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系列专题:《步入国学管理大道:让管理脱下洋装》
这段话对于当今浮躁和盲动的人们应该是一剂良药,所以才冒出了一本《放弃也是一种智慧》的书。 当然,孔子对不同年龄段的人也针对性地提出了忠告:“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意思是说:君子有三种事情应引以为戒:年少的时候,血气还不成熟,要戒除对女色的迷恋;等到身体成熟了,血气方刚,要戒除与人争斗;等到老年,血气已经衰弱了,要戒除贪得无厌。从字面上看,孔子提出的“三戒”是针对少年、壮年、老年提出的,但这“三戒”对于身处不惑之年的人们来说,更为重要。 其一,戒之在斗。所谓水往低处流,人往高处走。人人都希望自己有一个好的前程,成为人中之龙。但由于僧多粥少,越往高位机会越小,并不是人人都可以攀到理想的最高处。为了争夺更多资源的处置权,不少人往往会利令智昏,陷入无原则的权力斗争中去。加之人过四十,正是血气方刚、春风得意时,更容易因为心气好胜而误入歧途。今天你搞我,明天我搞你,美好的青春年华就这样白白地耗费在阴谋和诡计当中,甚至有人为此付出了生命的代价。但结果呢?一边是威风显赫的权力,一边是残缺不全的人格;一边是至高无上的权力,一边是支离破碎的家庭;一边是令人羡慕的权力,一边是痛苦不堪的人生。我们究竟是得还是失?权力可以带来威风,但带不来人们的赞誉;权力可以带来金钱,但带不来幸福的生活;权力可以带来美色,但带不来真正的爱情。为了权力而把自己置于无休止的争斗之中,实质上是逼自己走上了一条不归路。 其二,戒之在色。不惑之年的男人,很多都是业务上的骨干、技术上的尖子、管理上的能手,可以说前程似锦,加之有着稳定、颇丰的收入,浑身上下都散发着迷人的气息。但就是在这个事业的稳定和上升期,却又成了家庭和婚姻的脆弱期。由于这个时段的人们相对来说有权、有钱、有地位、有身板、有色胆,什么搞第三者插足、包二奶等,很多都出自他们之手。所以,要想保持住自己人生良好的上升态势,必须戒色,切不可一时冲动掉入情色深渊。如果意志不坚定,被色所困,可知道,色字头上一把刀,它不但可以把你的身体搞垮,把你的家庭搞垮,而且还会扼杀了你的一生,使你前功尽弃。 其三,戒之在得。四十岁的人们正处于上有老、下有小的人生压力期。自己过小康生活需要钱,赡养父母需要钱,抚育孩子需要钱,应酬朋友需要钱。加之又有职务上的便利条件,揩点公家的油并非难事。此时,如果自己把握不住,被贪念所缚,不由自主地伸出了罪恶的双手,那就惨了!要知道,人的贪欲如同山坡下滚落的雪球,只会越滚越大,越大越滚,根本不可能自主地停住。只能等到冲下山底,摔个粉身碎骨时才会罢休。那时,纵然有金山银山,又有什么用?而孔老夫子特别强调“老年戒得”又有着非常现实的意义,很多人到了快退休的年龄,与别人一比,什么都不平衡,开始把持不住自己了,于是在五十八九岁时翻了车,看来老夫子早就预言到“五十八九现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