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列专题:《颠覆集权式管理:海星模式》
下页的图表显示了P2P参与者为何正变得越来越开放,越来越分散化,也越来越难以控制与对付的原因。 像eMule那样的公司权力如此分散,以至于唱片业雇用的任何一位律师对此都束手无策。唱片业想诉诸法律,但是得有个诉讼对象,可是想一想,唱片业到底应该起诉谁呢?那套软件吗?他们所要追捕的对象连个影子都看不到。如果不是每个人的利润都在悄悄减少,他们甚至会认为这该死的eMule不存在。 那么,米高梅的CEO打算怎么办呢?山姆·雅甘和他的eDonkey的同事们提议开始向用户收取服务费,并和唱片业一道分享收益--这基本上是以收费方式使之合法化。但是,唱片业不愿意这样做。相反,他们现在正忙着寻找一条生存下去的新路。如同Napster Ⅱ的CEO说的那样:"唱片业已经存在了100年了。这100年来,如果可以的话,他们一直都是和那些艺术家共同分享每一美元的。现在,他们开始设法重塑他们赖以生存的作为市场营销公司的特色,但是你见过多少专为音乐艺术家做的广告印刷品、电视广告或者户外广告?很少。在某种意义下,他们将完全采用直销的方式。"

看起来,似乎与唱片业相关的每个人都在承受,对,几乎所有的人。就像山姆告诉我们的:"你必须立刻记住在过去几年中到底谁在赚钱--请转告其他人,是律师。"唐·维里利不会抱怨。对于这些律师而言,那只是一堆同样老套,并且越来越多的诉讼案件。 然而,唱片业的情况却截然不同。显然,他们会雇用维里利,因为他是最好的。是的,他们有大量可以投入其中的资源。但是,坦白讲,这些都无济于事。像Grokster这样的公司就能够使侵犯知识产权这样的事情成为可能。然而,这仍然对最高法院全体一致做出有利于米高梅的判决没有帮助。 可见,与具有分散化特征的对手斗得越厉害,对手就会变得越强大。唱片业具有消灭Napster和摧毁Kazaa的能量,可是发动这场战役可能是唱片业所犯下的最错误的战略行动,它触发了一个危及整个行业的链式反应。正当唱片业追遍整个世界,到处追捕Napster们和Kazaa们时,像eMule这样的小程序突然出现了。 现在,米高梅和其他唱片业同行们既不是很愚蠢,也不是与众不同。只是米高梅还没有停下来好好理解一下这股新生力量。要知道,现在我们从那些P2P公司身上所看到的还仅仅只是冰山一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