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列专题:《第六帝国:罗斯柴尔德家族秘史》
第三章 伦敦与巴黎:拿破仑的滑铁卢与罗斯柴尔德的凯旋门 法国大革命以来,欧洲大陆长期饱受战乱之苦,大片土地也遭受了战争双方真枪实弹的侵袭。然而海峡对面的英伦三岛被碧蓝海水环绕,却逃过战火袭击,虽然她也向大陆集团施加了强大的政治影响力,土地却几乎未受任何干扰。彼时,英格兰把她的主要精力用于发展商业,使她的公民们生活逐渐繁荣富裕。
![罗斯柴尔德 滑铁卢 第47节:第三章 拿破仑的滑铁卢与罗斯柴尔德的凯旋门(1)](http://img.aihuau.com/images/a/0602020606/020611202298171959.jpeg)
年轻的皮特(Pitt,1759-1806年英国首相)推行了金融改革,推动了整个国家资本主义的发展,而通过这一改革,他也使得英国内部事务变得有条有理,从而使英格兰有可能从自己不断增加的财富中拨出一大笔钱给她的盟国--他们正在因为财富和公民的鲜血对欧洲大陆发动战争。到18世纪末期的时候,英国已毫无争议地成为欧洲最重要的商业力量,而罗斯柴尔德家族也走了一步极其巧妙的棋--安排家族中的一个最具胆识的孩子内森--让他在这个巨大商业王国中扎根定居下来。内森最先定居在曼彻斯特,当时,那里是各种布料的手工制造中心,也是他有长期生意来往的城市。由于众多军队都需要衣物等布制品,布匹贸易给赚取超额利润提供了绝好的机会。他赚的第一笔钱--两万英镑,在当时来说是一笔非常可观的本金总额--给了这个一句英语都不会说的陌生人一个从一开始就得到保证的地位。因此,内森并不是以小商人的身份来到曼彻斯特,而是作为来自欧洲大陆一家已成立的商业公司的相当重要的代表来到那里,彼时,他手里有一大笔金钱可以自由支配。 他带着年轻人的热情开始着手他的商业活动,同时,尽管他如此年轻,却也表现出不同常人的灵敏的经商头脑。首先,他仔细研究他所在的商业环境,探索同行的赚钱方法,并且明确了所获的利润应来自三个阶段,即购买织布所必需的原材料,这些原材料的染色过程,以及成品的销售。而这三个阶段的运作在当时的英国都是由独立商家所把持的。 内森决心在整个经营布料的过程中保住自己在每一阶段的利润。他自己买原材料,亲自为它们染色,然后再把它们送交出去进行进一步的加工制造,最终由自己将制好的布料送去进行贸易。内森并不将自己仅仅局限于布料生意。他在各地购买各种他认为物美价廉的商品,因此他购买了各种各样的新奇货物,也购买殖民地的产品,比如靛蓝染料、葡萄酒、糖和咖啡。他从不担心他所买的这些货物会找不到市场,因为远在德国法兰克福的母公司需要所有的这些货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