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列专题:《步入国学管理大道:让管理脱下洋装》
中医强调“阴阳平衡”,与现代系统生物学有异曲同工之妙;中医强调“天人合一”,与现代西方科学讲的健康环境因素十分相似;中医强调“辩证施治”,类似于西方医学通过药物遗传学为每一个病人找到最适合的药;中医的复方理论,实际上就是现在的西方治疗学越来越强调的各种疗法的综合使用。 西方注重每一具体事物的实证分析,尤其注重模式的构建。包括诊治,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现代医学在专业化还原的策略下分工越来越细,致使整个医疗系统和疾病治疗的实施过程逐渐趋于“破碎化”。但是几乎所有复杂性疾病都受到多基因和环境的影响,同一种疾病的不同亚型以及不同疾病之间在发生和发展过程中的共性特征在破碎化的诊疗体系下会被丢失,使我们失去不少用简单方法进行治疗或早期干预的机会。

而中医往往强调“头痛医脚,脚痛医头”。因为它把人体当作了一个整体,就连足底按摩也能诊治人的五脏六腑。下面这个例子很能说明问题: 有个小孩生病,父亲带他去医院诊治,医生诊断说:“孩子肚子里有虫,把虫子打下来病就好了。”但是,按照医嘱一连几天服用打虫药,却没能打下一条虫子。父亲一急,带着孩子到乡下看了中医。老郎中问明孩子的病由,说:“不要紧,只是吃打虫药的时间不对,你现在改一下,在下个月的上旬给孩子照服原来西医给的药,保管药到虫驱。”父亲将信将疑地给孩子试服,第二天果真打下一条大虫子。父亲便问老郎中:“同用一种药,一样的用量,只是时间不同,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差异?”老郎中回答说:“西医只是从这种药能不能药死虫子的思路来考虑问题,而中医则是从整体上把握虫子在人体内的活动规律,从虫子什么时候一定会吃上药的思路上去解决问题。每月上旬,虫头朝上活动,容易受药,所以打虫效果极佳。”所以吴阶平说:西医是治人的病,而中医是治病的人。这话说得非常深刻。 对企业的改造亦如此。我们发现许多作人力资源规划的人,按照西方HR理论学说,严格按照岗位测评与定岗定员的方法为企业进行规划,强调根据组织的扁平化原则来设计层级。这自然没有错,的确起到了降低成本和增加工效的作用。我们且不说每一个岗的设计是否科学,作为企业高管人员首先遇到的一个问题是,你减下来的人员往哪儿放?人力资源专家说,对不起,那不是我的事了。我就是做这一块的,至于这些人分到什么地方,那不是我的责任。他们恰恰忘了,在西方发达国家,有着相当完备的社会保障制度,而中国目前还不完善。这关系着多少人的身家性命啊!所以不少单纯按照西方那一套作的人力资源规划,结果是按下葫芦起了瓢,要么一开始就被束之高阁,要么是半途而废。就连时尚一时的流程再造也是毁誉参半,所以才出现了“洋管理水土不服”的说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