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列专题:《无条件服从》
一个企业家曾透露他的成功秘诀说:“不知出于什么原因,我们经常听到人们提倡创新有多么好,却从来没有人提起模仿其实也是一样的重要。事实上,我们日常生活中95%以上,都是模仿别人得来的!没有模仿,根本不可能创新;不懂得模仿,也肯定不懂得创新!创新几乎无一例外地要在原有的基础上创新。不去模仿,创新就没有根基;不首先模仿,创新一定是盲目的。模仿是一条安全而高效的捷径,这是鼓励模仿的最大理由!” 这位企业家告诉我们:初次步入社会,创新很重要,模仿也同样很重要。很多实际工作并不需要你有多大的创新能力,而只需要你仿照固定的程序和模式,一步一步踏实认真地做下来就能收到很好的效果。刚开始职业生涯的人如果能学会模仿,那将加速你的成长过程。模仿是一种最简便的学习方式,你可以用几个小时或几天的时间,去学到别人需要很长时间总结出来的东西。但是,通过模仿,利用别人的方法,使你做事的工作效率与他的一样,那能模仿为什么不模仿呢? 没有人会否认创新的重要性,这是不言而喻的。问题是,在我们还很弱小的时候,为什么非要沉迷于创新呢?我们有什么能力去创新?事实上,模仿已经足可以让我们成长得稳当而且更快,在模仿之下,创新才有意义。 当然,成功者走过的路,通常都不适合其他人跟着重新再走。在每个成功者的背后,都有自己独特的,不能为别人所仿效和重复的经历。但是,你所要走的路当中,总有那么一段,同他们曾经走过的路有相似的地方。有时候,大家所走的其实就是同一条路,即使有所区别,也不过是大同小异。只是因为你看不见或者没有注意别人已经走过了,以为自己走的是一条新路。人们常常沉溺于自我摸索,不屑于观察和模仿别人! 走一条从来没有人走过的路,总是比走别人已经走过的旧路要慢。因为走新的路,通常要遇到更多的障碍,要面对更大的风险。看清楚眼前要走的路,特别是留意别人怎样走同样的路,一定有让你受益的地方,它让你避免重复别人已经走过的弯路;另外有一些路,很值得你跟着别人一起走,这会让你成功的机会更大,就像大雁互相依靠着飞行一样。 所以,不要在乎自己是否跟着别人走他们已经走过的旧路,成功往往不是因为你发现了一条新路,而是因为你走在别人的前面。开始的时候,模仿是最值得做的事情,成功起步的可能性也大得多。反而,创新面对的压力、风险更大,未知因素很多,也更难把握得住,即使你立志要创新,也未必有基础、条件和力量允许你这样做。

当然,你要比别人走得快,甚至赶在前头,必须有一些属于自己的东西,或者有新的发现,否则,你永远只能跟在后面。模仿和创新,两者其实不矛盾,创新总是在模仿的基础上,而模仿通常也一定包含着创新,偏执任何一方面,都不会令你持久地获得成功。懂得选择、吸收、消化别人的好东西,变为自己所用,并且用得更出色,这本身就是一个极聪明的创新。 2. 创新人才的素质 信息高速发展的今天,是一个创新的时代,在创新时代中最重要的是人才。因为发明创造并不是一种天才的行为,而是科学思维方法在工作中的应用。创新能力是人的潜能,但是发掘自身的潜能,并把它应用到工作中去,不能单纯地依靠热情和辛勤劳动,这是一门科学。创新能力需要从人的素质、知识水平、思维方式和创作技巧等方面加以培养和锻炼。中国工程院院士周世宁根据自己多年的工作实践,深切地感到发明创造成功的关键在于人才的素质。他认为,创新人才应具备的主要素质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