为网友的飞起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