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列专题:《中国名企的深度研究:宗庆后与娃哈哈》
全方位饮料公司 2001年,娃哈哈茶饮料、果汁饮料系列顺势推出,加上前几年的乳饮料、瓶装水、碳酸饮料,自此,娃哈哈定位于“全方位(“全方位”指全人群、全产品、全区域、全面推广,不断巩固并提升中国饮料业的榜首地位)饮料公司”的战略规划初见雏形。 多元化元年 2002年,在坚持以饮料业为主的同时,娃哈哈进军童装产业,被称为娃哈哈多元化元年;起初,宗庆后雄心勃勃,但低估了跨行业经营运作的艰难性,当年的娃哈哈童装目标销售额为10亿元,但至今却仅在1亿元上下徘徊,处于一种进退维谷,处境尴尬的状态。 三次创业目标 2003年,娃哈哈集团营业额超过100亿元,企业随即又提出了营业规模在3~5年过200亿元(2007年,娃哈哈的营业规模超过200亿元,即在第4年达到目标)、5~10年达1 000亿元的“三次创业”的宏伟目标。 进攻大城市 2005年开始,“营养快线、爽歪歪、非常咖啡可乐”等城市型产品相继强势上市,娃哈哈集团吹响了“农村包围城市,攻占大城市,解放全中国”的战斗号角。“洗脚上田”,从“野战”到“正规战”的娃哈哈果然身手不凡,新产品不辱使命,在城市开始站稳脚跟,娃哈哈再次进入了发展的快车道。
![第5节:背景材料娃哈哈的成长轨迹(3)](http://img.aihuau.com/images/a/0602020606/020611193886003767.jpeg)
达娃之争 2007年4月,财经界震惊的娃哈哈达能“离婚大战”爆发,高歌猛进的娃哈哈遭遇了达能的强行并购:情理法的权衡,企业控制权的争夺,中西文化的碰撞,娃哈哈的“惊天浩劫”开始…… 2007年12月,在中法两国政府的协调下,娃哈哈和达能双方发表联合声明同意结束对抗,回归和谈。 但是,鉴于双方利益的严重冲突,外界期待中的“真正和解”并没有如期到来,2008年,娃哈哈的劫难仍在继续…… 如今的娃哈哈集团,生产销售乳饮料、瓶装水、碳酸饮料、茶饮料、果汁饮料、罐头食品、医药保健品、休闲食品等八大类近300个品种的产品,2007年产量600多万吨,销售额超过250亿元,占据中国饮料业产量的六分之一,是中国饮料业当之无愧的老大。其中瓶装水、含乳饮料、八宝粥罐头多年来产销量一直居全国第一,碳酸饮料、茶饮料、果汁饮料位居全国前三甲。 2007年底,娃哈哈已经发展成为总资产140多亿元,拥有2万多名员工,在全国26个省市建有102家全资/控股子公司(包括39家与达能合资的企业)的大型企业集团。在资产规模、产量、销售收入、利润、利税等指标上,娃哈哈已连续近10年位居中国饮料行业首位,成为中国最大、效益最好的食品饮料企业。 若不是10年前合资留下的隐患,风头正劲的娃哈哈未来无限好。 但是,达能以10年前的一纸协议,欲强行收购娃哈哈,宗庆后不仅要费心费力对付达能,还要同时对抗可口可乐、百事可乐、康师傅、统一等强大的竞争压力…… 娃哈哈能否顺利渡过此劫难?娃哈哈是否因此而一蹶不振,还是风雨过后再见彩虹?…… 一切都是未知数,一切皆有可能。 20年娃哈哈销售额成长曲线图