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列专题:《实用的人生策划书:不懂策划怎能成功》
本书以简洁、鲜活、富有情趣的文字,再现工作和生活中经常遇到的问题,并分析这些问题的形成原因和人们的心理表现,提出合理的解决方案。然而本书的着重点也许并非这些问题本身,而是希望读者朋友籍此举一反三,激活自身本有的策划潜能,从容自信地、卓有成效地解决人生中遇到的各种难题。

第一部分 心性与目标 你的心性,决定了你是否过有目标的生活,以及选择怎样的人生目标,命运也由此分野。反过来,你选定的目标,也会潜移默化地陶冶你的心性。一个适宜的目标,能让你眼明心亮,人生之路越走越宽。 1.当你经常改变追求目标时 世上值得追求的东西很多,能得到的却很 少,什么都想要,到头来只会两手空空。每个 人会做的事很多,能办成的却很少,什么都想 尝试,到头来只会一事无成。 狮子追赶猎物时,会盯紧前面的目标穷追不舍,即使身边出现其他猎物,距离更近,它也不会改换目标。难道狮子的视野不开阔吗?难道狮子傻吗?不是的,狮子追赶猎物,不仅是速度的较量,也是体能的较量,只要盯紧前面的目标,当猎物跑累了,很可能成为狮子的美餐。如果狮子改换追击目标,新猎物体能充沛,跑得更快、更持久,捕获的可能性更小。如果狮子不断更换目标,累死了也不会有收获。 干事业也是如此,人的精力毕竟有限,会做的事很多,能办成的却很少。如果精力分散,到头来只会两手空空。这个道理很好理解,但在现实中,人们总是对"身边的猎物"发生兴趣,不断更换目标。这种习惯往往从小就养成了,比如,看了某则童话,公主和王子的故事,心里就想:我将来一定要当个王子,想吃多少糖就吃多少糖--这时候太小,对漂亮姑娘是不感兴趣的。长大一点,看了某部警匪片,又不想当王子了,还是当个警察,好威风啊!再长大一点,看了某部武侠小说,又不想当警察了,不如当个武林高手,一脚扫倒一大片。再长大一点,听了某场歌星演唱会,觉得还是当个谢霆锋比较合算。等到走进社会,目标仍游移不定,一会儿想搞业务,一会儿想当管理者,一会儿想成为老板……这好比走路一样,这条路上走走,那条路上走走,能走到哪儿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