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列专题:《教父级CEO的商道智慧:任正非如是说》
任正非当然希望给华为公司的太平时间越长越好,但是,四季轮回不可能永远都是春天,冬天是一定会到来的。所以在后来紧接着《华为的冬天》出炉的姊妹篇《北国之春》中,任正非以一种笃定的语气来阐明他关于"华为的冬天"的论点:
![第33节:华为的冬天(3)](http://img.aihuau.com/images/a/0602020606/020611203872583821.jpeg)
华为的危机,以及萎缩、破产是一定会到来的。 现在是春天吧,但冬天已经不远了,我们(要)在春天与夏天要念着冬天的问题。我们可否抽一些时间,研讨一下如何迎接危机。IT业的冬天对别的公司来说不一定是冬天,而对华为可能是冬天。华为的冬天可能来得更冷、更冷一些。(因为)我们还太嫩,我们公司经过十年的顺利发展没有经历过挫折,不经过挫折,就不知道如何走向正确道路。磨难是一笔财富,而我们没有经过磨难,这是我们最大的弱点。我们完全没有适应不发展的心理准备与技能准备。 我们在讨论危机的过程中,最重要的是要结合自身来想一想。我们所有员工的职业化程度都是不够的。我们提拔干部时,首先不能讲技能,要先讲品德,品德是我讲的敬业精神、献身精神、责任心和使命感。危机并不遥远,死亡却是永恒的,这一天一定会到来,你一定要相信。从哲学上、从任何自然规律上来说,我们都不能抗拒,只是如果我们能够清醒地认识到我们存在的问题,我们就能延缓这个时候的到来。 危机的到来是不知不觉地,我认为所有的员工都不能站在自己的角度立场想问题。如果说你们没有宽广的胸怀,就不可能正确对待变革。 在这些观点提出的同时,任正非加快了华为内部整理、业务流程、供应链等环节的改革。他的这些讲话既为这些变革运动提前做好思想准备工作,也为华为未来将向何方(职业化、国际化)提出了明确的方向。在部分华为人不理解甚至出走的种种压力下,华为逐渐建立起了一套规范化的运作流程和管理体制,使得公司在2001~2003年的"华为的冬天"到来时能够有充分的准备和有效的应对措施。 今天当我们回头去看任正非的"萎缩、破产是一定会到来的"时,不得不惊叹于他惊人的预见力和顽强的毅力。在企业变革史上,英特尔在20世纪80、90年代的观点由当时的总裁安迪·格罗夫引领了第一次战略转移,放弃了自己开辟的存储器市场,专心开发微处理器。这种壮士断腕的壮举最终使英特尔走出了困境,进入了一个"给世界一个奔腾的心"的伟大时代。而英特尔这次改革是在公司面临着分崩离析的危机时不得不为之的解救措施。另一家以变革闻名的国际企业GE,同样也是在20世纪80、90年代,时任公司总裁的杰克·韦尔奇对运作正常的GE开始动手术,他将原来8个层次的管理机构砍剩4个,为此撤换了部分高层管理人员。他还砍掉了公司1/4的旗下企业,将GE从一个日益老化的工业制造商转变成一个经营多样化的全球性生产巨头。与以上这两家企业相比,华为是选择在公司风调雨顺的时候开始改革,所以任正非比安迪·格罗夫要经受更多的来自公司内部的质疑,而较之于杰克·韦尔奇则需要更多依靠任正非个人的领导魅力加以引领,因为当时的华为尚未达到GE那样的规范化运作,对于改革抗拒的阻力也就更大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