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列专题:《教父级CEO的商道智慧:任正非如是说》
再例如:伯兰是IBM企业联盟构想的提出者,"企业联盟"后来成长为几百人的部门。企业联盟就是IBM在向客户销售硬件之前,先派一批程序员去与客户沟通,了解客户的需求,然后再按客户的要求在30~90天内做出一些客户需要的软件。这给客户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也使得客户在购买机器时,首先想到的肯定是IBM。 伯兰在50岁时因为患脑癌而住进医院,虽然经过手术,但由于癌细胞已扩散,医生也没能挽救他的生命。伯兰躺在病床上,他在病房安装了一台电脑,每天花好几个小时追踪他的计划进度,发出几十封到几百封电子邮件。临死前,他还说了一句"我动弹不得,就像IBM一样"。彼时,IBM正由于机构臃肿重叠,冗员繁多而导致了它市场反应缓慢,渐露败相。直到后来郭士纳的到来,完成了对IBM的大手术,使它重获新生。 任正非无疑是带着无比崇敬的心情,来描述这些拥有忘我奋斗与牺牲精神的人们。他说道:
![第60节:领导者论(4)](http://img.aihuau.com/images/a/0602020606/020611203342634935.jpeg)
如果以狭隘的金钱观来认识资本主义世界的一些奋斗者,就理解不了比尔·盖茨每天还工作十四五个小时的不间歇的努力。不带有成见去认识竞争对手,认真向他们学习好的东西,才有希望追赶上他们。 虽然任正非身体一直不好,但为了华为的生存和发展,他一直身体力行。从1992年开始,任正非就多次出访各国,探寻国外成功企业的经验,他多次在隆冬时节出访俄罗斯,远赴德国、美国,一边要承受由于时差、环境气候等带来的不适,一边还要竭力融入当地的文化大背景中去分析和理解当地企业的经营管理。为了跟上时代的发展,也为了便于和国外企业家沟通,任正非在五十多岁时开始学习英语,当华为员工经过他的办公室,听到从那里传出来的古怪的英语发音时,感受到的不是好笑,而是一种来自心底的崇敬,当然还有一种油然而生的紧迫感,由此,他们想到:我还有什么理由不努力好好学习,好好工作? 企业家就是修好堤坝的人 我国著名企业家严介和对企业家进行了分级,即"一流的企业家只管人不管事,二流的企业家既管人又管事,三流的企业家多管事少管人。" 任正非又是如何给"企业家"下定义的呢? 管理就像长江一样,我们修好堤坝,让水在里面自由流,管它晚上流,白天流。晚上我睡觉,但水还自动流。水流到海里面,蒸发成空气,雪落在喜马拉雅山,又化成水,流到长江,长江又流到海,海水又蒸发。这样循环多了以后,它就忘了一个还在岸上喊逝者如斯夫的人,一个圣者。它忘了这个圣者,只管自己流。这个圣者是谁?就是企业家。 在推动企业向前发展的诸多要素里,企业家是其中一个非常关键的战略要素。因为他必须以自己的创新力、洞察力和统率力,发现和消除市场的不平衡性,创造交易机会和效用,给生产过程指出方向,使生产要素组织化。从而增加社会财富,推动企业生产发展,推动企业这部大机器运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