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列专题:《世界名校开学毕业典礼演讲精选》
我们只能向生活妥协!但妥协也可以是一种坚持。不仅我们每个人的追求和爱好都必定在社会中校订和丰满;更重要的是,成攻和失败,伟大和平凡,从来都不在起点,而只是基于结果的事后评价,甚至--改一改奥威尔的话--未必是你干的事,有可能是你赶上了什么事。评价标准是社会的,不是你个人的;跟自个儿比武,分不出高下。做你能做的事,既不消极,也非无奈,它的另一意味就是超越,超越那个感性的自我。

时间过得真快!对法学硕士来说,有些书可能还没来得及打开,毕业已猛然站在你眼前,带着青春的欢乐、骄傲、活力以及些许伤感。这不是你的第一次,肯定不会是最后一次,你还会重复今天对时间的主观感受:向前看,光阴迢迢,望眼欲穿;事后才感叹,白驹过隙,人生苦短。而随着年龄增长,你还会发现日子是越过越快。 这是我生命的体验,每个人中年后都会感觉,尽管未必自觉。在此说明,只希望你们更珍惜时光,热爱生活。想做些什么事,一定抓紧。无论大事小事,无论工作、学习、创造还是爱,无论追求功名、享受人生还是两者兼得,也无论最后是世俗眼中的成功还是失败。 具体生活永远在琐细平凡的当下,千万别把它抵押给关于自己的"愿景"或"理想图景",vision这个词更多译作幻觉。 你可以持之以恒,也可以随遇而安;可以雄心勃勃,也可以知足常乐;可以谨小慎微,也可以大胆奋进。只是,"莫等闲白了少年头",当一个个未来变成"此刻"时怅然和失落。 未来其实并不遥远,此刻不就是你曾经眺望过的一个未来?! 岁岁年年人不同,年年岁岁"话"相似。在这送别之际,代表北大法学院和全体师生,我祝贺你们每一个人毕业。更祝福你们每一个人,坦坦荡荡,走进社会;平平安安,走过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