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列专题:《教父级CEO的商道智慧:任正非如是说》
每一个管理者,遭遇的每个临界点都是管理者能力素质的制约瓶颈,都是他们面临的自我超越的时刻。管理者只有通过不断的学习和自我否定,像蛇蜕皮一样,每蜕一次皮,就获得一次成长。尽管这个蜕皮的过程很痛苦,甚至很危险。 华为的快速成长,其实就是华为管理团队不断否定过去,否定自我的结果。 如果没有长期持续的自我批判,我们的制造平台,就不会把质量提升到20PPM。中国人一向散漫、自由、富于幻想、不安分、喜欢浅尝辄止的创新。不愿从事枯燥无味、日复一日重复的枯燥工作,不愿接受流程和规章的约束,难以真正职业化地对待流程与质量。不能像尼姑面对青灯一样,冷静而严肃地面对流水线,每天重复数千次,次次一样的枯燥动作。没有自我批判,克服中国人的不良习气,我们怎么能把产品造到与国际一样的高水平,甚至超过同行。他们这种与自身斗争,使自己适应如日本人、德国人一样的工作方法,为公司占有市场打下了良好基础。如果没有这种国际接轨的高质量,我们就不会生存到今天。 在2000年刊发的文章《华为的冬天》中,任正非一边发出"华为的冬天必将到来"的预警,一边强调"自我批判"的重要性。 为什么要强调自我批判?我们倡导自我批判,但不提倡相互批评,因为批评不好把握度,如果批判火药味很浓,就容易造成队伍之间的矛盾。而自己批判自己呢,人们不会自己下猛力,对自己都会手下留情。即使用鸡毛掸子轻轻打一下,也比不打好,多打几年,你就会百炼成钢了。自我批判不光是个人进行自我批判,组织也要对自己进行自我批判。通过自我批判,各级骨干要努力塑造自己,逐步走向职业化,走向国际化。公司认为自我批判是个人进步的好方法,还不能掌握这个武器的员工,希望各级部门不要对他们再提拔了。自我批判从高级干部开始,高级干部每年都有民主生活会,民主生活会上提的问题是非常尖锐的。有人听了以后认为公司内部斗争真激烈,你看他们说起问题来很尖锐,但是说完他们不又握着手打仗去了吗? 任正非认为,华为要迎接冬天,要平安走过冬天,就必须做好充分的准备,即实现思想、品德、素质、技能创新等,而自我批判就是其中一个优良工具。这一观点与任正非一贯提倡的"小改进、大奖励,大建议、只鼓励"的思想是统一的。 自我批判就意味着自我否定,甚至是对以往成功经验的批判,要达到这种境界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为此,华为规定,还没掌握"自我批判"这个自我管理方法的员工,希望各级部门不要再给以提拔。两年后,还不能掌握和使用"自我批判"方法的管理人员,将降级使用。华为以一种强制手段来确保"自我批判"的顺利推行,从而最终实现组织改造与优化。 忘我奋斗与牺牲精神
![第58节:领导者论(2)](http://img.aihuau.com/images/a/0602020606/020611203352368662.jpeg)
2006年,华为公司全年销售收入达到656亿元人民币,折合84?5亿美元。华为服务于"全球电信运营商50强"中的31家,服务全球用户超过10亿。华为毫无争议地成为世界级的通信设备制造商,不仅在国内牢牢把住了第一位的位置,在国际上即便连思科这样的劲敌也不敢小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